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崇伯 羅靜遠
[摘 要] 中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是指中國和發達國家共同在第三國開展經濟合作,三邊利用自身優勢,達到互利共贏。近年來,中日政治關系逐漸回暖,中日兩國在多國開展了第三方市場合作項目。中泰、日泰擁有良好的經貿合作基礎,基于國際形勢的變化,加上泰國的積極促成,使得中日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開花結果”。合作圍繞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產業、節能環保與數字經濟等領域展開,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依舊面臨諸多考驗,如合作受歷史問題和國際關系影響較大,企業融資渠道受限及不同國家之間規則與標準沖突等情況。為確保合作高質量推進,要妥善處理政治關系,做好政策對接;拓寬融資渠道,減輕融資壓力;建立統一標準,提高信息對稱性與透明度。
[關鍵詞] 第三方市場合作;泰國4.0;一帶一路;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F114.4?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3-8616(2022)01-0075-12
中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是指中國和發達國家共同在第三國開展經濟合作,三邊利用自身優勢,達到互利共贏。中日兩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雖然起步較晚,但是達成合作的意愿較為強烈,規劃詳細。雙方建立的合作機制涵蓋了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與經濟團體,具有跨部門、多層級和多主體的特點。中日雙方計劃在泰國就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投資、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合作,使合作達到“1+1+1>3”的效果。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開展將日本的技術同中國的設備結合,可以更好地適應泰國的需求,在擴大日本技術市場的同時助力中國的產業升級,是三方受益之舉。
對于中國來說,與日本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能夠促使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對于日本來說,合作能夠加速本國經濟走出低迷。日本經濟20多年的停滯造成通貨緊縮嚴重,很難用政策工具進行調整。近年來,中國在泰國市場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日本選擇與中國合作能夠開拓泰國市場,以促進本國經濟快速走出低迷狀態。對于泰國來說,中日合作投資能夠滿足其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推動“泰國4.0”戰略的實現。通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開展,有利于為中日泰三方參與企業破除信息壁壘,增加合作過程中的透明度,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與泰國情況類似,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金融市場不穩定,存在環境污染,在泰國的合作經驗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也具有參考價值。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開展為中日合作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具有里程碑意義。
一、文獻綜述
傳統的國際經濟合作理論主要包括國際相互依賴理論、國際分工理論。國際相互依賴理論主要是普雷維什的“中心—外圍”理論,國際分工理論包括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大衛·李嘉圖的相對優勢理論和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理論。現代國際經濟合作理論包括經濟一體化理論和雙缺口模型等。其中,經濟一體化理論認為,經濟一體化可以分為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經濟聯盟和共同市場等四種類型。
第三方市場合作是2015年由中國首創的國際合作模式。中國與法國、韓國、德國、加拿大及日本等國均開展了第三方市場合作,其中和日本的合作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中日政治關系回暖的背景下開展的,具有深遠意義。這一模式提出后,不少專家學者從宏觀角度出發,從合作的背景、領域、路徑、面臨的挑戰和對策等方面進行探討,但是涉及的量化研究較少。趙天鵬指出中日兩國從零和博弈到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主要有三個動因:一是美國因素帶來的國際形勢的變化間接推動了合作;二是湄公河次區域是“一帶一路”與“印太構想”的重要節點,同時中日兩國與該區域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礎,可以將其發展為具體合作平臺;三是泰國作為湄公河次區域中等國家積極促成合作[1]。尹剛在其文章中列舉了諸多中日在東盟國家開展合作取得成功的案例,如越南宜山水泥廠水泥熟料二線擴建、印度尼西亞錦石石油化工化肥工廠、泰國KSP糖廠、緬甸新加坡垃圾處理等項目[2]。宮笠俐指出中日的第三方市場合作重點在于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面臨的挑戰之一在于日本國內沒有完全放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疑慮,同時合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兩國政治因素的影響。中日合作應做到各方有效對接,建立長效機制[3]。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有學者進一步將目光聚焦到區域與國別上,如研究中韓、中歐、中法、中日的第三方市場合作開展情況。