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

2021年12月17日晚,王力宏前妻李靚蕾發長文控訴男方存在婚內出軌、男女關系混亂、轉移財產,自己還被男方家人羞辱、冷暴力等問題,引起網友熱議。隨后,多家品牌與王力宏解約,王力宏的父親發文護子,相關女藝人深夜辟謠,李靚蕾再發聲……
直到12月20日,身陷輿論風波的王力宏終于道歉,表示將暫時退出工作,留出時間陪伴父母和孩子,彌補這次風波帶來的傷害。
明星藝人“翻車”的例子一再說明,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受到大眾關注,一舉一動都會對社會產生影響,如果肆意妄為,不知自重,就不可能有長久的演藝生涯,最終只能自食苦果。與此同時,網友們的討論熱點還聚焦在更加令人深思的社會問題: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與處境。
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勞動參與率的提升,如今以性別來區分的社會分工已不明顯,但在現實生活中,女性往往承擔了更多的“照顧家庭的責任”,甚至一部分女性完全回歸家庭,成為“職業主婦”。在這樣的婚姻關系中,照顧家庭和孩子成了妻子的“任務”,她的付出和犧牲往往被視作理所應當,其中相當一部分人也并沒能得到最初希冀的愛與幸福。
照料家庭能否得到足夠的尊重、回歸家庭的一方能否獲得身心安全與平等地位,能否在遭受傷害時得到應有的保護,能否在職業中斷后再有機會重返職場,將有賴于相關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整個社會性別文明的進步。
作為女性應當意識到,希望通過婚姻以及生幾個可愛的寶寶來維系男人的責任感和忠誠度,往往會讓人捏一把汗。一個人很難持續被你對家庭的付出、對他的忍讓和包容所感動。一旦決定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別人的“良心”之上,往往就陷入了被動的境地。那么,如果面臨選擇,你會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追求嗎?
會,幸福的家庭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一種人生理想25%
不會,期望他人一輩子“有良心”只能是自欺欺人50%
很難說,現實生活中并非人人握有選擇的主動權25%
安徽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民政部基層政權與社會治理專家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婦女研究與培訓基地主任
安徽省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
安徽省法規政策性別平等特聘評估專家
如果說2021年是“完美男人”人設連環坍塌的一年,絕不為過。并且“翻車”的劇情一個比一個勁爆,反響一次比一次炸裂,而最讓人大跌眼鏡的,卻是王力宏,這名曾以歌手、音樂人、影視演員等多重身份活躍于娛樂圈、享譽海內外的所謂“優質偶像”,在2021年底被自己的妻子爆料。
刺痛圍觀者眼睛的不僅是男人的“嫖娼、出軌、家庭冷暴力”,還有女人的“五年生三胎,不是在懷孕就是在哺育……”生育之痛、冷落之苦、撫育之難,李靚蕾的長文控訴大大顛覆了人們對于偶像婚姻生活的完美想象。
透過二人的婚姻碎片,無數全職媽媽依稀看到了自身婚姻的潛在風險,很多人反觀自身,轉而思考,有沒有始終如一的愛情?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女人到底該如何自處?女性在婚姻中究竟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盡管現在看來,李王反目互撕,場面頗為不堪,但網絡有記憶,一切皆有跡可循,網上那些兩人四目相對深情相依的畫面,應該不全是表演。有人說,所謂幸福婚姻,就是在一生中一次次地愛上同一個人。很多人從這句話看到了愛,其實它道出的不僅是愛,更是婚姻關系的起起落落、愛與不愛的頻繁轉換。
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感情,原本相愛的兩個人,一旦攜手步入柴米油鹽、雞零狗碎的生活,都會有無數個可能心生嫌隙,甚至彼此厭倦。《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書里有這么一句話:“婚姻的職責,不是長久相愛,而是克服彼此的厭倦。”那些幸福的婚姻不過是在愛到厭倦時找到了繼續愛的理由與勇氣,一次次重新踏上愛的旅途。
但當厭倦積重難返,愛就走到了終點。婚姻殘酷的地方在于,無論一方有多么不情不愿或不舍,只要另一方堅決撒手,這段關系就很難再維系下去,就像“被離婚”的李靚蕾,盡管來自單親家庭的她“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組建一個和諧的家庭,讓我的孩子能在一個完整有愛的家庭長大”,但男方去意已決,她也只能面對現實。
可以看出,做了8年全職太太的李靚蕾,面對未來表現出了足夠的自信從容。她年紀尚輕,名校畢業,學有專長,生活仍有無數扇門向她敞開著,她的未來仍有很多可能。
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們很幸運地接受高等教育,有知識、學識,也有機會見識,也有謀生能力,也同樣能為社會貢獻。”當婚姻的小船觸礁側翻,學識與能力成了她最大的底氣。
對于當下放棄工作、一切以老公和孩子為中心、為數萬千的全職媽媽而言,李靚蕾的經歷,為她們提了個醒——沒有最好的婚姻,只有更好的自己。身為女性,即便為各種現實條件所囿,暫時沒有起飛的打算,也有必要為自己保留一雙隨時可以起飛的翅膀。
生活并不總是歲月靜好,有時也會面露猙獰,只有自己保持實力,當變故來臨時才能鎮定應對,姿態漂亮,不狼狽。
26695017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