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超 葉文華/浙江省臨海市畜牧獸醫所 317000
牛羊養殖的優勢明顯,具有污染小和投資成本低的優點,并且市場價格穩定,在具體養殖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疫病,如細菌性疾病,該類疾病的傳播速度快,危害大,一旦發病防控不及時會造成牛羊的死亡,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此,養殖戶應該高度重視該病,找到發病的原因,提出了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減少細菌性疾病的發生概率。
隨著人們對牛羊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斷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牛羊養殖的投資成本低,并且市場價格穩定,牛羊養殖受到許多養殖戶的青睞,但實際養殖的過程中因為飼養管理不到位、飼料和飲水污染等問題很可能引發細菌性疾病的發生。細菌性疾病的發病概率高,傳播速度快,危害大,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采取對策會造成其他牛羊的感染發病,輕則影響牛羊的生長發育,重則使牛羊死亡,嚴重影響你用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為此,應該在分析用藥期限性疾病發病原因和規律的基礎之上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減少疫病的發生概率,保證牛羊的健康生長,同時也能夠降低牛羊的死亡率,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2.1 牛羊大腸桿菌病
2.1.1 主要癥狀大腸桿菌是牛羊腸道中的常見菌群,如果在正常的環境下不會致病,如果牛羊的抵抗力下降,會導致大腸桿菌致病,并且產生大量的毒素,大腸桿菌病對幼齡牛羊的危害比較大,成年牛羊患病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幼齡牛羊患病之后的臨床癥狀為敗血癥,伴有腹瀉,體溫可升高到40℃左右,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采食。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明顯的腹瀉伴有惡臭的癥狀,并且在排泄物中有凝乳塊,或者糞便中有血塊和氣泡。個別的牛羊出現神經癥狀,繼發肺炎,經過3~4d 可能死亡。
2.1.2 防治方法在進行牛羊大腸桿菌病治療之前,應該做好藥物的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性比較強的抗生素治療,配合補液,避免腸道黏膜受到損傷。如果選擇慶大霉素,結合患病牛羊的體重選擇服用的劑量,早晚各服用1 次,連續服用3d。在使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還應該補液,目的是避免酸中毒,在上午和下午注射不同的藥物,在上午可以靜脈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100mL左右;下午可以注射碳酸氫鈉注射液200mL 左右,上午下午各注射1 次即可,連續用藥3d。此外,患病牛羊還可能出現胃腸道黏膜損傷的情況,可以內服硝酸鉍、活性炭和白陶土,早晚各1 次即可,連續服用3d,效果顯著。此外,還要做好牛羊大腸桿菌病的預防工作,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牛羊出生之后要及時的吮吸母乳,能夠獲得母源抗體,提高牛羊的免疫力。為牛羊營造健康生長環境,及時的清理糞便和墊草,每天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細菌的滋生。在牛羊哺乳之前,應該使用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拭母牛羊的乳房,避免細菌的入侵,降低犢牛羊的發病率。
2.2 牛羊肉毒梭菌中毒癥
2.2.1 主要癥狀如果飼料在霉變情況下會產生大量的肉毒梭菌,健康牛羊采食到發霉的飼料之后能夠發病,該毒素的類型有多種,其中C 型和D 型比較常見。感染肉毒素菌之后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異常,患病牛羊的后肢軟弱無力,出現明顯的運動受限情況,影響日常的活動,導致進食困難,也會造成患病牛羊的心跳加速和呼吸困難。
2.2.2 防治方法為了有效的預防肉毒梭菌中毒癥,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加強對牛羊飼料的管理,將飼料在干燥通風的位置保存,避免飼料的發霉變質,如果出現發霉變質的情況停止喂食。第二,在喂食之前要檢查料槽內的飼料,并且及時的清理,避免牛羊誤食殘留的飼料。第三,針對妊娠期的牛羊,要做好營養的補充工作,為其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目的是提高牛羊的抵抗能力。第四,在發現患病牛羊之后要及時的隔離,科學診斷之后有效的治療,可以肌肉注射5mL 的多加抗毒素,間隔2d 之后再肌肉注射硫酸卡那霉素,結合患病牛羊的體重確定劑量,并且要做好補液工作,注射5%的碳酸氫鈉20mL 和葡萄糖溶液500mL,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治療效果顯。
2.3 牛羊沙門氏菌病
2.3.1 主要癥狀沙門氏菌病是養殖業中常見的細菌性疾病,由沙門氏菌引起,對犢牛和羊羔的危害比較大,成年牛羊的發病概率低,并且臨床癥狀不明顯。如果飼養管理和衛生環境比較差也會引發該病。發病之后會出現明顯的腹瀉和嘔吐癥狀,并且精神不振和采食量下降,嚴重情況會引發腸炎,甚至造成牛羊的死亡。