在對中日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研究中,有學者單獨分析了越南的具體情況,也有學者對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整體情況進行研究,但未有學者單獨對泰國進行研究。李天國利用計量模型分析了中日對越南的貿易結合度、貿易競爭性、貿易互補性等指標,認為中越貿易結合度上升較快,未來發展空間較大;中日對越南的貿易越來越趨同,中日貿易競爭性增強;中日在對越南貿易的特定產業領域有較高互補性[4]。王厚雙和張霄翔的研究主體是東盟國家,其文章指出,中日在東盟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特點是中日兩國利益訴求相同,主導權競爭較為激烈;投資、貿易差異較為明顯;優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5]。徐國玲就中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進行研究,認為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與節能環保領域可開展合作[6]。本文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討中日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動因、合作領域、面臨的挑戰,最后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和建議。研究中日在泰國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可填補研究空缺,展望未來,具有現實意義。
二、促成中日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因素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企業將其投資并購區域轉移到“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向縱深發展、兩國政治關系回暖的背景下,中日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泰國作為湄公河次區域中等國家,社會和宏觀經濟總體穩定,與中國不存在領土與經貿糾紛,擁有價格相對較低的勞動力,市場潛力較大,有效吸引了中日兩國開展合作。
在日本國內,政府機構、經濟團體與企業等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疑慮也有所減少。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日本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前來參會。習近平主席會見二階俊博,并表示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日兩國可以更好地進行經貿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取得互利共贏。日本國內關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正面報道越來越多。同年11月,日本經濟訪華團來華訪問,對“一帶一路”倡議表達了肯定意愿,并于月底在東京成立“一帶一路”日本研究中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探討逐漸增加[7]。
對于第三方市場合作,中日兩國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與日本外務省、經濟產業省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備忘錄》,在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機制下設立跨部門的“推進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工作機制”,并與經濟團體共同舉辦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8]。2018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中日兩國政府、企業、經濟團體等共同簽署了52項合作協議,金額超過180億美元,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金融領域、物流、智慧城市建設、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內容。其中,“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被列為旗艦項目,中日在泰國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將有序開展[9]。
(一)合作契機:國際局勢變化推動中日雙方謀求共同利益
長期以來,日本在政治與經貿上“依存”于美國,日本對華經貿政策受制于美日同盟關系。2017年1月特朗普上臺以后開始奉行“美國優先政策”,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大舉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特朗普“百日新政”以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TPP”),這對日本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在應對美國的制衡上,日本積極主動采取措施,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地位。安倍政府整合美國退出后TPP剩下的11個成員國簽署新的TPP,即《全面與進步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并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10]。另外,2018年3月,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對進口鋼鐵征收25%的關稅,對進口鋁征收10%的關稅,在巨額關稅下,日本沒有獲得豁免,加劇了美日貿易摩擦。2018年11月,美國副總統彭斯訪問日本,與日本在貿易問題上進行談判,并對日本施壓。彭斯指出,美日貿易不平衡問題由來已久,日本對美國產品與服務設置了諸多壁壘,并要求削減美日之間的貿易逆差[11]。2019年4月,美日進行的首輪貿易談判失敗,雙方在農產品、汽車、匯率等問題上意見相左。特朗普政府繼續對日方施壓,要求其打開農產品市場,并對出口汽車加征高額關稅。美國因素導致國際格局變化,日本無法繼續依附于美國,日本國內逐漸放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成見與疑慮,政府機構、企業及經濟團體也積極謀求與中國開展第三方合作。
