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中共山東省水利廳黨組結合水利工作實際,作出部署安排。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次大會對團結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奮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山東省水利廳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黨的二十大報告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深刻認識黨章修正案對推進新時代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具有根本規范和指導作用,深刻認識大會選舉產生的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體現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共同心愿,深刻認識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豐富內涵,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以加快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全廳各級黨組織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精心謀劃,周密安排,全面準確、深入系統地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好、宣傳好,努力使黨的二十大精神成為全廳黨員干部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
廳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中心內容,制定系統學習計劃,列出專題進行學習,帶動形成濃厚學習氛圍。各黨支部要結合實際,通過集中學習、專題學習、主題黨日等方式,組織學習研討。各級領導干部要在自學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分別談體會、談心得、談看法,提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水利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黨組、黨委班子成員要嚴格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積極主動參加所在支部的學習討論。
要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要嚴格按照上級部署要求,積極組織干部參加黨校舉辦的學習班、培訓班,適時組織省水利廳處級干部培訓班,確保處級干部全部輪訓一遍。要創新方式載體,利用專題研討、輔導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培訓,要抓好離退休黨員學習,指導做好基層和偏遠水利單位黨員的學習,確保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員覆蓋、不留空白。要主動邀請專家學者開展面對面宣講、輔導,深化學習效果。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開展宣講,各級黨組織書記要作“第一講”。
要充分利用網站、雜志、微信、微博、展板、電子屏幕等載體,發揮各自優勢,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要注重挖掘總結各級黨組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和實際行動,大力宣傳基層黨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典型事跡和良好風貌,大力宣傳全省水利系統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奮力開創水利改革發展新局面的生動實踐。《山東水利》雜志要開設專欄專題,推出一批大眾化通俗化的闡釋文章。要結合各單位實際,組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經驗交流會,舉辦主題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書畫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氛圍。
黨的二十大從戰略全局上對黨和國家事業作出規劃和部署,各處室、單位要緊密聯系工作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強工作謀劃、狠抓工作落實,以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檢驗學習宣傳貫徹的效果。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這一中心任務,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以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完善山東現代水網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水利行業管理,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水平,推進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完善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防洪減災體系、水生態保護修復體系為重點,統籌存量和增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山東現代水網。到2025年,省級水網和市縣級水網進一步完善,山東現代水網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明顯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顯著增強,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水網智慧化水平有效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到2035年,“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山東現代水網基本建成,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基本達標,水生態環境美麗健康,水網智能化調控全面實現,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針對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特點,聚焦發展戰略和現代化建設目標,立足水資源空間均衡配置,堅持節水優先、量水而行,在深度節水控水的前提下,積極融入國家水網,推進一批重點水源和重大引調水工程建設,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強雨洪資源利用,強化多水源聯合調度、水資源戰略儲備,構建完善多源互補、豐枯調劑、大中小微協調配套的供水保障體系,加強水資源調度管理,提高供水系統可靠性,增強特大干旱、持續干旱、突發水安全事件應對能力,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遵循洪水發生和演進規律,按照防洪保護區的防洪標準,暢通骨干河流洪水通道,發揮防洪控制性樞紐、蓄滯洪區對流域洪水的綜合調控和聯合調度作用。聚焦防汛薄弱環節,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實施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推進重要堤防和蓄滯洪區建設,開展山洪災害防治和重點澇區治理,構建以河道、水庫、堤防、湖泊和蓄滯洪區為架構的水旱災害防御工程體系,提高水旱災害防御能力。規劃實施重大防洪除澇、河道山洪溝治理、堤防和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等工程。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共同推進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擴大優質水生態產品供給,不斷改善河湖健康狀況,打造人民滿意的美麗幸福河湖。規劃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重點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等。
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加強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進一步提升農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和水利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基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支撐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建立健全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深化水利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創新體系和成果轉化體系,構建更加完善的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市場化、產業化進程。加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涉水重點專項成果的推廣應用,加大高新技術在水利重點領域的應用,加強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加強理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重點突破制約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科技瓶頸。強化水利發展戰略研究,加強水網建設、洪水管理、水資源配置、河流生態廊道建設等領域科研創新,為山東水利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加快推進水利科學普及,建設與水利改革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水利科普體系,提升公眾節水護水意識和水科學素養。
堅持“法規制度定規矩、監督執法作保障、政策研究強支撐”的水利法治建設思路,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推動制定修訂《山東省節約用水條例》《山東省膠東調水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依法管理行政規范性文件,健全動態清理工作機制。加強執法和執法監督,進一步完善執法體制機制,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執法日常巡查和現場執法力度,推進水行政執法規范化、法治化。落實普法責任清單,創新普法宣傳形式,重點做好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國家憲法日等宣傳活動。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統籌推進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基層水利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水旱災害防御、水利監督、河湖管理、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水文與水資源管理等重點業務領域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實施創新團隊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青年后備人才培養、能力素質培訓提升、水利人才信息化等五大工程。實施水利人才知識更新計劃,以多種方式將專業能力提升培訓延伸至基層水利人才,著力擴大培訓覆蓋面、豐富培訓內容和形式。加大水利職業院校建設力度,推進創新發展、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
完善水文化理論體系,注重在水工程規劃設計中融入“文化”元素。加強水利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和保護工作,加強水利遺產的科學有序開發利用,大力挖掘弘揚傳承黃河、山東大運河等優秀水文化,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大運河故事。加強水利風景區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提高綜合服務水平,結合資源特點和地方文化特色,突出科普、文化建設,延伸拓展水利風景區發展空間,新創建一批精品水利風景區。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機關黨建工作“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任務要求,突出黨的政治建設,全面提升黨員干部政治能力,強化黨的思想建設,筑牢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根基,夯實黨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持續深化作風建設,提升水利黨員干部良好形象,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健全完善群團組織,深化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升全廳黨建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推進全廳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