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霞
(江西省萍鄉市圖書館,江西 萍鄉 337000)
2021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完成了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驗收工作,確定將北京石景山區等27個市(區、州)命名為國家公共服務體系示范區。至此,所有四批創建成功地區均按照示范區創建設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則,積極探索出了網絡健全、結構合理、發展均衡、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而這些創建成功地區的公共圖書館為促使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得全民共同享有知識信息、文化資源的權利,通過構建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圖書館(室)總分館服務體系,初步完善了基礎設施,擴大服務范圍,努力加強服務創新,提升服務效能,努力保障全體城鄉居民平等享用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及服務活動。為此,一些地方為解決農村基層圖書館(室)管理人員缺少或不足的問題,采取政府財政補貼的形式,招聘公益性崗位圖書管理員。有大批公益性圖書管理員充實到廣大農村基層圖書館(室)中。隨著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網絡體系的建成和運行,農村基層圖書館(室)也暴露出了管理者專業文化程度低、服務水平低,不能滿足于日趨現代化、數字化、專業化基層圖書館的服務需求。提升農村基層圖書館(室)管理人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已刻不容緩、迫在眉睫。以萍鄉市農村基層圖書館(室)具體案例分析提升農村圖書管理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第一,農村圖書館(室)管理員文化程度低、職業素養低的現狀決定了研究的必要性。第二,新時期采用總分館培訓是切合實際的必然選擇。總分館培訓以其高效、便捷、靈活、針對性強等優勢,農村基層管理員職業素養低、業務水平低等問題有利于通過此方式解決。第三,有關實踐經驗參考。2019年初,萍鄉市創建第四批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開展總分館培訓已實踐了兩年多時間,其中一些實踐經驗和教訓,可以直接被基層圖書館(室)吸收總結。本文的目的就是通過對總分館培訓的探索,實現對農村圖書館(室)管理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的提升,以實現農村圖書館(室)服務效能最大化[1]。
中國知網(CNKI)將職業素養定義為:職業系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
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農村村級圖書館還無力管理和提升圖書管理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是引入圖書館總分館培訓的最大動因。長期以來,萍鄉市基層圖書館(室)的工作職能都是由村委會工作人員或由臨時性人員代管,存在人員不固定。自創建第四批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以來,萍鄉市各縣(區)通過政府補貼,招聘公益性圖書管理員,社會性引入方式,使得農村基層圖書館管理人員隊伍迅速擴大,得到有效、穩定的完善和補充。而這部分農村基層圖書館管理人員由于學歷水平低,一些只有初高中文化;職業素養低,有的甚至從沒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和參加職業信念培訓;信息素養低,還不能適應現代化圖書館管理和操作以及不能很好地為讀者開展信息化學習服務;服務水平低,還不能很好地服務和滿足人民是益增長的閱讀需求。從農村基層圖書館整體發展趨勢看,圖書館總分館培訓有助于解決以下幾點矛盾。第一,管理人員職業素質低等與農村村級圖還無力指導、提升之間的矛盾。第二,人才培訓體制僵化與農村圖書館(室)高質量發展的矛盾,鄉鎮(村)基本沒有形成良好的培訓模式。第三,單一的服務方式與讀者多元化需求間的矛盾。一些農村圖書管理員停留在借閱的單一服務方式上,而讀者的閱讀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因而矛盾日益突出。
2.1 總分館培訓體現“地域性、便捷性”優勢
萍鄉市自2019年創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以來,出臺了《萍鄉市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萍辦發〔2017〕4號。為實現公共文化均等化、標準化,形成了以市圖書館為中心館,以縣(區)圖書館為總館,55個鄉鎮(街)為分館,777個村(社區)圖書館室為下轄分館的總分館網絡格局。如圖1所示,初步完成了鄉鎮(街)、村(社區)公共圖書館(室)的標準化建設與服務提升改造,基層圖書館文化服務遍及城鄉。萍鄉市耗資2.7億建成的市圖書館新館、各縣(區)圖書館總館及鄉鎮圖書分館的提升改造,使得總分館培訓具備成熟的軟硬件條件,尤其針對本地區農村基層圖書館(室)管理員,形成了以點帶面、迅速擴散、便捷高效的地域性培訓[2]。

圖1 總分館培訓要素圖
2.2 總分館培訓體現“方式靈活多樣性”
以總分館培訓提升農村基層圖書館(室)館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萍鄉市利用市級中心館和縣(區)總館的人才和資源優勢,采取線上(官方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萍鄉文旅云等)、線下(結合館內講座、集中授課、流動服務、“三區”人才培訓服務等)、電話咨詢等多種靈活方式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的總分館培訓活動,通過兩年多的探索與實踐,大大提升了全市廣大農村基層圖書管理員的職業素養,同時也促進了全市農村圖書館(室)服務水平與質量的提高,滿足了廣大農村基層圖書館(室)管理員的學習培訓需求,并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訓效果。
2.3 總分館培訓體現“個性化指導性”
市中心館或各縣(區)總館依據調研實際所獲取的鄉鎮分館、村分館(室)具體培訓需求,設計適合課程,開展“個性化”培訓指導。如上栗縣各村圖書室管理員缺乏文獻編目基礎知識,市中心館了解后,針對此問題,利用流動服務下鄉為上栗縣開展“文獻編目”專題培訓;蓮花縣圖書館古籍藏量在全市縣區圖書館中居首,但開展古籍普查登記能力很弱,市中心館為此專赴開展“三區人才培訓”專題指導;蘆溪縣農村圖書管理員信息素養能力弱,ILAS借閱管理系統實機操作能力弱,市中心館和縣總館(蘆溪縣圖書館)為此組織開展多次線上培訓。安源區農村基層圖書管理員希望得到職業道德、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區圖書館和各鄉鎮分館為此通過集中培訓的方式開展了相關培訓課程。針對不同農村圖書館管理員的職業素養的欠缺及弱項情況,采取不同的培訓課程和培訓方式。充分體現了總分館培訓“對癥下藥”的“個性化指導”特點[3]。
