辛斌 于文
美國政府近日宣布將于3月28日至29日在華盛頓舉辦“美國一東盟特別峰會”,但東盟國家響應者寥寥。據泰國《曼谷郵報》8日報道,白宮單方面宣布峰會日期讓有關人士頗為懊惱。在此之前,東盟國家領導人提議了幾個日期,被美方一再更改。“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國宣布的日期不變,有一半的東盟國家領導人將無法出席。”東盟2022年輪值主席國柬埔寨首相洪森7日表示,他希望東盟和美國官員進行協調,重新確定合適的峰會時間,“如果就峰會日期達不成_致,我將要求峰會延期”。
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2月28日宣布了拜登政府將舉辦“美國一東盟特別峰會”的消息,并稱這將是一次“歷史性”會議,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成為一個強大、可靠的合作伙伴,并鞏固自信和統一的東盟,以應對這個時代的挑戰”。3月3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證實,越南總理范明政預計將赴美出席這一峰會。
“在幾次日程變動后,東盟國家領導人對在華盛頓與拜登會晤的峰會提議感到惱火。”《曼谷時報》8日的報道稱,半數東盟國家領導人對美國不滿,因為他們提出了幾個日期給拜登團隊考慮,但美方一直在改變時間表。“焦慮逐漸累積起來,東盟一些國家領導人覺得,也許取消特別峰會更好。”“察覺到不滿情緒后,拜登以個人名義致信所有東盟國家領導人,證實峰會仍將舉行。”報道稱,10天后,白宮單方面宣布,第二次美國一東盟特別峰會將于3月28日至29日舉行,這讓有關人士頗為懊惱。“如果華盛頓拒絕接受新提議的3月26日至27日,一些東盟國家領導人將缺席華盛頓峰會。
新加坡《海峽時報》8日報道稱,東盟輪值主席國柬埔寨要求美國發起的美國一東盟特別峰會延期,因為東盟成員國尚未就峰會時間完全達成一致。洪森7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美國宣布了峰會日期,但目前擔任東盟一美國關系協調國的印尼尚未就峰會計劃與其他成員國協調。洪森提到,一些東盟國家領導人希望峰會在26日至27日舉行,但美國方面表示這個日期對美方不可行;與此同時,至少3個東盟成員國說,如果在28至29日舉行峰會,他們不會參加。不過據《曼谷郵報》 稱,、泰國方面堅持,巴育總理在3月26日至27日必須參加在斯里蘭卡舉行的“環孟加拉灣多領域技術和經濟合作倡議”會議。泰國總理必須親自到場,因為曼谷將把接力棒移交給該組織的下一任主席。
拜登政府擅定與東盟的峰會日期,讓媒體“懷念”起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曼谷郵報》 稱,2016年2月,第一次東盟一美國特別峰會在加州舉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非常了解東盟各國領導人的處境,他們很快就日期達成了一致。《金邊郵報》8日稱,美國與東盟關系在奧巴馬時期保持熱絡,但在特朗普時期出現下滑,特朗普在任期結束前本來計劃邀請東盟國家領導人一起訪美,但由于新冠疫情而取消。拜登上臺后希望改善與東盟關系,今年1月,拜登致信洪森,稱其希望通過召開美國一東盟特別峰會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近日發文稱,此次峰會是拜登政府接觸東南亞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美國認為,東南亞是對抗中國在亞洲日益增長影響力的核心地區。但癥結在于,美國雖然在“印太戰略”中強調東南亞的中心地位,但實際行動往往與此不符。特別是,華盛頓在東南亞地區缺乏明確的貿易和經濟議程,給人的印象是,美國的政策更多地側重于指出這些國家與中國建立更緊密伙伴關系的負面影響,而不是展示與美國建立更緊密伙伴關系的好處。“美國之音”8日稱,在全球聚焦俄烏沖突之際,這場峰會引發各界關注。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2月28日出席一場智庫活動時強調,盡管烏克蘭出現危機,但印太依舊是美國政府關注的焦點。
《曼谷時報》8日稱,東盟能否與美國構建“更加團結”的關系,取決于特別峰會的結果。雙方一都有意愿向世界展示他們的關系“堅如磐石”。但在當前高壓的戰略環境下,雙方必須找到共同立場和中間立場。預計峰會將討論緬甸、南海、朝鮮半島等地區問題,及疫情后的經濟復蘇、技術和創新、氣候危機等全球性問題。“但隨著烏克蘭危機的爆發,一些東盟國家擔憂,俄羅斯和烏克蘭哽可能會綁架此次峰會。”
烏克蘭戰事發生后,美國施壓全球各國譴責俄羅斯,東盟也受到了壓力。但東盟發表的聲明僅呼吁各方停火,沒有譴責俄羅斯,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多國考慮都表示中立。《稱到當前中的地緣曼政谷郵報》8日稱,考慮到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此時與東盟舉辦峰會對華盛頓來說是一件好事。“此次峰會不會是免費的午餐。這將是美國和東盟就世界問題表態的一個大雜蜂,尤其是在東西方關系面臨嚴重壓力的時刻。最重要的是,這將影響到當前的國際秩序,而作為一個擁有自身固有架構的區域組織,東盟需要關注這一秩序。否頁TT這io個成員國可能會成為超級大國博弈的棋子。” ▲
環球時報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