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政辦函〔2022〕16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辦,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及各園區管委會:
《西寧市2022—2023年采暖季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9日
西寧市2022—2023年采暖季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
根據9月21日市政府召開的全市冬季供熱保障部署專題會工作要求,為加強應對突發事件及其它不可預見原因導致的用氣量激增等緊急情況,通過對緊急情況的快速反應和科學處置,保證城市天然氣的有效供給,最大限度地滿足民生用氣需求,建立應對天然氣供應短缺的應急工作機制,確保我市2022—2023年天然氣供應安全﹑平穩,通過明確供﹑運﹑用,上﹑下游各級單位在供氣應急處置中的責任和義務,保障應急供氣期間公共秩序﹑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特制定本預案。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做好2022—2023年度供暖期城鎮供熱保障工作的安排部署,依據《西寧市燃氣管理辦法》《西寧市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的規定,結合我市2022—2023年采暖季天然氣供應實際,進一步明確各地區各部門及城鎮燃氣企業應急保障職責。
本預案適用于西寧市主城區(含湟中區)范圍內因冬季天然氣供應受上游限氣﹑自然災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供氣中斷或供氣量不足造成天然氣供需失衡,導致供氣量及供氣壓力無法滿足下游天然氣用戶的基本需求,而需要采取的防范和應對措施。
大通縣﹑湟源縣參照本預案制定本地區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有效落實轄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保障工作。
(一)政府領導,部門聯動。本預案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實施,相關部門和地區按照本預案明確的職責,迅速反應,協同配合,確保全市天然氣供應安全平穩。
(二)政企聯動,統一調配。建立完善各級政府和企業聯動機制,根據全市居民生活和采暖用氣需求,由政府統一協調,燃氣經營企業積極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編制企業《2022—2023采暖季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及企業用戶調峰清單,制定市區供氣高峰期的限﹑停氣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實。
(三)提前預警,有效應對。及時掌握天然氣供應需求動態變化情況,科學預判供氣缺口可能造成的供應不足,提前發布預警,做好天然氣供應保障應急準備工作。
(四)宣傳引導,維護穩定。啟動應急預案時,及時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向全市各單位﹑各小區和廣大市民群眾發出“節約用氣,錯峰保供”倡議,積極做好輿論引導,消除群眾疑慮,安定民心。
(一)按照“先安全后供應,先居民后工商﹑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優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氣,其次保障加氣站用氣,最后保障工商業生產用氣。
(二)按照“集中領導﹑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合理調控”的原則,優先保障醫院﹑學校﹑福利院﹑幼兒園﹑敬老院﹑監獄,優先正常供應居民生活和采暖用氣。
(三)按照天然氣保障的重要程度和社會影響供應用戶依次分類如下:
一類供應用戶:醫院﹑學校﹑福利院﹑敬老院﹑幼兒園﹑監獄﹑CNG公交車﹑出租車加氣站﹑居民小區﹑居民集中供暖鍋爐。
二類供應用戶:黨政機關﹑社會公共服務﹑公交車出租車以外的CNG加氣站。
三類供應用戶:商業﹑賓館(勝利賓館﹑青海賓館除外)﹑不能中斷供氣的重點工業生產用戶。
四類供應用戶:一般工業用戶(生產+采暖用氣)﹑LNG加氣站。
為加強天然氣供應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統籌協調,市政府成立西寧市天然氣供應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副市長擔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保供應保民生保穩定決策部署;負責組織開展全市天然氣供應保障應急等重點工作,研究啟動應急預案相關應急措施,協調解決應急保障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審議由辦公室上報的相關文件及工作專報;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城鄉建設局,主任由市城鄉建設局局長擔任。
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和領導小組保障供應的各項工作部署,及時研判全市天然氣供應風險形勢,組織﹑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研究確定全市天然氣保供應保民生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天然氣供應保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應急保供需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和相關工作信息。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統籌協調煤電油氣運成員單位按照職能落實天然氣應急供應保障,供用氣合同簽訂等工作。加強統籌協調,積極向上級能源部門和上游供應企業爭取氣源指標;負責加強澀寧蘭天然氣西寧段及西寧支線安全監督檢查,保障燃氣長輸管道正常運行。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應急預案啟動時重點工業燃氣用戶生產用能協調工作,負責協調工業用戶減量生產,降低天然氣用量;根據實際制定《西寧市非居民用戶壓減清單》,協調相關部門做好采暖季“壓非保民”工業燃氣用戶生產用能協調工作,優先保障民生用氣供應。