2.4 具體培訓流程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中心館或總館參與調研,設計培訓總方案。第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服務,以吸引更多的農村基層圖書管理員參與培訓活動。第三,開展專題培訓,結合農村圖書管理員的實際需求及個性化培訓需求,開展各類總分館培訓活動。第四,收集培訓課后反饋,評價培訓效果及總結不足。
在中心館、總館成立專職的培訓組織管理機構是順利開展圖書館總分館培訓的有力保障。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萍鄉市的中心館和總館雖然開展了許多總分館培訓,但中心館和各縣區總館均未設置專門開展總分館培訓的機構或部門,使得在實際工作操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難以解決。例如,鄉鎮分館、村級圖書室上報上來的培訓需求具體向中心館和總館的哪個部門反饋,他們不得而知。只能通過中心館或總館的辦公室或采編室等部門反映上去。由于沒有建立相應的培訓組織機構或部門,各總館在組織開展培訓活動過程中,出現了諸如培訓課程安排混亂、重復授課、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在總分館培訓管理方面,目前尚處于不成熟階段,相關的培訓流程也不規范。
在總分館培訓實施各要素中,中心館、縣區總館雖然在專業化水平、管理水平、指導水平等方面均較高,但是由于缺乏系統地對本地區鄉鎮、村級分館的管理人員實際調研和宏觀問題分析,從而缺乏對總分館培訓的統籌規劃并制定系統、科學的實施方案。因此,組織開展農村圖書管理員職業素養培訓呈現隨意性、零散性、斷層性,缺乏系統性,使得培訓成效大打折扣。
無論在總分館培訓提升農村圖書館(室)管理員素質的培訓環節和最后訓后評價環節,完善的跟蹤考評體系是高效開展總分館培訓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中心館和總館缺乏有針對性的農村基層圖書管理人員的階段性訓后職業素養評估標準,難以保障農村基層圖書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的整體提升。另一方面,缺乏科學的評價考核標準,難以實現農村基層管理人員的自查、自評以及上級準確的調研和改善。在萍鄉市總分館培訓實施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些較好的成效,對農村基層圖書管理員的最終培養目標也是依據二級或三級圖書館的實施標準建立,但在具體培訓后績效評估、評價上沒有具體的操作標準和科學的制度,沒有對農村圖書管理人員進行科學的職業素養訓后評價、評估。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區的農村基層圖書館受到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而對基層圖書館(室)管理員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也相應要求越來越高。萍鄉市總分館培訓實踐工作,是提升農村基層公共圖書館(室)管理人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的重要嘗試,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通過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4]。
首先,總分館培訓在我國農村基層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培訓領域適用。通過實踐此項工作取得的成果,說明了農村基層圖書館(室)采用總分館培訓模式參與繼續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并且能夠明顯提升農村圖書館(室)管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和圖書館(室)設施運行效率。從萍鄉市總分館培訓實例來看,農村圖書館(室)管理人員通過總分館培訓,在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上均有了較大的提升。此外,總分館培訓模式極大節省了農村管理人員繼續教育的成本、時間和空間,充分實現人才培養共建共享,提高了培訓效率和整體水平。
其次,建立完善的總分館培訓組織機構或部門,做好培訓統籌規劃是總分館培訓高質量開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在中心館、總館內建立完備的組織培訓機構或部門,做好培訓的統籌規劃和制定科學的實施方案,與鄉村分館上下聯動,才能更好地開展和實施總分館培訓,全面、有效提高農村基層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平。
最后,總分館培訓應當建立完善的訓后評估、評價體系。訓后評估、評價體系是總分館培訓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重要措施。中心館、總館建立健全培訓后評估、評價指標體系,推進評估、評價內容科學化、標準化。為明確評估、評價的主要內容,中心館和總館可研究并制定《萍鄉市鄉鎮(村)總分館培訓訓后評估、評價辦法》。訓后評估(評價)主要包括目標、成績、過錯三方面內容。目標包括:對分館、基層館的年度培訓目標、階段性目標的落實完成情況。成績包括:鄉鎮(村)圖書管理人員完成總分館培訓的課時量、培訓互動評估、訓后測試情況、訓后反崗業務能力實際操作評價等。過錯包括:通過抽檢測試,及時發現總分館培訓中所存問題,學員存在的實際業務空檔、業務盲區等問題。對目標、成績、過錯三方面分別做出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層次的評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對癥下藥,更加科學合理地規劃并制定下一年度的總分培訓計劃。使得總分館培訓提升農村基層圖書館(室)管理員職業素養工作做到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同時也提升了中心館、總館的總分館培訓各部門科學管理和實際工作能力。建立農村圖書館管理人員培訓后職業素養評估標準和評估制度成為圖書館總分館培訓長期順利開展的關鍵。
以總分館培訓方式初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農村基層圖書館管理人員培養的有效捷徑。但是如何制定更加細化的組織、管理措施,科學完備的培訓后人才評估評價體系,更加有效地推動農村基層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職業素養和農村基層公共圖書館(室)公共文化服務整體水平的提升,還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