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亮/山東省肥城市畜牧獸醫事業發展服務中心 271600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們收入的增加的同時,對自己的生活質量尤其是生活飲食方面的質量也逐漸的上升,人們對于各種肉制品也增加了許多的喜愛,肉制品的食品安全問題與相關產業發展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人民的人均健康指數。羊肉是中國人民一直以來都較為喜愛的肉制品,對于羊的養殖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但是在羊的養殖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疾病,許多羊的養殖戶在羊的養殖過程中對疾病的治療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區,這些誤區的存在讓羊的健康受到一定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積極的尋找措施來進行解決。
1.1 國家政策與時代條件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以及國家政策影響,國內養殖行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經營風險。例如自2019 年暴發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許多養殖戶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造成了許多損失。相對于其他國家,我國對于食用肉類養殖行業規模化的支持程度較高,并出臺了相應的保護政策與指導政策以及發展方針,對不同類型的養殖戶進行相應的政府補貼與幫助。國家政策的支持與領導是目前我國商品羊規模化養殖的一大重要保障基礎。
1.2 當前進行羊養殖的人手短缺與其他養殖產業不同,羊在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需要進行充足的勞動力投入,用來保障羊群的規模化管理。然而羊的養殖存在生長周期較長的問題,且羊群分布較為分散,所以需要充足的勞動力投入,來更好的對羊群進行管理。相比于傳統的其他動物養殖,羊在生長過程中對于生長空間以及生活的環境要求較高。大多養殖戶在進行羊的養殖過程中選用散養的方式,以便適應羊的生長需求。這時為保證羊群能夠穩定產出,就必須要投入較多的勞動力來進行羊群管理。羊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剪角,部分公羊需要進行閹割,同樣需要養殖場充足的勞動力供應,來更加高效率的完成這些工作。由于目前我國多數勞動人員選擇進城務工,因此在養殖行業內勞動力相對較為匱乏。
1.3 羊養殖中羊肉的經濟效益羊的規模化養殖在生產過程中屬于投入少,回報多的一類產業,且在管理方式上與其他產業相比具有較強的自由性。當養殖戶將養殖場內的羊群數量擴大到一定規模時,能為養殖戶以及周邊相關產業帶來異常豐厚的工業原料以及經濟收益。形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羊的養殖產業具有多樣性,羊根據種類的不同,能夠為周邊地區提供羊毛、肥料以及羊肉等供應,因此也增加了養殖戶的附加收入。由此可以看出,擴大并規模化發展羊的養殖產業,能夠有效的完善相關產業鏈以及增加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實現人均收入的提高。
2.1 不及時進行羊群的防疫在我國,保障肉類食品安全的一大重要舉措便是展開對動物養殖的防疫工作。為了有效地保證規模化養殖羊的經濟效益,應該注意羊的防疫工作。一旦養殖場發生傳染病,如果沒有進行合理的治理與防范,疾病將迅速蔓延,威脅到整個地區的養殖場,并造成羊死亡。羊的大量死亡將對養殖人員產生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以及社會效益損失。因此,在進行大規模的羊養殖中,養殖戶以及相關從業人員應當將其防疫工作作為重點的養殖作業內容。根據防疫工作的現狀分析,部分養殖從業人員尚缺乏對于疾病的正規防范意識。從防疫工作角度來看,目前國內羊防疫工作機制并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傳染病,將會對養殖戶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
2.2 驅蟲不重視寄生蟲病為養羊常見多發病,由此,驅蟲為防病必須要做的工作。養殖戶也意識到寄生蟲病的危害,每年安排羊群驅蟲。但是,不少戶主僅驅蟲一次。這顯然是不行的,因為羊在驅蟲后2~3 個月,寄生蟲又會發育成熟,成為新的危害群體。由此,驅蟲每年至少得兩次。
