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植遠
那是個悶熱的臺風天,鳥雀噤聲,犬吠不聞,連“亂吵包”小鸚鵡也變得少言寡語。高壓鍋“呼呼”地響著,讓屋中更顯寂靜。我胸中躍動著一股不明的“戾氣”——一道難題想了半個多小時,仍毫無頭緒。
“真不會做的話,就先聽聽網課老師怎么講吧。”媽媽柔聲提醒我。可我的倔脾氣上來了,非想出來不可!
時間急速流逝,我仍埋頭思索,媽媽似乎有點兒著急了,勸我:“讓媽媽來教你吧。”
那時,我正想出一點思路,卻被媽媽的話打斷,就更氣了,干脆捂耳不聽,繼續獨自想。
看我無動于衷,媽媽也來氣了,“粗暴”地將我的手從耳上挪開,給我講了起來。我的怒火如落入火星的油桶般被引燃了,一股熱血直沖大腦。
“媽媽,您能不能給我點自由思考的空間?”我邊砸床邊面紅耳赤地爭道。
“你想得太久,效率太低了。”媽媽也據理力爭。
我抓起一包餐巾紙向門口扔去。這時,窗外正下著暴雨,雨點兒用力拍打著窗戶,正像我胸中涌動的戾氣。
過了一會兒,我靜下心來。想到媽媽也是為了讓我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啊,是我錯怪她了。
我向媽媽道歉,媽媽熱情擁抱了我,并細細講道:當鉆研一道難題超過時間,就應果斷地先學再思再悟,然后在練中鞏固。我聽取媽媽的意見,不僅做出了題,也領悟到了題目的奧妙。
暴雨停了,天雖有些薄霧,但清爽多了。此時,我的心多么平靜……
老師小評
“我”與媽媽爭吵的言語中,既有暴雨正濃時的激烈,又有暴雨過后的平和,環境描寫始終與“我”的心情相照應,使得當時的心情表達得更為突出。讀完,雨停了,“我”的心也豁然開朗了。
【作者系浙江諸暨市浣江小學605班學生,指導并置評:柴少曼】
348050033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