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航 岳林煒 張靜 青木 辛斌 崔凡荻 嚴格
(上接第一版)“在人口眾多的中國,殘疾人的夢想很多。四年前,他們被送去參加國際比賽,幫助他們成長。”
中國人民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楊立雄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這次取得的成績體現了中國的制度優勢。中國過去成績不佳,是因為冬季運動整體參與人數不多,相關項目發展水平跟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最近幾年,中國做得比較好,這次的成績也確實前所未有。楊立雄提到,從2015年到2021年,中國殘疾人社區文體活動參與率從6.8%上升到23.9%。
一名加拿大記者的故事
和北京冬奧會一樣,冬殘奧會引來各界點贊。日本雅虎新聞網13日一篇題為“北京冬殘奧會現場讓CBC記者大受感動的中國式招待”的文章,講述了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記者大衛?哈羅的故事。哈羅在冰壺賽場進行采訪時,發現CBC專用轉播區貼著5張植物照片。“我很感動。出來采訪這么久,我很想家,也想念我栽種的植物。賽場工作人員把我出發前在社交平臺上發的植物照片打印出來,為我貼在CBC轉播區。”
隨后,哈羅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受到的熱情招待,引來關注他的網友們紛紛評論:“真的是非常體貼地招待夕K·來賓”“真的很棒”。據了解,哈羅曾在2021年參與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采訪,其間他對日本各種各樣便利店售賣的美食高度評價,一度沖上熱搜。由于疫情,他未能采訪北京冬奧會,而只采訪到冬殘奧會。
點贊的還有諸多參賽的外國運動員。據報道,舒適便捷的無障礙環境、溫暖親切的志愿者讓每一個到這里的人都感到賓至如歸。“從房間到賽道,我幾乎沒看見任何人遇到任何問題,舒適、熱情、便捷是這里給我最深的印象。”英國運動員亞歷克斯說。
“完成殘奧會的亞洲之旅后,我們將在世界其他地方開始一段新的旅程。我認為本次殘奧會的亞洲體驗非常精彩,我們找不出一個更好的地方來完成這一切。”據西班牙埃菲社報道,帕森斯說,“正如我們巴西諺語所描述的,我們用金色的鑰匙完成了本屆冬殘奧會。”帕森斯還表示,中國通過冬殘奧會“向世界展示強有力的包容”,其中包括“5所未有的最佳呈現”。
香港《南華早報》13日稱,中國的冬季體育產業正沉浸在冬奧會盛事的余暉中。人們目睹了獎牌得主的精湛技藝,去滑雪場和溜冰場的人數遠遠超過政府最大膽的預測。據統計,目前有3.46億人參加冬季運動,超過多年前北京申辦時設定的3億人目標。
在德國體育電視一臺看來,本屆冬殘奧會有利于推動中國社會的殘疾人事業,自2008年北京殘奧會后,中國在企業員工招聘等許多方面進行了規定。該媒體稱,北京冬殘奧會也向世界發出和平與團結的呼聲。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之際,中國成功舉辦冬殘奧會既讓人類保持對更高目標的追尋,也將團結的價值更好地凸顯出來。這同時是大國擔當的體現,中國通過冬奧會非常清晰地傳遞了人類要更團結、要超越這些障礙挑戰的強烈信心和愿望。▲
環球時報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