2.3.2 防治方法在牛羊養殖的過程中,應該保證飼料和飲水的干凈衛生,提高牛羊養殖業的飲食的安全管理水平。即定期對牛羊的圈舍徹底的清掃。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能夠有效的防控該病的發生,在疫苗注射之前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提高治療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沙門氏菌病的過程中,選擇的藥物多為抗生素,在用藥之前要做好藥敏試驗,應該選擇敏感性比較強的藥物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主要的抗生素包括新霉素和土霉素。按照體重掌握好服用的劑量,每天早晚各1 次,連續用藥3~5d,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2.4 牛羊巴氏桿菌病
2.4.1 主要癥狀牛羊巴氏桿菌病的傳染性比較強,傳播速度快,染病之后會出現不同的臨床癥狀,包括肺炎性、浮腫型和敗血型,不同類型的臨床癥狀存在差異性,但是都會出現呼吸困難和精神不振的癥狀。如果患上浮腫型的巴氏桿菌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關節部位和咽喉部位出現炎癥;如果患有敗血型的巴氏桿菌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采食量下降和精神不振。
2.4.2 防治方法牛羊在感染巴氏桿菌病之后的發病速度快,并且死亡率高,發現患病牛羊之后要及時的隔離治療,為了提高治療的效果,可以選擇兩種以上的抗生素,夠能夠縮短治療的周期。結合患病牛羊的體重肌肉注射氧氟沙星,每天1 次即可,連續用藥3d,也可以配合使用恩諾沙星治療,也是每天注射1 次,連續注射3d。此外,可以輔助高免血清治療,每頭牛羊注射2mL左右,能夠提高治療的效果。為了減少該病的發生概率,要做好預防工作,加強對養殖場的消毒和管理,定期清理圈舍的衛生,并且使用消毒藥物對牛羊圈舍和圈舍外的環境全面徹底的消毒,保證不留死角,避免疫病的發生。在疫病發生期間,在治療的過程中要做好防護工作,避免疫情的傳播和擴散。
2.5 羊梭菌性疾病
2.5.1 主要癥狀通過臨床研究可以發現,羊梭菌性疾病可以引發其他的羊傳染性疾病,包括羊黑疫和羊快疫等,給羊養殖業帶來很大的損失。該病的臨床癥狀比較明顯,發病速度快,死亡率高,通常情況下,潛伏周期為1~2d,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如果對患病羊治療不及時會增加死亡率,對病死羊進行解剖可以發現明顯的肝臟充血,并且腫脹明顯,腸黏膜嚴重充血。
2.5.2 防治方法在預防羊梭菌性疾病的過程中,要做好養殖場的消毒工作,結合養殖情況制定具體的消毒方案和計劃,對養殖場內的地面和墻角徹底的消毒,加強對養殖場工作人員和車輛的管理,進出養殖場要徹底的噴霧消毒,為了提高消毒的效果和避免病菌出現的藥性,可以輪換使用消毒藥物,消毒藥劑包括高錳酸鉀和過氧乙酸,能夠有效的滅殺致病菌。此外,疫苗的接種非常的關鍵,可以有效的預防該病,可以計入注射5mL 的三聯四防滅活疫苗,間隔半年左右再注射1 次,鞏固防疫的效果。
2.6 羊鏈球菌病
2.6.1 主要癥狀羊鏈球菌病是一種急性熱性傳染性疾病,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主要發生在冬冬季和春季,綿羊和山羊的發病概率較高,病菌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感染羊鏈球菌病之后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膽囊腫大和咽喉腫痛,在發病的初期階段體溫升高,采食量下降甚至停止,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2.6.2 防治方法羊鏈球菌病的傳染性比較強,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養殖人員必須加強對養殖情況的觀察,定期檢查羊的生長情況,發現疑似病例之后要第一時間隔離,然后檢查其他的羊只是否感染疾病。此外,做好圈舍清理和消毒工作,避免疫病的擴散和蔓延,在日常養殖中要做好衛生管理工作,能夠定期的驅蟲和清理糞便,滅殺致病菌。針對患病的羊只,可以采取肌肉注射治療的方式,可以注射青霉素,控制好劑量,每天1 次即可,連續注射3d,為了提高治療的效果,還可以投喂氯苯磺胺,每次投喂量控制在4~8g,每天2 次即可,連續投喂3d。一旦患病羊出現高熱癥狀,要注射30%的安乃近3mL;如果患病羊食欲不振或者廢絕,可以肌肉注射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500mL、安鈉咖5mL 和維生素C 5mL,提高治療的效果。
2.7 炭疽桿菌病
2.7.1 主要癥狀該病的傳染性很強,死亡率高,應該引起養殖戶的高度重視,發病之后出現明顯的高熱癥狀,并且伴有磨牙現象,有些患病羊鼻孔流血,帶有氣泡。
2.7.2 防治方法做好養殖場的飼養管理工作,為牛羊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也可以在飼料中添加營養物質,包括維生素和蛋白質,滿足牛羊生長的營養需求,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此外,做好養殖場的通風工作,及時的清理糞便和污染物,做好衛生消毒管理工作。此外,科學的引種,引種之后應該隔離1~2 月,沒有任何問題之后才能混合飼養。在每年的9月份,可以接種2 號炭疽菌苗1mL,預防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