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寫范文
像WiFi一樣的“隔空充電”
據媒體報道,美國沃爾瑪百貨公司正在計劃用小型電子屏幕取代貨架上的紙質標簽,這樣就能快速、低成本地更改價格并進行促銷。但又面臨一個問題——屏幕需要電力。目前,沃爾瑪正在同奧西亞公司合作,采取“遠距離充電”技術(也稱“隔空充電”)來解決這個問題。
隔空充電的原理并不深奧,它是‘無線充電技術的一種具體應用。所謂無線充電,是指采用非物理接觸方式實現的電能無線傳輸技術。
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在自然界普遍適用,電磁空間也不例外,這一點可以用“楞次定律”來證明。當線圈中的磁通量增加時,其中感應生成電流的方向與使它所產生的磁場方向相反,而當線圈中的磁通量減少時,則感應生成電流的方向與使它所產生的磁場方向相同。正因為電磁感應現象同樣遵循能量守恒和轉換定律,因此人們能夠通過電磁感應來實現能量的轉換和傳播。
具體來講,沃爾瑪采用的這種隔空充電方式,是由一個電能發射器提供能量源,在特定的方向范圍內發射一定頻率的射頻譜,由此創建一個三維的電磁能量空間。在該射頻信號所覆蓋的空間范圍內的電子設備,如果配有相應頻譜的信號接收裝置就可以接收該信號,實現與發射端的電磁感應,從而可以隔空“收集”發射端經由空氣傳播而來的電磁能量,實現接收電子裝置的無線充電。
沃爾瑪隔空充電設備的工作原理和WiFi、藍牙相似,由一個發射機和多個接收機組成。發射機內部集成了數百根微型天線,而接收機只有硬幣大小,安裝在需要充電的設備上。接收機會在電量較低時給發射機發送充電的請求信號,發射機接收到請求信號后以每秒100Hz的頻率為設備充電。在控制充電的APP中,可以指定充電設備和充電策略,例如優先為電量低的設備充電,最多可以同時為32臺設備進行充電。
除了這種隔空充電的方式外,當前常用的無線充電方式還有很多。
首先是電磁感應技術無線充電,又稱為Qi標準無線充電。目前市面上小米、華為、蘋果的最新機型應用的無線充電大多采用的是這種方式。用戶可以將手機放在充電底座上充電而無需充電線。
其次是電磁共振無線充電,這種充電方式采用諧振器件使得發射端與接收端達到同一頻率,而同樣的共振頻率是能量轉移的必要條件,通過磁場共振就能實現電磁能量的交換。相比于電磁感應,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無需“緊貼”,智能手機充電距離可達10厘米,但其充電效率略低,通常不足70%。
此外,還有無線射頻技術,該技術以空間電場作為能量傳輸媒介,在交流電磁場的作用下,產生交變電流,從而實現電能的遠距離無線傳遞。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充電距離遠,不足是電磁輻射強、轉換效率低。
但是,關于公眾對無線充電可能帶來的電磁輻射的擔憂,需要企業和評測機構進行嚴謹的試驗、廣泛的科普宣傳。由于無線充電的充電范圍較大,未來在物聯網領域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作者付麗麗,選自《科技日報》2020年1月23日,有刪改)
亮點借鑒
科普說明文以介紹科學技術知識為目的,對某方面的科學知識進行說明,追求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和簡潔。我們以選文為例進行分析:
1.選材要貼近生活。如選文中,“隔空充電”本身就比較“新
潮”,容易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第一段以沃爾瑪公司采用的“遠距離充電”技術引出了說明對象——隔空充電,同時引出下文對隔空充電和無線充電原理的介紹,以及無線充電在其他領域的運用。我們在寫科普說明文時,可以選取生活中的某件物品作為切入點,引出對事物、事理的介紹。
2.要善用說明方法。選文主要運用了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等說明方法,使說明內容更加具體準確。如畫線句中就運用了舉例子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通過列舉“可以優先為電量低的設備充電”這一例子,真實具體地說明了控制充電APP的智能,使說明更有說服力,同時也用具體的數據,科學準確地說明了控制充電的APP可以充電的設備數量,增強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3.要注意說明順序。選文主要運用的是邏輯順序,第六段到第九段向我們講述了三種常用的無線充電方式,分別是電磁感應技術無線充電(Qi標準無線充電)、電磁共振無線充電、無線射頻技術,使文章思路清晰,邏輯條理。
右寫作文
小米智能手環的功用你知道嗎?
◎徐子騫
你想知道自己每天的運動量嗎?你想知道自己每天消耗的卡路里嗎?工作學習時,你想定時定點科學合理地休息嗎?如果你的回答是“想”,那就給自己配置一個“小米智能手環”吧!為什么選擇“小米”,請聽我細細道來。
記錄運動最為精準。為實現精準記錄運動這一功能,工程師們在小米手環中加入了三軸加速傳感器ADXL362,這種傳感器是軍用級別的,所以精度特別高。為什么要使用加速傳感器來計步呢?因為我們平時行走的過程中肯定伴隨著手臂的擺動,手臂的擺動過程其實是一個加速和減速的過程,這個加速傳感器能通過手臂擺動,判斷你是不是在走路。我們坐著的時候常常也會擺臂,比如撓頭、驅趕蚊蟲、用電腦打字等,而這個傳感器采用優秀算法“過濾”掉了這些“意外”的動作,使手環的計步統計更加準確。
有效跟進,適時提醒。小米智能手環不僅可以記錄運動,還能監測我們的睡眠。眾所周知,人的睡眠情況分為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深度睡眠也被稱作“黃金睡眠”,深度睡眠時間越長,越能緩解身體疲勞,小米手環就可以分辨我們是在深度睡眠中還是淺度睡眠中。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當我們處于深度睡眠時,我們的肌肉會徹底松弛下來,身體會很少運動、甚至不動;而如果處于淺度睡眠,身體則會不自主地活動,比如翻身之類。通過小米智能手環的記錄,我們可以有效掌握自己的睡眠情況,如果發現自己長時間睡眠質量不高,可以通過食療或者藥物干預來改善睡眠。小米智能手環還可以提醒來電,只要我們打開來電提醒開關,當有人打電話時,手環就會振動,提醒我們有電話打進來。最值得一提的是,來電20秒以上手環才會振動,因為按照我們的習慣,一般會在電話“嘟嘟”響三聲以后接通電話,這三聲的時間大約是20秒左右,這種延時振動,既不會讓你漏接電話,也不浪費手環的電量,真是非常的人性化。
小米智能手環的功能還有很多,隨著手環版本的升級和性能的不斷優化,它將會越來越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生活,讓我們拭目以待!
(陜西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
點評
1.說明對象貼近生活,準確具體。選取“小米智能手環”作為說明對象,貼近人們的生活實際,易于使讀者產生閱讀興趣。
2.說明順序條理清晰,內容安排詳略得當。小作者介紹了小米智能手環的兩大功用,分別是記錄運動和跟進提醒功能。在介紹功用的時候,運用了邏輯順序,并且在行文時十分注重詳略的安排,記錄運動方面寫得比較簡略,跟進提醒功能寫得較為詳細。
3.語言準確生動,可讀性強。作文在介紹加速傳感器、睡眠監測、來電提醒等內容時,運用了作詮釋、分類別、列數字等說明方法,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文中還適時提出設問,一問一答中,將小米智能手環的功用介紹得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