市城鄉建設局:負責履行行業安全運行監管職責,指導城鎮燃氣企業落實民生用氣保障措施和應急處置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區域燃氣集中供熱企業錯峰用氣的協調工作;督導城燃企業履行保民生用氣主體責任;做好供暖季燃氣用戶投訴辦理事項。
市住房保障房產局:負責物業服務小區供暖錯峰用氣協調工作,做好物業服務小區居民用戶保溫﹑節約用氣﹑錯峰用氣協調工作。
市商務局:負責應急預案啟動時重點商場﹑超市及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的餐飲用戶用能協調工作,做好商業用戶“壓非保民”用氣協調工作,有序用氣,讓氣于民。
市氣象局:負責對西寧市區域極端天氣的監測﹑預報和預警,組織協調轄區重大氣象災害的聯防和調查評估,負責對重大災害的氣象成因鑒定,并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市應急局:負責及時協調辦理各部門上報的重要情況﹑突發公共事件以及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及時向省應急辦﹑市政府報告,并向各部門﹑縣(區)政府通報突發事件的處置情況;指導生產安全事故處置及應急救援工作,組織﹑協調生產安全較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監督一般事故查處的落實情況。
市公安局:負責預案啟動過程中事件發生地社會維穩﹑交通秩序維護等工作。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應急預案啟動時對班線客運車輛﹑出租車﹑市區公交車節約使用燃氣的協調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應急預案啟動時對壓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的監管,協調特種設備檢驗機構開展檢驗檢測工作。
市委宣傳部:負責在應急情況下,協調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及時﹑準確報道燃氣保供信息,積極做好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消除群眾疑慮,維護社會穩定。
各區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按照民生用氣保障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各自轄區的民生用氣保供責任,負責組織本地區各職能部門與市級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工作,并按照市保供領導小組要求,嚴格落實日常監督檢查和管理,做好屬地保供應急處置工作;嚴格按照“壓非保民”原則,定用戶﹑定負荷﹑定時段,做好分級保供預案﹑用戶調峰方案和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織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村)做好對群眾的疏導和宣傳工作,并協調轄區各供熱單位及天然氣用戶落實保溫控氣措施,確保“壓非保民”措施落實到位。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要協調各園區管委會做好應急預案啟動時園區內工業燃氣用戶限氣或者停氣的協調工作。
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負責落實天然氣應急事件處置的各項任務,落實供氣應急預案各項工作措施;及時報告應急事件發生的過程﹑等級﹑初步原因﹑發展趨勢以及應急供氣范圍等情況;嚴格執行領導小組的應急指令,服從上級供氣部門的調度,根據供氣量的安排,及時調整供氣計劃,確保轄區范圍內的用氣平衡;保證全市天然氣管網安全和重點地區﹑重點用戶的天然氣供應,確保居民用氣穩定;提前做好用戶停限氣解釋及準備工作;協助當地新聞媒體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大通縣﹑湟源縣政府應根據轄區城鎮天然氣供應保障實際,編制本轄區《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有效履行保供應保民生保安全保穩定職責。
(一)供氣預警。供應緊張狀況預警是指由城鎮燃氣經營企業根據氣候變化狀況﹑上游供氣情況﹑城市用氣預測及燃氣管網運行狀況,對可能出現的燃氣供應緊張,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作出匯報。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及時召集各成員單位和地區會商研判城區天然氣供應保障風險形勢,根據我市天然氣的實際需求量及上游下達的供氣量計劃,判定應急保障措施,適時上報市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響應措施。
應急預案預警分為黃色預警(三級)﹑橙色預警(二級)﹑紅色預警(一級)三級。
1.黃色預警(三級):用氣量超出上游限定可供氣量5%以下,市區大部分地區管網壓力下降至0.2MPa,且呈持續下降趨勢。
2.橙色預警(二級):用氣量超出上游限定可供氣量5%—10%之間,市區大部分地區管網壓力下降至0.18MPa,且呈持續下降趨勢。
3.紅色預警(一級):用氣量超出上游限定可供氣量10%以上,市區大部分地區管網壓力下降至0.15MPa,且呈持續下降趨勢。
