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善紅/遼寧省凌源市松嶺子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500
新引牛羊是指從其他地區引進牛羊品種,由于不同地區養殖技術、管理方式不同,加上牛羊在運輸過程中路途顛簸,所以容易導致牛羊在更換環境的情況下產生應激癥狀,從而降低機體抵抗力,并感染各種疫病。另外,在牛羊引進前,如果沒有對引進地進行市場調查,或者沒有對新引牛羊進行隔離檢疫,則容易使攜帶病原的牛羊進入養殖區,導致病毒在短時間內大肆蔓延,并感染其他牛羊,不僅會影響牛羊正常發育,還會為養殖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由此可見,對新引牛羊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流行特點進行分析,并采取合理預防和治療措施進行處理,已經成為提高牛羊養殖效益的當務之急。
1.1 牛羊結核疾病的預防措施牛羊結核疾病是新引牛羊較為常見疾病類型之一,當前市面上并沒有針對此病的特效藥和特異性疫苗。所以,想要從根源上降低牛羊結核疾病的發生,就要做好預防性工作。首先,將新引牛羊隔離,并做好隔離區消毒工作。由于牛羊結核疾病潛伏期在16~45d 左右,所以攜帶病毒的牛羊不會即刻發病,因此隔離期要適當延長,不得低于疾病潛伏期時間。另外,隔離期間應觀察牛羊日常飲食狀況、精神狀態和發育情況,如果發現咳嗽、氣喘、流鼻液、食欲下降、日漸消瘦等癥狀,需要及時隔離、單獨飼養。因為結核病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會在短時間內危害大范圍牛羊群。與此同時,針對其他新引牛羊,應采用合理檢驗方法做好定期檢測工作,如果連續3 次檢驗結果都沒有發現隱性帶菌牛羊,則可以將其劃分為健康牛羊,度過隔離期后即可與其他牛羊混合飼養?,F階段對于牛羊養殖中結核病疫苗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由于結核病常常出現在動物的幼齡養殖階段中,而且結核病在牛羊養殖中存在垂直的傳播的可能性,給疾病的免疫工作帶來難度。
1.2 牛羊結核疾病的治療措施由于牛羊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疾病,所以病原潛伏周期較長,患病牛羊初期癥狀并不明顯,但隨時間不斷推移,牛羊體內的病原體也會持續繁殖,臨床癥狀也會隨之顯現。此時通過皮內試驗即可診斷是否為結核病,如果注射區域出現明顯腫脹現象,并且腫脹面積>3.5cm×3.5cm,那么可以判定為結核病。針對已經患病的新引牛羊,通常有兩種治療手段:第一,肌肉注射鏈霉素,每天2 次,連續5d;同時可以配合異煙肼藥劑,每天口服2 次,結合患病程度確定服用周期。第二,肌肉注射卡那霉素,每天2 次,連續5d,同時配合使用氨基水楊酸鈉,每日口服2 次。
2.1 牛羊有機磷中毒的預防措施為了預防新引牛羊發生有機磷中毒情況,需要建立專門保管站,并配備專業素質過關的管理人員,主要負責農藥運輸、使用等過程的監督管理工作,確保將磷元素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免新引牛羊食用含有磷元素超標的植物后產生中毒現象。有機磷常用于農業生產中,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好用量和濃度,避免牛羊在自由活動時誤食。對于農業生產中的有機磷農藥進行嚴格的保管,對其的運輸和使用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由專人進行負責,保障不出現濫用或者被牛羊采食的情況。在進行了有機磷農藥噴灑的農作物種植區域做好標識,可以設置醒目的標志牌,避免牛羊對其的采食。
