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作為近期的重磅題材,在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短期內相關概念股迅速得到強力拉升。而對于投資者而言,若想把短期市場熱點轉化為長期收益,采取合理的布局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經過梳理,認為可以在把握“東數西算”工程階段性側重特征的基礎上,圍繞“數字化”、“綠色化“,沿科技和綠色兩條主線進行配置。
首先,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覆蓋門類廣的特點決定了“東數西算”工程的推進中存在“階段性側重”特征。
整體上看,“東數西算”工程首先會帶動土建和部分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接著帶動IDC的建設并刺激相關設備的采購,最后傳導到軟件環節和云服務部分。從數據中心產業鏈拆分看,上游主要由IT設備與電源設備兩部分構成,包括微模塊、供配電、散熱制冷、IT及網絡設備機組等,中游包括運營商和服務商,提供IDC集成、運維服務等,下游主要包括大型云廠商、互聯網公司、金融客戶、傳統企業。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認為,受益環節的傳導邏輯是自上而下、供需聯動,先供給、后需求。
目前“東數西算”工程尚處于起步階段,根據當前發改委相關文件,“東數西算”工程中涉及到的樞紐節點大多需要采取在核心技術優化遷移的基礎上新建的模式,數據中心建設能力較強的企業將最先受益。
隨后,在完善或新建數據樞紐的過程中,相關基礎軟硬件有望迎來需求提升,服務器、操作系統、中間件相關企業值得關注。長期看,信息化、智能網聯等數字化應用有望迎來新增長,利好各終端應用領域的數字化領軍企業。
“東數西算”具有經濟和生態的雙重意義,在加快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強調綠色節能減碳的目標。投資方向上,也應當圍繞數字化、綠色化,關注科技和綠色兩條投資主線。
西部證券認為,科技主線更大的投資機會來自于偏硬件端,直接對應5G產業鏈的投資機會,重點看好通信基建、設備商、IDC、運營商等基建硬件層面機會,元宇宙則是應用端最具有潛力的方向之一。
隨著數據流量的快速增長,將會不斷加大對算力的需求,上云將會是未來的趨勢。自5G建設周期以來,5G投資的中上游基建投資方向并不陌生,“東數西算”除直接對應的IDC之外,還涉及到PCB通信板、ICT設備、光模塊,以及運營商、電力、基建配套等相關產業鏈。
而綠色主線對應“雙碳”投資,數據中心具有高耗能的屬性,在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中,約70%的成本來自于電力,因此碳排放強度也成為重點關注目標,通過“東數西算”能夠將高耗電的數據中心放置在西部具有豐富風、光、水電資源的地區,從而實現減碳目標,也能夠拉動新能源及配套設施的建設需求。
我們從長線投資的視角出發,梳理了部分重點行業及細分領域相關個股,以供參考:
數據中心:當前西部地區樞紐節點范圍內需要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東部沿海地區對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土地、財稅、能耗指標等會進一步收緊,但是邊緣數據中心仍有機會。未來制約行業發展的供需關系和能耗平衡有望理順,長期向頭部專業廠商分化。從投資節奏看,IDC土建工程、樞紐節點范圍內的IDC運營商或將率先受益。相關企業有科華數據、奧飛數據、寶信軟件、光環新網等。
光通信:網絡建設和網絡質量是實現算力均衡的布局前提。無論是將數據傳輸到西部地區進行計算,還是把數據傳輸到西部地區進行存儲,前提都是建設數據中心之間的高速網絡通道。預計今后光纖通信將加速全光網演進,主要由于全光網能更好的實現低時延傳輸需求,且其技術可以節省90%的機房空間,降低60%的設備功耗,符合“雙碳”要求。數據互聯互通有賴于光通信,而光通信網絡中光模塊是必不可少的。數據中心集群建設,疊加算力需求不斷提升,看好長期光模塊市場擴容。可關注紫光股份、中際旭創、天孚通信、光迅科技等企業。
運營商:運營商預計會全程參與互聯互通和算力樞紐的建設。一方面是完善西部地區一些骨干網的交換節點,以及建設容量足夠大的光纖網絡,另一方面是直接參與云的建設,云和產業數字化將決定運營商在5G時代的價值空間。三大運營商作為國家重要通信樞紐,對網絡有控制權,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主要用于匯聚和疏通區域乃至全國網間通信流量。因此,以中國移動為首的電信運營商為算力網絡建設的核心。
服務器:數字基礎設施是“東數西算”工程的基礎,而服務器是整體算力體系的核心基石,下游主要分布在互聯網、金融、政府、電信、能源等關鍵行業。作為算力的核心承載設備和流量通路的核心環節,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等高速率網絡設備和器件需求彈性極大增長。根據IDC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170.6萬臺,同比增長8.9%;市場規模為108.1億美元,同比增長12.1%。同時,算力需求的增長也會加速網絡技術的更新迭代,推動服務器等設備的升級。可關注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企業。
半導體:短期利好數據基礎設施相關的芯片,如服務器、存儲、內存接口芯片;中期刺激與數據傳輸相關的通信芯片,隨著交換機、5G基站、路由器、服務器等傳輸設備和無線設備等需求持續增長,帶動通信芯片需求高漲。長期則應關注下游數據應用端芯片。算力成本的下降有利于下游應用領域大量的數據流量產生。VR/AR/無人駕駛等領域的應用將加速落地,同時也驅動數據流量的爆發。可關注的重點企業有瀾起科技、國芯科技、華潤微等。
傳媒互聯網行業對算力需求極大,平臺型企業積極加碼數據中心建設,縱向延伸產業鏈,將推動包括短視頻、游戲、云計算等行業規模穩健擴張,同時,算力的提升也為元宇宙等互聯網未來發展方向打下基礎,XR內容開發商、虛擬空間平臺企業等均有望受益,相關企業如華策影視、寶通科技等。
新能源:根據測算,若將2023年數據中心行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30%,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83萬噸,占2018年的16%。而政策端早在2022年初就已明確提出要提高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鼓勵其參與綠電交易。“東數西算”工程的推進有望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西部綠色能源消納比例,大幅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水平。清潔能源如風電、光伏、氫能等行業均值得關注,包括華能國際、三峽能源、吉電股份、中國核電、晶科科技等公司。
供配電:數據中心用電需求量較大,電費成本約整體運營成本的約60%,供電系統一旦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因此需要安全高效的供配電系統以保障數據中心的連續穩定運行,并且最大程度保證故障情況下最小的斷電影響范圍。配電系統方面,隨著國內低壓電器企業技術實力、響應能力不斷提升,國內低壓電器進口替代持續推進,有望受益于下游數據中心需求的快速增長。相關企業如良信股份、科士達等。
溫控配套:溫控系統是“東數西算”的低碳核心,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數據中心內大多為服務器、交換機等大型企業級IT設備,這些設備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了確保數據中心正常運轉,需要保證時刻處于恒溫恒壓的環境。同時溫控系統能耗是除IT能耗之外占比最高的,據2019年統計,溫控系統占IDC能耗40%。“東數西算”要求樞紐節點PUE(數據中心項目的能耗比)降低到1.25以下,目前一線城市最高PUE可達1.2-1.3左右,行業平均在1.5以上,因此溫控節能設備是能耗達標的核心環節。相關公司包括英維克、佳力圖。

數據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37245003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