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過去一年,中國科技穩步推進,在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征途上大踏步前進,一系列前沿科學技術研究斬獲重大創新和突破,一大批科技成果涌現,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升至世界第十二位,在世界科技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中國印記。
科技創新能力強不強,事實就是說明,數據就是印證。“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羲和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深海一號”生產儲油平臺正式投產、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網發電成功……我國科技創新持續取得“重量級”成果和進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展現出日新月異的蓬勃生機。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綜觀歷史發展,世界上的現代化國家無一不是創新強國、科技強國。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正在深刻影響世界發展格局,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把握大勢、搶占先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持續增強國家創新能力,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推動國家實驗室體系有效運行、加快科技攻關和成果應用、實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高水平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一批創新策源地和增長極……2022年科技創新“施工圖”已經繪就,隨著一系列舉措的穩步實施,我國科技創新必將釋放出更大的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必將在科技創新的新征程上不斷取得新成就,為推進人類科技事業進步、助推世界經濟復蘇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