2.3 羊養殖過程中的管理水平較低相關養殖從業人員在進行羊的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需要依據養殖廠內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的管理以及規劃,確保羊的養殖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自身管理工作,有效發揮養殖場內部管理機制的作用,提高羊規模化養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以及產業鏈效益。當前國內羊的規模化養殖產業鏈依舊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養殖戶在進行羊群的養殖以及管理時,其內部相關工作人員存在諸如管理效率底下,管理的專業程度較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在養殖戶進行羊的規模化養殖過程中,會不同程度的限制羊的生長速度以及最終羊肉以及副產品的實際質量。當羊群的生長環境受到影響時,同樣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如果養殖場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羊群的疾病篩查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的行為,非常容易使得養殖廠內出現羊群疾病,造成養殖場的經濟收益減少甚至是虧損。如果在管理病害過程中缺乏規范化的管理操作,則會給周邊養殖場帶來疾病,威脅養殖場內羊群的健康安全。因此,養殖場內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完善自身管理能力與管理水平,做好羊群的管理與防范工作,促進養殖場不斷提高自身的內部管理水平與管理機制。
2.4 養殖戶不重視羊養殖的環境惡劣在動物類的養殖過程中,羊會產生排泄物。如何合理規范的處理排泄物成為了目前廣大養殖戶以及相關研究人員廣泛重視的一個問題。羊的規模化養殖同樣會產生排泄物,由于羊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飼料供應,從而會對應的產生許多糞便。如果在羊糞的處理過程中操作不當,則會給養殖場內部環境以及周邊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與此同時許多養殖從業人員在養殖過程中只注重于眼前羊群養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忽視了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對羊群排泄物的處理工作并不重視,認為這類處理工作只能浪費勞動力以及資金,因此在養殖廠內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泄物污染問題,進而影響到周邊地區。這樣一個不整潔干凈的環境,會在羊的生長過程中產生一系列不利的影響,許多疾病也是由此產生的。
3.1 科學育種,提高羊身體素質,減少疾病的發生經過相關工作者的深入研究發現,目前所存在的部分疾病只會出現在特定的羊品種之間,并且一些羊疾病只能在體質較差的個體之間進行傳播。由此可以得知,如果想從根本上對羊疫病進行防控,首先要對羊的品種以及羊群體的自身體制進行改善,減少疫病的發生概率與傳播范圍,提高羊群體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時部分強壯的個體在發生疫病災害時能夠對造成疫病的病毒免疫并產生抗體,這時可以對產生抗體的羊個體進行分析研究,做出預防疾病的疫苗。從根源上減少疫病的發生。在這一過程中,科學的對羊進行選種成為了優化養殖場內部生產結構的重要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羊肉品質,落實羊疫病的有效防控。
3.2 做好養殖場衛生和管理在進行完羊種類的選種育種工作后,相關養殖工作者需要重視養殖場內部的環境因素,提高羊生長環境的衛生標準。在羊生長過程中,許多疾病的發生與傳染往往與所在的生存環境相互關聯。如果羊的養殖環境無法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便為細菌以及病毒的繁衍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在養殖場中繁衍的細菌與病毒會混入養殖場的水源與飼料,在羊進食或者生活中進入它們的身體,對身體內部機能造成破壞,從而導致疫病的發生與傳染。同時,部分養殖場缺少對于羊的衛生管理,對于羊喂養方面缺少科學的營養搭配,從而使得羊在生長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疾病。為此,養殖戶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要提高養殖場內部的環境衛生標準,為羊的生長提供合適的環境,從環境因素上減少疫病發生的概率。
3.3 建立合理的疫情防控和用藥制度首先應該對一些羊養殖中的疾病進行預防和管理,將早預防、早治療,作為原則,因為我國的大陸面積廣闊,氣候也變化多樣,這就容易導致羊群出現一些疾病,需要相關的養殖戶對羊群疾病作出高度的重視,并且及時給羊群注射相關的疫苗,隨時隨地的觀察羊群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匯報。除此之外,養殖戶還應該了解羊群的相關感染疾病,例如羊瘟,布病,羊腸毒血癥,羔羊口瘡等,對于養殖地區一定要做好衛生工作,保持羊圈的通風干燥,并且定期殺菌消毒。還應該制定相關的免疫程序,按照規定的時間為羊群注射疫苗,例如在山東每年春季、秋季進行口蹄疫、小反芻獸疫集中強制免疫等,對懷孕的母羊還應該在生產前注射羔羊痢疾疫苗。
綜上所述,羊肉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項必須食品,隨著現在市場的擴大,以及人們對羊肉需求的增加,合理的進行政策改革,可以提高羊肉的數量和質量,在當前的羊養殖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對于羊疾病治療和預防中的誤區,這些誤區的存在影響了羊養殖業的發展,因此,對羊養殖過程中的各種疾病進行及時預防,并且采用相關措施增加產量,滿足市場的需求,促進羊養殖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