長期以來,美國政府一直企圖打壓中國,主要表現為在經濟上頻頻制裁中國企業,在政治上干涉中國內政,在軍事上聯合盟友在中國周邊海域進行軍事演練。2018年7月6日,美國政府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的措施正式生效,挑起兩國貿易摩擦紛爭[12]。拜登政府上臺后,更是加強了對中國在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圍堵,美國試圖構建印太版的“北約”,牽頭舉辦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并企圖與其他三國商討如何應對日漸崛起的中國。美國商務部也于2021年3月對多家在美提供通信服務的中國公司發出傳票,聲稱是為審查它們是否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華為、中興、海康威視、海能達和大華均被列入“黑名單”當中。因此,在當前國際局勢下,中日的共同利益增加,可選擇攜手共同應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在第三方市場合作下,中日兩國可致力共同開拓海外市場,采取自主性經貿政策,抵抗美國的制裁。
同時,日本更偏重于追求經濟繁榮與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全方位地制衡與打壓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安倍政府意在加強東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培養優秀人才,進一步加強與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合作,牢固經貿網絡,并且把生產網絡與成功經驗向南亞與非洲進一步拓展[13]。日本國內資源匱乏,勞動力相對短缺,僅憑一國之力難以完成此構想。同時,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進行了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日本與中國開展合作能夠加快其構想的實現,符合雙方利益[14]。
(二)合作基礎:中日兩國與泰國的經貿往來活躍
長期以來,中日兩國關系呈現出“政冷經熱”狀態,兩國是良好的經貿合作伙伴,即使在疫情期間中日經貿往來仍顯活力。2020年日本向中國貿易出口額達1415億美元,進口額達1641億美元1,良好的經貿關系有助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開展。同時,中日兩國在泰國擁有良好的投資基礎,中國是泰國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和出口市場,也是泰國最大的旅游客源國。泰國是中國在東盟國家中的主要貿易合作伙伴,中國是泰國農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與最大的橡膠出口市場[9]。2020年,泰國從中國的進口貿易額達498億美元,向中國出口額達297億美元1。日本是泰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伙伴,早在20世紀60年代,日本便進駐東南亞投資,在基礎設施、金融、制造業等領域占據優勢地位。2020年日本向泰國貿易出口額達255億美元,貿易進口額達237億美元2。2018年5月31日,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中國-日本第三方市場合作國際研討會上,日本駐泰國大使佐渡島志郎說,過去30多年已有超過5000家日本企業在泰國落戶,其中有1100家落戶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沿線地區[15]。由此可見,中泰與日泰貿易合作基礎深厚。
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優越,和中國貿易往來密切,合作基礎良好,成為多國投資的重點區域。2017年2月底,亞洲開發銀行發布《滿足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報告指出,到2030年亞洲地區需要基礎設施投資費用為年均1.7萬億美元。2015年5月,安倍政府提出在未來五年內日本將對亞洲進行11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日本的這一計劃與“一帶一路”倡議關于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內容不謀而合,若兩國就此開展合作,能夠激發市場潛能,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質量。
在與泰國的商品貿易往來中,中國向泰國出口初級產品較多,產品可替代性較高;而日本主要向泰國出口工業制成品,產品科技含量更高,日本在服務貿易尤其是新興服務方面的競爭力要高于中國[16]。在對泰國的投資中,中國呈現出投資規模大,產品附加值低,投資行業單一的特點,且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領域;日本在投資中集約化程度較高,行業分布更為均勻,不僅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還包括金融、環保等領域。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中國在投資規模、成本管理、勞動力數量、施工效率、資金供給等方面存在優勢,日本則在技術水平、海外運營經驗、環境保護等方面具有優勢。
(三)合作意愿:泰國積極促成中日泰三方合作
泰國經濟增長前景良好,作為最初的東盟五國之一,在湄公河次區域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是唯一一個不再接受貸款援助的國家[1]。首先,泰國國內宏觀經濟穩定,市場潛力較大。2010年與2012年泰國經濟高速增長,GDP增速高達7.51%與7.24%。2012年至2014年經濟遭受重創,2014年GDP增長率下滑至0.98%。自2015年起經濟復蘇,GDP增長率恢復至3.13%,2018年穩步恢復至4.1%3。2019年末,泰國外匯儲備約合2099.11億美元;2018年末,泰國核心通脹率為0.71%,低于亞洲與世界平均水平[17]。其次,泰國與中國、日本均不存在領土糾紛,政治關系穩定,成為中日合作的不二之選。同時,泰國與中日兩國經貿合作基礎好,具有完善的產業鏈與經貿合作網絡,國內基礎設施配套良好,政策透明,貿易自由化程度較高,勞動力成本低,還具有旅游和宗教等方面的文化軟實力,營商環境良好。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作為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旗艦項目,同時也是實現“泰國4.0”戰略的重點旗艦項目,在項目實施的最初五年內需要43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8],單憑泰國一己之力難以完成。泰國總理巴育在與中日兩國的雙邊、多邊會談中多次提出,希望中日兩國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一起建設高質量的基礎設施。
