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吉·原野

月亮白天不出來,是因為它沒有衣裳。它聽說夜里人都睡覺了,鳥也入睡。月亮方敢夜游,因為它沒有衣裳。
喜歡望月的人不講廉恥,如我,看月亮如何白白胖胖。我夜里不睡覺,只為看一看月亮。從窗欞看到的月、從回廊和柳梢頭看到的月差不多,都是月亮的這一面,或胖或瘦。它半個月減一次肥,再胖再瘦。水里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真切,因為洗過。但鉆進水里的月亮膽子小,即使微風,也要哆嗦。它怕有人不睡覺、偷窺。
如果我是月亮,就不介意這件事。小孩子從生下來就看到光溜溜的月亮,不奇怪的。到他垂垂老矣,月亮依然如此,這不就是天體嗎?不必躲躲閃閃、不必減肥,也不必天亮前就逃走。據(jù)我所知,所有的人都知道月亮沒穿衣裳,只有月亮覺得自己在漆黑的花園里夜游。衣裳嘛,不是多么重要,月亮不怕冷又不怕熱,穿不穿衣都無所謂。人穿衣是怕熱怕冷,主要怕自己的身體不好看。真正好看的東西都無衣,如雞蛋,如鉆石,對不對?地球上沒人像月亮這么白凈,這么圓潤,月亮不年輕也不算老,裸就裸著吧。按說呢,月亮有自己的衣服,即云彩。但它的云衫不盡職守。為什么?它們不想當別人的衣裳,想再穿一件衣裳。李白詩云“云想衣裳花想容”,道破了天機。云彩在天上到處跑,正是想找衣裳披在身上,你怎么能拿云當衣裳呢?況且,月亮無論穿上多么雍容的云衫,風一來,衣裳全被吹跑了,白穿了,找都找不回來。京劇界有一句行話,曰“云遮月”。吾問何意,人答此謂老生的嗓子。這番問答外人聽不懂,這里解釋一下,唱老生的好嗓子不必太亮(沒穿衣),略帶沙啞叫云遮月,好聽,如月亮半穿半露的樣子。而我形容略啞的嗓子所用的詞是“包漿”,也說的是這層意思。
月亮光著吧,灑給地球的光多,有用。走夜路的人用月亮裸體的光尋找田埂,躲避地面的坑。青蛙借月光爬上蓮葉,這是它歌唱的舞臺。月光下的漢江分開秦嶺和巴山,好多人分不清哪兒是哪兒。人看不清樹林里的蛛網(wǎng),但蜘蛛看得清。結(jié)網(wǎng)不算什么大事,月光這一點光足夠了,蜘蛛借著光把網(wǎng)結(jié)得如老木的年輪,它在網(wǎng)上倒退進步,似凌空無憑地飛檐走壁。石臼里的水在夜里積滿,白天有小鳥松鼠飲用。水滴從石縫里滴出來,第一滴水準確地砸中了月亮,第二滴水等待月亮復原,再砸下。水滴認為它鍛造了月亮,如鍛造金箔一樣,使它又薄又圓,可以卷起來包一枚紐扣。月亮月亮,在夜海游泳,岸邊堆滿了它脫下的白云的衣裳,它以為天下沒人見過月亮。
望月要到海邊。這一面十里沙灘,那一面萬頃海水,四外無遮無擋。月亮升起來,海水忙不迭把它的金光往岸上推送,企圖埋在沙子里。此夜月是君王,地上無山無林,沒有河流與莊稼,只剩下反光的海水。白帆與海鷗全已停歇,讓出天空和海面,由月亮獨步。大海用動蕩來迎接月亮,并沒讓月亮感動。海無須集體搖擺,劃區(qū)域掀動波浪,鼓過掌的就不用再鼓了。月在海上穿行得很快,它聽說海風里的化學物質(zhì)具有腐蝕性,月亮也不能例外。海邊房子的門窗和墻都裂縫了,海風撕裂了它們。
每天夜里,月亮在全世界裸行一周,用光填平地面的坑坑洼洼,給海浪貼金。害羞的星星躲了起來,只有大膽的星星出來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