2.2 牛羊有機磷中毒的治療措施診斷新引牛羊是否存在有機磷中毒,需要通過引進地病史調查與定期問診相結合方法確認,如果牛羊出現心跳過快、強烈哮喘、腹痛等癥狀,均可以作為中毒診斷的依據。新引牛羊如果發生有機磷中毒情況,一般需要采用物理手段或化學手段進行治療。具體來說:第一,物理治療。將確診有機磷中毒的牛羊隔離,嚴禁繼續投喂有機磷作物,避免加深中毒癥狀。針對皮膚中毒癥狀,需要及時通過弱堿或水洗方式處理,如果使用弱堿洗法,需要控制好堿度,如果堿性過大不僅不會降低毒素,反而會加大毒性。針對口服中毒癥狀,可以使用清水或堿液對牛羊進行洗胃。通過物理治療能夠有效減輕中毒癥狀,使牛羊盡快恢復健康。第二,化學治療。養殖人員可以將5%的硝酸鹽溶液與糖鹽混合,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射給中毒牛羊。第一次注射完等待2h 后再次注射,中毒癥狀減輕后可以適當減少注射次數,通常靜脈注射幾分鐘后即可見效。若中毒的牛羊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可以通過給中毒牛羊進行5%濃度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樟腦進行靜脈注射。注意禁止使用洋地黃及腎上腺素等藥物。若中毒牛羊出現肺部水腫的情況,在注射液中可以加入5%的高滲糖、氨茶堿等物質。若中毒牛羊出現機體痙攣的癥狀,需要配合肌肉注射氯丙嗪。對于牛羊養殖中出現的有機磷中毒還可以通過中藥的療法進行治療緩解,但是僅限于中毒癥狀較為輕微的情況??梢酝ㄟ^制作綠豆甘草湯,使用1 kg的綠豆制作豆漿,隨后加入150g 甘草粉后,混勻攪拌給中毒牛羊灌服,羊只通??梢苑譃?~5 次灌服完,牛只通常一次性灌服完即可。
3.1 寄生蟲疾病的預防措施新引牛羊需要從外地引進,由于不同地區飼養方式、管理模式不盡相同,所以在突然更換飼養和各管理方式的情況下,牛羊極其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情緒不安等情況,從而導致其營養不良,并降低機體免疫力,這也為寄生蟲滋生提供有利條件,容易使牛羊產生寄生蟲疾病。對此,需要養殖人員做好新引牛羊營養管理工作,合理配置牛羊飼料,有效增強牛羊機體免疫力。與此同時,做好消毒和清潔工作,也能夠減少寄生蟲來源。養殖人員需要定期清理牛羊舍中的糞便,并做好通風工作,確保牛羊舍空氣質量良好,從而減少感染源。在此基礎上,還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驅蟲計劃,對新引牛羊養殖區域進行定期驅蟲。另外,由于寄生蟲種類較多,所以需要在科學調查基礎上針對性選擇驅蟲藥劑。避免盲目開展驅蟲工作,如果隨意使用藥劑,不僅不會切斷感染源,還會增加牛羊感染率。所以應對養殖戶進行專業化培訓,加深其對寄生蟲疾病的了解,并采取合理措施防范。
3.2 寄生蟲疾病的治療措施牛羊寄生蟲疾病種類較多,包括毛虱、羽虱、螨、蜱等。感染寄生蟲的牛羊會出現營養不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貧血、消瘦、發育異常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蟲體分泌物或代謝產物進入牛羊神經,并引發神經中毒等疾病。如果新引牛羊已經感染寄生蟲疾病,需要養殖人員在環境管理和科學飼養基礎上,積極配合獸醫,完成寄生蟲檢查工作,并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合理選擇驅蟲方式。一般應用特效驅蟲藥能夠有效控制寄生蟲滋生。另外,口服藥劑和注射藥物,也能夠減輕寄生蟲侵擾癥狀,從而達到防治效果。例如:新引牛羊如果過感染絳蟲病,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治療方式:第一,采用獵豹特驅方法,一次量,按0.02mL/kg 使用;第二,莫西蟲清法,將藥劑與飲用水或飼料攪拌在一起,羊2500kg 飼料,牛4000kg飼料每日1 袋,連續用藥5~7d 即可。第三,使用百蟲一次凈對牛羊進行混合注射。另外,養殖戶作為新引牛羊的飼養者和管理者,需要不斷提高科學養殖意識,積極學習現代化養殖經驗,在寄生蟲治療中采用科技與獸醫治療有機融合的方式,確保驅蟲工作順利開展,保證新引牛羊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新引牛羊受各種客觀因素影響,容易產生多種類型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影響患病牛羊正常發育,還會在短時間內傳染給其他牛羊,從而制約牛羊健康生長,影響牛羊肉質和產奶量,嚴重甚至會為養殖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為了從根源上解決以上問題,確保新引牛羊健康生長,需要養殖戶在了解各種疾病癥狀、流行特點等要素基礎上,合理采取措施防治,盡可能將疾病控制在源頭,有效切斷感染源,從而為牛羊養殖提供保障,為養殖戶增加效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