在中日泰三國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中日兩國企業也結束了往日在湄公河次區域的零和博弈狀態,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這一旗艦項目上,泰國正大集團、中國中信集團及日本的伊藤忠商事已經達成共識。早在2014年,中日泰三國企業就有意達成合作框架。2015年,泰國正大集團與日本伊藤忠商事參股中信旗下企業,意在共同建設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項目。中日泰三國政府于2018年5月在泰國曼谷舉行泰國東部經濟走廊中國-日本第三方市場合作國際研討會,表達了對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意愿。在合作初具雛形的框架下,可以期待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中有更多項目落地。2019年4月,中日第三方(泰國)市場合作研討會于泰國曼谷召開,中國駐泰國大使呂健表示:“中日泰開展三方合作,恰逢其時,具有堅實的雙邊基礎。三方企業密切合作,一定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泰國及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共贏。”日本駐泰國大使佐渡島志郎也表示,作為中日雙方共同的鄰居和合作伙伴,泰國在參與第三方市場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日本愿與中泰共同進步發展[19]。泰國作為第三方國家積極推動合作,中日兩國也表達了合作意愿,第三方市場合作順利促成。
三、中日在泰國第三方市場合作的主要領域與具體案例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向縱深方向發展,相關項目融資主要依靠中國國內銀行和絲路基金,資金來源存在缺口,不免出現疑慮擔憂的聲音[3]。在此背景下,“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概念應運而生。與傳統的多邊、雙邊貿易不同,中國開展的第三方市場合作更加突出政府的角色及其產業指向和地域目標,依托國內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將政府意志與企業意愿有機結合,彰顯中國智慧,推動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發展目標[20]。
(一)中日在泰國第三方市場合作的主要領域
在第三方市場上,中日兩國產業優勢互補,利用中國在人力資源、制造成本和企業決策與日本在技術、管理經驗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開展交通物流、能源開發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金融產業領域,節能環保領域及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
1.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是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重點,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被作為旗艦項目,其中包括建設機場、鐵路與港口。泰國BTS鐵道鋪設項目連接素萬納普國際機場和曼谷市中心帕亞泰車站,或將成為中日“一帶一路”合作的首個項目,連接蘇汪納蓬機場至中部城市的高鐵建設項目也在討論之中[21]。中日在越南合作宜山水泥廠水泥熟料二線擴建項目,在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錦石石油化工化肥工廠,同時承辦了緬甸、新加坡的垃圾處理項目[2]。中日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豐富的項目合作經驗能夠為泰國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支持,有利于填補泰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空缺,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
2.金融產業領域
目前,為中國提供海外融資的平臺主要有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為日本提供海外融資的平臺主要有亞洲開發銀行、國際協力銀行、海外交通都市開發事業支援機構等[22]。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智慧城市”等第三方市場合作項目上就項目融資、調研評估、專業操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同時鼓勵民間資本的涌入[23]。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亞洲開發銀行共同合作,能夠為第三方市場合作提供充足穩定的資金保障,共同分擔金融風險,同時也能夠避免中日兩國其中一方主導資金的局面。
3.節能環保領域
在節能環保領域,中日合作建設了“智慧城市”,同時中日泰三國政府及企業還給予了高度重視。2017年12月,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在東京舉行,中日兩國企業簽署了23項協議,即將圍繞節能環保、清潔能源、資源循環再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行合作[24]。2019年3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和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于曼谷聯合舉辦中日節能建筑示范項目研討會,將泰國作為第三方市場,展示中日兩國合作取得成功的節能建筑項目,推廣綠色建筑創新技術[25]。節能環保領域在未來將有巨大的合作空間,中日兩國的合作將有助于改善泰國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泰國的環境,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4.數字經濟領域