(二)應急響應分級。遇上游氣源供應不足或由于氣候突變﹑用戶用氣規模異常增大等未預見因素影響,用氣量突增,超過上游供氣計劃導致短時無法滿足用氣需求時,燃氣經營企業應立即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根據事件的影響范圍﹑嚴重程度等情況,立即向市政府報告,市政府根據事件性質,宣布啟動天然氣保供應急響應。
應急響應分為黃色預警響應(三級)﹑橙色預警響應(二級)﹑紅色預警響應(一級)三級。
應急預案啟動前,根據預警響應等級各職能部門和燃氣經營企業提前做好受影響用戶告知工作,燃氣經營企業做好減壓或者停止供氣情況的安全指導工作。
發生天然氣供氣應急事件,燃氣經營企業應立即采取初步應急措施,同時立即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事件發生的時間﹑等級﹑影響范圍﹑發展趨勢及已采取的應急措施。應急預案啟動時,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根據事件的影響范圍﹑嚴重程度等情況,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提出啟動本預案的應急響應級別建議和所采取的應急措施。
領導小組根據事件的影響范圍﹑嚴重程度﹑事件性質等,宣布啟動應急預案,并立即公布應急預案預警等級和具體實施方案。燃氣經營企業對供應情況實行每日一報。
1.黃色預警(三級)響應。滿足居民生活和公建用戶用氣需求;根據天然氣供應缺口量,停止LNG生產用氣,相應減少可中斷工業用戶的用氣供應,具體減量由燃氣經營企業核算確定。
2.橙色預警(二級)響應。滿足居民生活和醫院﹑學校﹑政府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用戶的用氣需求;根據天然氣供應缺口量,停止可中斷工業用戶的用氣供應;各集中采暖物業小區開始調整供暖時間,錯峰﹑錯時﹑降負荷用氣;具體調峰或者減量企業(單位)由燃氣經營企業核算確定。
3.紅色預警(一級)響應。力爭滿足居民生活和醫院﹑學校﹑政府機構等公共服務設施用戶的用氣需求;加氣站根據燃氣經營企業供氣指標,調整經營時間;減少商業性公建用戶的用氣供應;停止工業供氣,組織企業停產檢修;具體減量停產企業(單位)由燃氣經營企業核算確定。
領導小組宣布應急響應啟動后,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要落實天然氣應急事件處置的各項任務,落實供氣應急預案各項工作措施,按照“壓非保民”原則,定用戶﹑定負荷﹑定時段,做好分級保供預案﹑用戶調峰方案的落實;加強信息報送,及時報告應急事件發生的過程﹑等級﹑初步原因﹑發展趨勢以及應急供氣范圍等情況;嚴格執行領導小組的應急指令,提前做好用戶停限氣解釋及準備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依據各自職責做好預案應急響應期間各項工作。
城區天然氣日供應量恢復正常,供氣保障得以有效落實后,由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在做好正常供氣保障及安全檢查工作后,及時報請領導小組辦公室解除天然氣供應應急響應措施。
為保證我市天然氣的有效供給,保障我市天然氣供應安全平穩,現提出如下工作措施:
(一)加強協調聯動機制,強化保供應應急處置。各部門各燃氣供應企業要站在對民生負責的高度,嚴格落實保供責任,加強保供協調力度。各部門及各管道燃氣經營企業之間強化溝通,建立信息共享和報送制度,及時系統掌握天氣和氣量變化,分析研判今冬明春天然氣用氣形勢及缺口量測算,提前謀劃,及時上報政府決策,確保群眾采暖季正常供暖。
(二)履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氣源應急保障。各管道經營企業一要制定《企業天然氣供應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有效提高企業保供應急處置能力;二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把民生民本作為優先保障重點,嚴格落實與上游單位簽訂的《天然氣購銷合同》,拓展氣源渠道,積極爭取氣源增供指標,加大市場采購和儲備力度,強化穩定供應保障;三要落實落細企業年用氣量5%的儲氣任務,做好應急調峰工作;四要按上游公司六級壓減方案及相關壓減措施,制定應急保供方案,并建立非居民可中斷調峰用戶清單,在供用熱高峰期,采取錯峰用氣等措施,科學﹑有序﹑精準做好“壓非保民”工作;五要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市民節約用氣﹑合理用氣﹑安全用氣意識,及時化解可能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六要保障應急車輛﹑人員﹑物資配備到位,確保分級保供﹑用戶調峰等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落實。
(三)履行監管職責,不斷強化城鎮燃氣安全管理。應急﹑公安﹑消防﹑城鄉建設﹑交通﹑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做好天然氣應急供應保障工作的同時,按照《西寧市城鎮燃氣安全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依據各自職責不斷強化城鎮燃氣安全管理。狠抓督導落實,組織力量對天然氣經營企業﹑各類燃氣場站﹑涉及燃氣的施工工地﹑用戶端﹑壓力容器﹑設施設備﹑LNG運輸環節等進行排查整治,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不斷健全完善燃氣事故應急預案,進一步強化應急聯動機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升燃氣事故現場處置能力。
(四)強化值班值守,做好應急防范。采暖季天然氣供應應急保障期間,各部門須嚴格做好應急值守,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天然氣供應應急領導小組關于應急保供期間安全防范和應急值守工作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在崗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切實做好值班安排。
附件:西寧市2022—2023采暖季天然氣供應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