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國/ 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畜牧工作站 747600
在高原氣候的作用下,對于藏羊養殖有著重要的影響。目前來看,我國高寒地區在藏羊養殖方面面臨著較大的困難,這些客觀影響因素,如養殖技術落后、管理條件較差、隨時發生的病菌侵擾等,對于高寒地區藏羊養殖效益產生了直接影響。面對這種情況,牧民在日常的養殖管理過程中,應該提高自身的養殖技術,注重養殖質量,以養殖業帶動當地的經濟收入增長,從而促進我國高寒地區的經濟發展。
藏羊養殖主要處于我國的高原地區,該地區溫度較低,牧草生長時間較為緩慢,枯草期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冬季,一旦受到營養物質的影響,將會對于我國高原地區的藏羊養殖帶來極大的影響。由于養殖業是牧民日常生活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養殖質量方面應該得到高度重視。常規的養殖方式通過不斷的加大草場承載量,從而擴大畜牧的數量方式,以此發展當前的高原養殖業。在這樣的養殖模式的長期作用下,會對于草場形成巨大的破壞力,這樣不僅對于草場環境有著破壞力,同時也嚴重的限制了現代化畜牧業的高效發展,從而對于本就薄弱的高原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影響。
藏羊在我國綿羊養殖品種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主要養殖區域分布于我國的青藏高原及青海和甘南等地。通常藏羊養殖的數量較多,經常作為牧區牧民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同時,由于藏羊自身肉膻味較小,肉質較嫩,所以經常作為牧民的重要食物來源。雖然在當前的高原藏羊養殖過程中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但是一旦當藏羊處于哺乳期,天氣轉涼,草場進入枯草期,對母羊的營養狀況帶來一定的影響。由于高原的自然基礎條件本就薄弱,難以滿足當前畜牧業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要求。例如,在棚舍保暖與畜牧飲水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其次,采用傳統的畜牧養殖方式,在技術方面較為落后。一般情況下,主要以粗獷式放牧為主,在具體的表現過程中即是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下,在藏羊的養殖周期方面較長,而藏羊的出欄率較低。同時,在傳統的露天養殖以及隨水草遷徙的模式之下,這樣會嚴重的影響母羊的產奶量。由于在傳統養殖模式下的種種不利因素,將會對于藏羊的死亡率有著極大的影響,也會直接對于牧民的生活經濟收益產生不利影響。
在當前我國高原地區造影養殖過程中,將面臨著向高效養殖方式轉變的態勢。在這種養殖模式之下,切實的提高藏羊的生產效率,降低外界不利因素對于藏羊日常生長活動的影響,從而切實的提高牧民的經濟收益。但是在現實的養殖情況下,受到牧區條件的嚴重限制,在牧民的日常管理理念及方式下存在著落后現象,因此,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在藏羊高效養殖過程中將會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難以實現高效養殖及時轉化。在藏羊高效養殖模式下,對于藏羊飼料質量方面要求較高,在當下隨著麻渣,玉米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這樣也會極大的提高養殖成本,進一步對牧民的利潤空間進行進一步壓縮。在實際情況下,對于當前我國高原藏羊高效養殖的現狀進行觀察分析,便可以看到,由于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高強度勞動力,飼養成本方面卻在也將面臨著不斷的提高趨勢,這也就造成了在當前養殖過程中實現高效養殖的推廣技術將會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實際工作方面需要根據牧區養殖的具體情況以及特征,結合藏羊的實際需求依此制定出適合該地區高效養殖的技術手段,從而不斷的提高藏羊的養殖效率,以便促使我國高原地區畜牧業在這種科學合理的方式下得到進一步發展。