數字經濟的發展主要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當前東盟的數字經濟發展程度較低,潛力巨大。2021年3月,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EC)政策委員會辦公室與華為簽署諒解備忘錄,致力為泰國建設5G時代新型數字化人才培養項目。此外,阿里巴巴也對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項目進行投資,興建智慧中心,成立物流中心。當前東盟的電子商務行業迅猛發展,3G、4G網絡已經普及,到2025年,東盟地區的數字經濟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26]。同時,在拜登政府上臺,中美關系緊張的背景下,東盟成為中美科技大企業進行技術投資的重要目的地,東南亞金融科技圈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潛力。“泰國4.0”戰略旨在推動產業升級,建設高附加值產業,數字經濟建設正好吻合了泰國建設新型工業化的需求,能夠推動泰國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
(二)中日在泰國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具體案例分析
2019年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臺的《第三方市場合作指南和案例》將第三方市場合作劃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產品服務類、工程合作類、投資合作類、產融結合類和戰略合作類[27]。中日兩國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中均融合了雙方企業的比較優勢,實現了互利共贏,其中涉及的具體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工程合作類和產融結合類。工程合作類模式指的是中日兩國依托自身技術、管理經驗及資金等優勢,與泰國進行機場、鐵路和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合作。在產融結合類合作中,中日雙方金融機構通過提供多元金融服務,拓展融資渠道,保證項目前期、中期及后期的資金運轉,從而提升中日兩國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金融安全性。中日兩國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主要為以上兩種類型,具體案例如下。
1.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高鐵項目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是泰國唯一的國家級經濟特區,是聯通泰國國內東西經濟走廊和南北經濟走廊的中心地區,其目標是打造“東盟地區最佳現代經濟特區”。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建設主要包括在泰國東部沿海的北柳府、春武里府和羅勇府設立經濟特區,實施優惠政策,加強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其中包括建設機場、鐵路和港口,以及實行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吸引投資,提高產業附加值。連接泰國廊曼、素萬納普、烏塔堡3座國際機場的高鐵項目總里程220公里,該項目是中國企業首個海外投資類項目,也是泰國首個高鐵投資類項目和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首個投建營一體化項目,由中國中信集團、華潤集團、中國鐵建,日本伊藤忠商事、日立、藤田,以及泰國的正大集團共同參與建設。除去中日泰三國企業,政府也參與其中,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高鐵項目可以視作中日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一次重要嘗試。2014年,三國企業達成了合作框架。在2018年5月舉行的泰國東部經濟走廊中國-日本第三方市場合作國際研討會上,中日泰三國表達了合作意愿,希望通過合作使經濟走廊建設取得圓滿成功。經過多輪磋商,三國于2019年10月簽訂協議,一期工程計劃于2023年完工。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高鐵項目屬于工程合作類與產融結合類合作。中日兩國依托各自的比較優勢,中方企業在成本管理、資金支持、勞動力數量等方面發揮優勢,日本則在管理經驗及勞動力質量方面提供支持,為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提供了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合作,為項目提供融資支持[26]。
由于高鐵項目是中日兩國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首個合作項目,尚不成熟,日本企業融資渠道有限,融資手段單一,最終退出了該項目。雖然高鐵項目合作失敗,但是中日泰三國在此次合作中查找到了突出問題,熟悉了合作流程,為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其他項目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2.安美德智慧城市建設
2018年10月26日,在首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上,泰國安美德集團與江蘇嘉睿城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日本一般社團法人YOKOHAMA URBAN SOLUTION ALLIANCE共同簽署《有關在泰國安美德工業區推進智能城市化的中日泰三方備忘錄》。該項目是中日泰三國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里程碑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涉及太陽能光伏、智能交通監管體系、智慧工廠、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普及新能源汽車、智慧太空城和教育城等多個子項目[28]。此前,中日企業在該項目上是競爭關系,中方企業利用成本優勢贏得競標,日本企業退出。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東盟國家民眾對城市智能化的需求逐漸提升,日本認識到在東盟國家展開智慧城市建設存在巨大的空間與潛力,隨后謀求與中國合作。安美德工業園中有700多家日本工廠、100多家中國工廠,同時安美德和日本的智慧城市代表——橫濱市合作。中方企業在成本方面具有優勢,日方企業則發揮其智慧城市建設的豐富經驗與環保技術的優勢,兩國合作使成本最低效益最高。
