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娣|文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許多國有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競爭也日趨激烈。國有企業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其能否發展壯大,事關國家復興,人民幸福。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經過歷史實踐檢驗的真理,在國有企業的創新與未來發展中必將繼續發揮決定性作用。
國有企業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在發展的實踐歷程中,不難發現發展好的國有企業都有一個共性特點——擁有良好的黨建。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它將我黨的優良品質,貫穿到企業的發展建設中。在未來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只有進一步將黨建優勢與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相結合,才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
中國共產黨有科學的理論依據,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只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正確的理論依據可以使我們認清方向,找準目標。確保企業發展與國家發展的大趨勢相一致。此外,黨的思想和政治優勢還有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建設良好的內部環境的優勢。
體現在工作作風上能堅定不移貫徹執行上級決策,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是創新的前提,是真正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
中國共產黨黨員素質普遍較高,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熱愛本職工作,普遍具有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精神。有很強的組織紀律觀念,在企業攻堅克難、發揮模范帶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黨的文化是馬克思主義與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合,黨在長期實踐中錘煉出的文化優勢,能使我們企業不斷進步,永葆生機活力。
堅持黨的領導,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是黨和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依靠。同時,國有企業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正確的領導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正因為國有企業肩負的各種責任和使命,才更需要把黨的組織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企業黨建的發展優勢轉化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優勢。
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產業環境即產業結構。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的優勢對比其他類型企業,可以通過黨建的引領作用將企業發展目標與國家需要和要求相統一,與國家產業發展結構相一致。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必須嚴格執行、順應國家發展戰略,不能與國家發展要求相背離。
國企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體現出社會主義特色、組織架構、黨的理想、監督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而政治上的先天優勢需要國企能夠有效地傳承下來,并延伸到企業的發展戰略之中。黨建工作需要依靠學科的力量來完善其中的不足,并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進而增加國企的內動力,使得企業內部統一發展戰略、發展理念、組織紀律、社會道德等,從而將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線盡心規劃,使其圍繞著企業戰略部署與核心任務運行,讓企業員工能夠積極依照企業發展戰略與中心任務,完成相關的工作內容,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實現黨建優勢的有效轉化,并推動國企的健康發展。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在競爭過程中占據主動的能力,包括:技術創新能力、經營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等。黨建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相結合,可以較好地與之相融合。
黨建工作應當直接融入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中,為企業打造核心技術、降低運營成本、增強發展后勁提供平臺。結合企業生產經營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鼓勵科研專項研究,持續開展“兩帶兩創”工作,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人才。此外,除專項研究外,需關注、激發群眾創效熱情。以提高經濟技術指標、生產效率、提高員工勞動技能或操作水平為目標,大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如金點子、合理化建議、小改小革等實際工作。企業創新越是貼近員工、貼近一線,效益就產生得越快。通過觀念、技術、結構、管理、制度、產品、服務、經營過程和企業文化等創新,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優化企業內外部環境,增強企業的科技開發能力,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培育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應充分發揮黨在人才管理上的優勢,促進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在“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下,完善和加強黨的建設是建設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的重要前提。黨組織必須把握人才管理的路線、方針、政策,對人才的選拔、教育、培養、使用等實行全面管理,參與人才考察、選拔、培養教育、任免、監督等全過程,建立科學、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為企業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
在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其本身具有獨特的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使其推動著企業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帶動企業內動力的提高,需要保證二者發展方向相同,繼而凝聚企業內部的力量,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因此,企業黨組織的先進性和政治優勢,將會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宣傳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使員工認同企業文化,并轉化為自我意識。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相結合,可從兩方面開展:一是把教育群眾同切實為群眾服務相結合,解決職工面臨的實際問題;二是在員工經濟需求得到相對滿足的同時,激發員工的榮譽感、成就感、進取心,員工在心理和精神需求上都得到滿足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繼而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
國有企業的發展始終要將黨建工作放到首要位置,黨建工作實施的好壞,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發展,要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精神、企業文化相結合,使得黨建工作的覆蓋范圍不會受到限制。在現代化國企發展過程中,黨建工作的理念和方向要與企業的發展方向一致,還要充分地發揮出黨建工作的優勢,將黨建的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