采用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牧民的經濟收入水平,同時也能極大的改善該地區的經濟生產,從而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甘南高寒地區平均海拔較高,若是在養殖過程中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養殖技術,或者是因人為管理方面存在著缺陷性,那么將會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從而對于牧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針對高寒地區的環境現狀,有效的提高藏羊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這對于促進藏養養殖業蓬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1 推廣雜交養殖可以采用雜交養殖技術,進而不斷的提升藏羊的養殖效益。在藏羊養殖的選擇方面,便可以選擇抗病能力強和抗寒能力強的藏羊作為母系,在接下來的工序中,便可以選擇優質的藏羊品種,在繁殖的過程中提高藏羊的環境適應能力。經過實踐證明,雜交繁殖方式下的藏羊能夠盡快的適應當地的高寒氣候和惡劣的自然環境,并且在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方面相較于普通的藏羊能力較強,同時能夠明顯的提高產肉率和出欄率,進一步提高該品種的優良性,有效地縮短生長周期。
3.2 羔羊育肥技術在日常面對藏羊管理工序中,對于羔羊飼養管理工作要有著高度的重視。由于在育肥難度方面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在物質方面,若是僅僅依靠單純的母乳喂養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羔羊實際生長需求。所以,在此項管理階段,就應該保證其飼料營養的有效控制,特別是在羔羊20 日齡左右,要能夠為其提供非常容易消化的飼料,在其25 日齡左右可為其提供混合飼料,從而確保羔羊能夠在此階段中順利生長,幫助消化系統盡快成熟。同時,在混合飼料的配置中,可以加入一些蔬菜或者小麥等物質,從而確保其營養成分更為充分,不斷的提高羔羊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放牧與補料是羔羊育肥技術當中的重要形式。在經過一系列的養殖實驗驗證,羔羊在1.5 月齡時平均體重為10kg,育肥50d 后,在平均體在28kg 左右,每天增重約360g。
3.3 暖棚保溫技術甘南高寒地區由于在晝夜溫差方面較大,氣溫較為寒冷,所以在藏羊的生長過程中,會面臨非常大的自然條件影響,惡劣的氣候條件無疑進一步加劇了枯草期的時長。所以,針對此項問題,養殖棚內的保溫措施至關重要。一般而言,在每年的秋冬10 月至次年3 月,要加強棚內的保溫工作,從而在有效的措施處理之下,應對寒冷天氣對于藏羊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每年的9 月下旬,養殖人員就要做好棚舍搭建工作,為藏羊提供溫暖的生長環境。如果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突然出現氣溫急劇降低,則應該立即采用一系列的保溫措施,保證養殖棚內的環境干燥和涼爽,以便為藏羊順利生長提供較為良好的環境。在放牧之前,采用棚內通風的方式,能夠讓贊揚藏羊盡快地適應外界的環境溫度,以控制合理溫度為基礎,同時也要定期的加強開窗通風,從而保證棚內具備充足的氧氣,促進藏羊健康生長,切實的提高藏羊養殖的經濟效益。
3.4 高產飼料養殖技術想要保證藏羊的正常生長,進行養殖活動中,就必須要保證充足的飼料。在具體的處理方式上,便可以采用人工草地與草地集約化相結合的方式,以此不斷地提高飼料加工與處理技術,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為藏羊正常生長提供更加優質的草料,促使在現階段進行藏羊養殖中可以實現現代化管理,全面提高藏羊的養殖技術與飼料處理質量。
3.5 疾病預防控制在進行藏羊養殖的過程當中,由于處在高寒地區,藏羊在生長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疾病的侵害。為了在當前的養殖工作中有效的控制藏羊發病率,就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采取重視。

其一,要能夠切實的提高藏羊在生產過程中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在此項措施下,能夠有效的減少藏羊的疾病發生概率,對于藏羊進行喂養的過程中,要能夠為其提供優質的草料,確保其飼料的營養均衡,使得藏羊處于健康的生長狀態之下,提高其免疫力與抵抗力。
其次,進行封閉式飼養管理至關重要,在具體的工作處理過程中,采用全出全進的飼養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疾病的發生概率。此外,還應該做好日常的疾病管理防控工作。積極與該地區的獸醫衛生部門進行緊密合作,結合甘南地區藏羊養殖過程中經常發生疾病的狀況,進而對于此項干擾因素采取積極的有效措施,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對藏羊進行免疫疫苗的注射。
最后,作為養殖從業人員,要能夠定期的對羊體內寄生蟲及有害微生物進行消殺處理,可以在藏羊養殖棚舍處建立消毒池,對外來車輛以及工作人員進行消毒。與此同時,要能夠定期的對于棚舍內的環境做好清潔工作,保證圈舍的清潔,并且定期做好棚舍的通風工作,對于藏羊日常用品進行消毒處理。
綜上所述,藏羊作為是我國高原地區重要養殖物種之一,積極實行藏羊養殖高效技術,不僅能有效帶動甘南地區畜牧業的發展,對于該地區的經濟建設也起到積極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