該項目屬于產融結合類與工程合作類合作,將在泰國春武里府安美德工業園建設,中方企業幫助完善產業園區的配套設施,打造相對完備的產業鏈,吸引日本企業入駐,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豐富的管理經驗與科技支持,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2021年4月,泰國東部經濟走廊辦公室秘書長卡尼表示,日本國際協力機構正在進行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可行性研究,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也對智慧城市建設的資金保障作出了承諾。
智慧城市的建設作為中日企業在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里程碑項目,能夠改善泰國的生態環境,促進泰國國內產業升級,培養新的生活理念。該項目的建設有利于中國的民營企業吸收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也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一個典范,也將為東盟其他國家提供一定的環保經驗借鑒。同時,中日兩國在未來的合作中可以開拓更廣闊的東盟國家市場。
3.泰國KSP糖廠建設項目
泰國KSP糖廠建設項目由廣西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建設,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安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西建工一安公司”)總承包,日本企業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三井制糖株式會社與中方企業共同合作,在泰國烏隆他尼府投資建設。2018年1月5日,廣西建工一安公司以EPC模式承建的泰國KSP糖廠項目正式開工[29]。該項目屬于工程合作類合作,將在舊生產線基礎上進行改造,定位為全亞洲最先進的糖廠,廠內的設備與技術均為世界領先水平,目標為日榨甘蔗24000噸、日產精糖1000噸,總投資超過30億元人民幣,建設規模較大。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作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對項目管理與產品質量要求較高。該項目建成后將提高泰國糖業發展質量,促進糖業產業結構升級。在合作過程中,中方企業積極學習日方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技術,同時做好項目進度跟進、安全保障與成本管理。在中日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糖廠項目建設穩步進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四、中日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存在的問題
中日兩國在泰國開展了多領域的合作,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在合作過程中,受歷史問題、國際關系及兩國各自經貿政策不同的影響,合作仍然存在摩擦。
(一)中日合作受歷史問題和國際關系影響,具有不穩定性
長期以來,受歷史問題和國際關系影響,中日政治關系十分敏感。雖然當前美國對日采取貿易制衡政策,但是日本對華經貿關系依舊受到美國因素的強烈影響。2018年以來,美國為對沖“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印太戰略”,就安全與經濟方面不斷推出實質性措施,出臺《2018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東亞和太平洋聯合地區戰略》《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等文件。日本對“一帶一路”倡議仍保有疑慮,在與中國簽署的52項協議中,多以能源、電力、鐵路等開放度較低的產業為主。從其本意來看,日本同意與中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是希望在特定領域攫取紅利,在其他方面仍舊采取對沖措施[30]。2021年3月,拜登政府與日本舉行“2+2會議”,其間與中國有關的問題占據了大部分議題。2021年3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首相官邸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和國防部部長勞埃德·奧斯汀,雙方進一步商討如何加強美日同盟的威懾力[31]。日本在很多方面仍舊在追隨美國,從而為中日的合作帶來不穩定性。
(二)企業融資渠道受限,合作面臨風險
在第三方市場合作中,中國企業以國有企業為主,日本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中國國企擁有資金與政策方面的支持,擁有多方面融資渠道;日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有限,無法支撐其完成項目合作。這一矛盾體現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高鐵項目建設中,中日泰三國企業簽署協議共同修建連接泰國廊曼、素萬納普和烏塔堡3座國際機場的高鐵。由于缺乏充足的資金與國內政策支持,日本企業伊藤忠商事、日立、藤田認為在前期該項目無利可圖,并試圖將高鐵建設改為準高速鐵路,從而壓縮建設費用,這與泰國預期不符,導致日本最后退出了該項目。高鐵建設最終由中國鐵建作為總承包商進行建設,參與建設的還有泰國正大集團主導的企業聯盟。由于日本企業融資渠道受限,盈利空間較小,高鐵項目合作失敗。
(三)合作中不同國家之間規則與標準沖突
