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行讓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社會各界對于高中教育體系質量的要求在逐漸提升,高中作為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面臨著較為繁重的學業壓力,同時還要為高考做準備,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針對多文本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方法進行探究,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多文本閱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高中生已經具備較為完善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教師針對高中生的語文閱讀教學,閱讀內容的設計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并且閱讀任務的難度也要有所提升,符合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多文本閱讀的重要意義,來為學生的閱讀教學增添新的生機與活力,讓學生從多文本閱讀中學習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為其今后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多文本閱讀模式有利于增加學生閱讀量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促使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更多的素材,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學生的閱讀量得不到保證,就很難在語文學習能力上提升。而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的開展,可以有效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在相同的時間針對多文本開展閱讀和研究,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
二、多文本閱讀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地提高學習效率,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多文本閱讀模式的開展中,教師在增加學生閱讀量的基礎上,學生也能夠通過多次的練習來不斷提高閱讀速度,將默讀、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靈活應用于多文本閱讀中,既能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同時也避免了學生逐字逐句閱讀帶來的一些弊端,從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概括、整理等能力,為養成學生終身閱讀的能力與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單元“演講詞”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一篇帶多篇”的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對文本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快速的閱讀效率。
三、多文本閱讀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指引下主動開展多文本閱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更有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多文本閱讀模式強調由一變多,可以有效解決學生閱讀單一文本過程中的枯燥性和無趣性,通過多文本閱讀模式,學生可以從多個文本中去發現和探究,從多角度提出想法和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容易滿足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記念劉和珍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課文背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多文本閱讀模式的開展,引導學生將《并非閑話》和《無花的薔薇之二》等相關文本進行整體閱讀,讓學生對當時的社會、時代、英雄人物都有一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讓學生結合這些文本開展交流與討論,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這種多文本閱讀模式更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文本閱讀是多文本閱讀教學的簡稱,是最近兩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教師要與時俱進地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充分認識到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并且通過不斷地研究,采取科學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多文本閱讀,讓學生在多文本閱讀直播能夠感受閱讀的趣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曉姝.多文本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J].新課程,2019(15):2-3.
[2]李艷,劉海山.淺談高中語文多文本閱讀的教學意義[J].基礎教育參考,2019,294(06):64-65.
338550190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