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昨/廣西獸藥監察所 530000
牛羊養殖業是現代畜牧養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牛羊產業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布局,在推動畜牧業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推動農業的發展,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牛羊養殖模式以及牛羊疫病的防控,以期為牛羊的養殖提供一些參考。
1.1 配套基礎設施
1.1.1 科學的設計和搭建牛羊舍要結合場地規模的大小選擇適合的牛羊舍的規模,可以使用單排或者雙排牛羊舍,并且配備基礎的飼料槽、通風換氣等設施。如果是飼養數量比較多的雙排牛羊舍,應該配備獨立的儲糞池。
1.1.2 青貯窖建立青貯窖的目的是存儲青貯料,按照牛羊養殖的規模設計大小,不能太大,如果過多地接觸空氣可能造成飼料的二次發酵。
1.1.3 草棚草棚是牛羊養殖過程中的主要生產生活設施,牛羊牧草具有干燥性和易燃性的特點,要做好和草棚的隔離工作,保證圈舍能夠與草棚有一定的安全距離。通常情況下,應該將草棚建造在相對較高的地區,避免雨水對草棚造成破壞。
1.1.4 其他設施還應該建設消毒池、飼料儲存庫和飼料加工間等設施,在配套設施建設之前要充分的考慮飼養的規模,避免資源的浪費,保證牛羊養殖的科學性。
1.2 利用牧草資源在牛羊養殖業發展中,牧草的需求量比較大,在飼養中要合理的利用牧草資源,堅持適度放牧的原則,要控制好放牧的強度,保證牧場的可持續發展。完善當地放牧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生態保護制度和輪牧休牧制度等,在確保牛羊養殖經濟效益的同時維護生態安全。
1.3 科學的管理科學的管理對促進牛羊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非常的重要,從當前的養殖管理模式來看,一些地區牛羊養殖的管理模式比較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不能完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為此,應該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合理的規劃牛羊養殖牧場,能夠將牛羊養殖業和種植業發展相結合,將農作物秸稈加工為牛羊的重要飼料,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規范養殖標準,采取統一標準化的管理,嚴格執行在牛羊養殖過程中涉及的疾病防護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健全和完善養殖檔案,優化養殖場的環境,確保牛羊養殖和當地的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1.4 建立牛羊繁育和疾病防治體系在牛羊規?;B殖的過程中,要推動牛羊養殖產業化升級和調整。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應該加大對牛羊良種繁育的投入力度,保證牛羊養殖的數量和質量。做好牛羊優良品種的引進工作,并且擴大優良品種的覆蓋率,根本上提高牛羊肉的品質??梢詫獗容^優良的品種進行本地改良,發揮兩者的優勢,提高養殖效益。
1.5 重視牛羊產品的附加值牛羊養殖的產業化發展是未來牛羊養殖業發展的主要道路,為了實現產業化的管理,應該突破傳統的養殖弊端,全面規劃牛羊養殖的產業鏈升級,最大程度的挖掘牛羊養殖的價值,為此,應該給予牛羊附屬品產業和單位的優惠政策,實現產品的深加工。加大對相關產品的研發力度,發揮好當地優良牛羊品種的品牌效應,將牛羊產品的附加值發揮到最大,為推動牛羊養殖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奠定基礎。
1.6 不斷健全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牛羊養殖過程中的環境問題比較突出,要結合不同地區的環境污染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環境治理方案。在規模化養殖中,要控制好養殖的規模,將牛羊的養殖數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可以減少疫病造成的不利影響。加強對飼料和飲水資源的管理,禁止喂食發霉變質的飼料,避免飼料受到污染,確保儲存環境的通風和干燥,重視對無害化添加劑的研發,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加強對牛羊糞便的處理工作,可以建立糞便池,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減少臭氣排放,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避免對人類身體造成過度的影響。
1.7 做好牛羊品種改良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地方畜牧獸醫部門應該加大對牛羊品種改良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高本地牛羊的質量。重視對牛羊人工授精隊伍的建設,尤其在規?;B殖場要有專業的人工授精技術員。此外,地方獸醫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牛羊品種改良技術的推廣,提高牛羊品種改良的效果。