中日兩國企業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國情不同,在基礎設施建設與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中,規則和標準不統一這一問題突出。在鐵路建設方面,日本起步早,具有成熟的經驗,中國后來居上趕超日本,兩方均為該領域的行家。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國際標準,在日本伊藤忠商事與中國鐵建合作的高鐵項目中,雙方在采用何種機車標準方面產生分歧。同時,中日兩國是在第三方國家泰國開展合作,與當地政策、民俗文化等難免產生沖突,這都是需要在未來的合作中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五、中日在泰國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對策和建議
中日兩國在泰國的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挑戰。若能夠妥善處理這些挑戰,則能夠在今后的合作中行穩致遠,取得更大的成功。
(一)妥善處理政治關系,做好政策對接
在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項目中,政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好的模式應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各國政府應該做好交流,為企業之間的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與氛圍。一方面,中日政府之間應增強政治互信與對話,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增進兩國民眾間的友好感情,并且加強經貿合作,用經貿溝通增進政治互信,打消日本國內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疑慮。另一方面,中日泰三國政府應做好政策對接,建立長效合作機制。三國政府應成立專門機構,如三方合作工作組或三方峰會等,定期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考慮對方國情,充分理解與交流,及時解決問題。各國政府可以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如對參與海外第三方市場合作的企業減免關稅、增加補貼等,減輕企業負擔;在施工過程中定期檢查設備,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中日泰三國應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這不僅能夠穩定三國政治關系,促進三國經貿往來,還能使合作基礎更加牢固,積累合作經驗。
(二)拓寬合作融資渠道,減輕融資壓力
由于第三方市場合作仍處于新興發展階段,合作中資金籌措面臨困難,項目融資渠道有待拓寬。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高鐵項目建設中,日本民營企業由于前期資金供應不足而退出合作。在未來的合作中,應充分發揮中日兩國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等可為企業提供優惠性貸款,給予民營企業資金支持。此外,可以創新融資手段,開發融資工具,通過發行第三方市場合作債券,建立第三方市場合作基金等保證資金的供應。同時,第三方市場合作是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惠及多方的合作,應發揮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的作用,鼓勵和協調亞洲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參與融資,激發金融機構資金活力,與第三方市場合作融合形成良性循環。
(三)建立統一標準,提高信息對稱性與透明度
雖然高鐵項目由于融資原因失敗,但是統一標準在中日合作中仍需要重視。基礎設施領域作為中日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重點領域,港口、機場等項目建設也需要統一的標準。在此類標準與規則問題上,泰國應與中日兩國統籌協商,建立一套兼顧三國國情統一的標準體系,提高施工效率。同時,應建立數據信息庫,提供泰國的投資政策、法律法規、債務情況、風土人情等信息,在泰國國內規則下辦事,做到“入鄉隨俗”,提高溝通與協作效率。數據庫還應提供各個合作項目招標情況、施工進度、資金狀況及安全情況等,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妥善解決合作中無統一標準、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趙天鵬.從“普遍競爭”到“第三方市場合作”:中日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新動向[J].國際論壇,2020(1):55-71.
[2] 尹剛.中日在東盟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前景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18(12):33-36.
[3] 宮笠俐.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機遇、挑戰與應對方略[J].現代日本經濟,2019(5):44-54.
[4] 李天國.“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日在越南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基于貿易關系的比較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21(2):40-47.
[5] 王厚雙,張霄翔.“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日加強在東盟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對策思考[J].日本問題研究,2019(2):23-33.
[6] 徐國玲.基于“一帶一路”建設的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機遇、挑戰及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20(1):20-23.
[7] 徐梅.“一帶一路”:中日互利合作新平臺[J].世界知識,2018(6):14-21.
[8] 馬曹冉.中日雙方簽署有關經貿合作協議[EB/OL].(2018-05-10) [2021-05-16].http://news.haiwainet.cn/n/2018/0509/c3541083-3131319
7.html?nojump=1.
[9] 中日“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將在泰國開花結果[EB/OL].(2018-09-27) [2021-05-16].https://www.sohu.com/a/256576358_260616.
[10] 美國退出后,11國宣布TPP改名CPTPP[EB/OL].(2017-11-11)[2021-05-16].https://www.sohu.com/a/203744385_115479.
[11]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visits Japan [EB/OL].(2018-11-13) [2021-05-16]. https://www.mofa.go.jp/na/na1/us/page3e_000965.html.
[12] 王孜弘.體制認定與經貿糾紛:美國對華貿易戰的原因分析[J].美國研究,2018(5):49-65,6.
[13] 菊池努.インド太平洋の地域秩序とスイング ステーツ[C]//インド太平洋時代の日本外交.東京: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2015:1-36.
[14] 田中明彥.「自由で開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の射程[J].外交,2018(1):8.
[15] 楊舟.中日泰探討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開展三方合作[EB/OL].(2018-05-31)[2021-05-16].http://www.gov.cn/xinwen/2018-05/31/cotent_5295140.htm.
[16] 李清如.中日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隱含碳的測算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日本經濟,2017(4):69-84.
[17]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企業對外投資國別(地區)營商環境指南:泰國(2019)[R/0L].[2021-05-16].https://www.ccpit.org/image/1/1cd1031457514ee094424be2b177bb2f.pdf.
[18]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EC)帶來歷史性轉折,未來東南亞新經濟中心即將誕生?![EB/OL].(2017-08-16)[2021-05-16].https://www.sohu.com/a/165112599_469999.
[19] 李敏,房文雨,蔡雨.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促進中日泰三方企業互利共贏[EB/OL].(2019-04-03) [2021-05-16]. http://news.cri.cn/2019
0403/a86764ae-df36-e284-48c0-7489c37f85
16.html.
[20] 齊欣,唐衛紅.“一帶一路”倡議下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投資效應及模式選擇[J].亞太經濟,2021(2):103-113.
[21] 南博一.日媒:泰國鐵道鋪設項目或成為首個中日“一帶一路”合作項目[EB/OL].(2018-07-21) [2021-05-16].https://www.sohu.com/a/242557981_260616.
[22] 程永明.“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日合作領域及方式[J].東北亞學刊,2018(5):9-10.
[23] 劉瑞.中日金融合作:進程、障礙與前景[J].日本問題研究,2018(3):44-53.
[24] 許永新.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在東京舉行 簽署多項合作項目[EB/OL].(2017-12-25) [2021-05-16].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225/c1002-29726504.html.
[25] 廖麗,李敏,房文雨,等.中日合作在泰推廣節能環保技術 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EB/OL].(2019-03-12) [2021-05-16].http://fdi168.cn/20190312/51102.aspx.
[26] 田原. 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前景廣闊[N]. 經濟日報,2018-06-04(16).
[27] 發改委: 拓寬第三方市場合作項目的市場化融資渠道[EB/OL].(2019-09-04)[2021-05-16].http://finance.ce.cn/bank12/scroll/201909/04/t20190904_33088686.shtml.
[28] 王歡.日媒:中日兩國政府擬達成50項第三國合作協議[EB/OL].(2018-10-25)[2021-05-16].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e2sI.
[29] 唐農生出席日本三井泰國KSP糖廠EPC項目開工儀式[EB/OL].(2018-01-13) [2021-05-16].http://www.gxjgjt.cn/html/blocnews/4158.html.
[30] 盧昊.日本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變化、特征與動因分析[J].日本學刊,2018(3):63-81.
[31] 陳沁涵.日美“2+2”會談落幕,菅義偉政府外交場上打何種算盤?[EB/OL].(2021-03-18)[2021-05-1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751799.
[責任編輯:楊彧? 見習編輯:郝曉雨]
[基金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專項研究“‘一帶一路’建設中第三方市場合作研究”(19VDL022)
[作者簡介] 吳崇伯,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廈門,361000);羅靜遠,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福建廈門,361000)。
36365003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