2.1 養殖管理不規范當前,我國牛羊養殖主要以散養和規模化養殖為主,規?;B殖中的管理比較規范,問題不突出,但是規?;B殖存在的問題比較大,一些基層的養殖戶不重視飼養管理問題,沒有做好定期的牛羊圈舍的清潔和消毒工作,通風條件差,容易增加患病的概率。
2.2 免疫工作沒有有效的落實在牛羊養殖中,科學的免疫工作能夠提高疫病的防治效果。但是有些基層養殖人員沒有認識到免疫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視地方獸醫管理部門的免疫工作,不能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或者在疫苗的選擇以及注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也會增加牛羊患病的概率,或者造成疫病的擴散和蔓延。另外,有些市場上的疫苗的質量不過關,在市場上流通,養殖戶購買之后會造成免疫失敗,防控效果不佳。
3.1 改善養殖環境牛羊養殖直接受到生態環境的影響,建設生態循環養殖基地可以有效的防治牛羊疾病的發生,同時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收入。第一,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引導養殖戶定期的清理廢水和廢物,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力度。第二,開展生態畜牧養殖,為牛羊提供干凈衛生的養殖環境,切斷傳播途徑。第三,重視疾病的防治。牛羊養殖中會出現一些傳染性疾病,發現疑似患病牛羊之后及時的隔離,避免擴散和蔓延。第四,發展牛羊循環養殖業,可以修建沼氣池,沼液可以用于農業發展的重要資料,干糞便可以用來種植牧草,沼氣用來照明和做飯,通過該種模式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3.2 優化養殖場建設科學合理的規劃養殖場,為牛羊提供安全穩定的養殖環節,能夠提高疫病的防控能力。第一,合理的選擇養殖場,通常情況下,遠離水源和污染嚴重的地區,保證飲水的干凈衛生。第二,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養殖場的建設,能夠配備齊全的防疫設施和專業的防疫技術人員,建設消毒和糞污處理設施,建設隔離設施,對進出養殖場的車輛和工作人員能夠徹底的消毒,在養殖場的入口處設置消毒池,提高消毒的效果。第三,建設糞便處理設施,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消滅糞便中的病毒和細菌,減少疾病的發生。養殖場還應該配備隔離設施,發現疑似患病牛羊之后及時的隔離。
3.3 完善疫病的防控體系養殖場要結合本地區疫病防控實際情況以及國外先進的經驗構建完整的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第一,從管理制度方面來看,保證疫病防控的科學性,切實有效的推動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二,做好日常的消毒和引種的工作,并且也建立消毒和嚴重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人員的責任,提高疫病的防控效果。
3.4 有效的落實免疫接種免疫接種是當前減少疫病發生的重要手段,應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第一,結合當地養殖情況科學的這種疫苗,發揮疫苗應有的作用。在實際接種的過程中,要檢查疫苗的質量,包括外包裝和疫苗的色澤等,發現問題之后要及時的更換出,在注射之前,應該對接種部位進行消毒處理,一個動物一個針頭。在疫苗稀釋完成之后要盡快的用完,做好保存工作,避免高溫或陽光直射。在注射完成之后,還應該建立完善的免疫檔案,并且加強對免疫效果的監測,免疫失敗之后還要重新補免。
3.5 保證養殖場的清潔干凈為牛羊營造干凈干燥的環境可以大大的減少發病的概率。為此,養殖人員應該定期做好清潔和消毒管理工作,保證消毒的規范。加強對牛羊圈舍的清潔工作,定期的更換墊料,及時的清理糞便。為牛羊提供健康充足的飼料和飲水資源,保證飼料的營養均衡性,可以在水資源中添加適量的黃芪多糖等物質來預防疾病的發生。定期對養殖場的內外進行徹底的消毒,包括養殖場內的地面和墻壁,也包括飼養設備。
3.6 做好寄生蟲病的防治寄生蟲是導致牛羊患一些疾病的重要因素,要加強對寄生蟲病的防控工作。在不同的季節可能出現的寄生蟲種類也存在差異,要選擇驅蟲藥進行驅蟲,在驅蟲的過程中,要輪換的使用藥物,可以提高驅蟲的效果。此外,在牛羊養殖過程中還要做好滅蚊和滅鼠工作,避免疫情的傳播。
3.7 保證引種的規范養殖場如果需要引進牛羊品種必須嚴格的執行操作流程,選擇正規合法的渠道購買牛羊品種,在獲得審批之后才能引進。針對新引進的牛羊品種,應該隔離觀察至少1個月以上,沒有任何問題之后才能混合飼養,在混合飼養之前要做好免疫接種和驅蟲工作。有條件的養殖場還應該設立自己的實驗室,沒有任何問題之后混合飼養。通常情況下,選擇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引種,否則在高溫和低溫環境下很容易在運輸的過程中使牛羊出現應激反應。
3.8 做好隔離觀察工作在日常養殖中要加強對牛羊疫病的監測,一旦檢測出重點的疫病,要及時的處理,隔離觀察,針對沒有治療價值的患病牛羊,要采取無害化處理的方式,如果出現人畜共患,除了要隔離患病牛羊之外,還要加強對飼養管理人員的隔離和保護,進一步確診之后做好牛羊圈舍的消毒工作,消滅傳染源,避免疫病的擴散和蔓延,保證其他牛羊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