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伊
綱要:在大班的社會領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發展目標:知道自己的民族,愛祖國,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為什么會選擇“本草時光”作為班本微課程,源自于開學初班級里的吳老師每天中午喝的一包中藥,面對黑黑的不明液體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而她們對中草藥的興趣引起了老師的關注,不妨就順應孩子的興趣深入探究,于是關于神奇的中草藥的課程由此生發,隨著孩子的經驗成長,朝著更多生動、有趣的方向發展,最后呈現出了一段自主、靈動的本草時光。
關鍵詞:環境資源? 區域活動? 情境體驗
正文:
一、運用環境資源提供幼兒探索的素材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教育資源需要與教育內容緊密聯系,教育資源中蘊含著多種教育內容,只有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才能豐富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同時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校園里有一片種植園地,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玩農家樂主題游戲,在玩的過程中有小朋友發現草地里、泥土里藏著好多植物,有大家熟悉的蒲公英、車前草等,當他們知道這些不起眼的小草可以治療疾病時,大家都興奮不已,同時有孩子又提問:有些不認識卻長的好看的植物,是不是也是中草藥呢?于是我們利用手機軟件“識萬物”通過掃描發現了“絞股藍”“馬蘭”“蓮子草”等等,這些草藥有止咳化痰,有清熱止血的作用。隨著大家發現的植物越來越多,我們收集到的中草藥也越來越豐富了,小小的種植園地,竟然給我們的微課程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為大部分草藥都是野生的,這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更能激發孩子們探索的欲望。
孩子們在校園中找到了很多種類的中草藥,遇到常見的馬蘭、蒲公英就挖回自然角去晾曬。通過尋找中草藥,孩子們感受到了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也正因為中草藥以及其功效,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尋常,我們關于中草藥的探索才得以更加深入。
二、運用區域活動豐富幼兒知識的積累
中草藥千千萬,而孩子們認識的卻很少,在孩子們閱讀《本草綱目》時,被里面的草藥圖吸引了,這些栩栩如生的素描線稿激發了大班孩子的創作欲,她們都想嘗試著自己來創作一本《本草綱目》,不過她們的創作手法各有不同哦:妍妍:“老師,你看這個荷花真漂亮啊,原來荷花還能做成中藥呢!我能用荷花標本來做一本《本草綱目》嗎?”冉冉:“我剛學會了用顏料畫花,這本書里有那么多種花,每一種都很漂亮,我想用顏料把它們畫下來。”陽陽:“老師,我也想來做一本《本草綱目》,我想用水彩筆畫,把好看的中草藥都畫進去。”……美工區里的自制活動吸引了很多孩子前來創作。
另外,在我們的生活區里有很多小朋友從家里帶來的中藥材,還有一些是從自然角種植、晾曬的中草藥,今天洋洋和軒軒在生活區搗鼓著中藥:洋洋:“這個一片片的,是甘草,這個味道不太好聞。”軒軒:“你們看我拿的這個,昨天我看見爸爸泡茶喝的,我還偷偷喝了一口還挺好喝的呢。”博博:“這個叫胖大海,這是我帶來的,媽媽和我說這和喉嚨不舒服可以喝的。”洋洋:“老師這里還有好多中藥,你來看看,這個叫什么啊,還有這個圓圓的。”
《3-6歲兒童學習發展與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孩子們通過豐富的區域活動,增長了對中藥材的認識,教師在區域材料的投放中,充分考慮了支持和回應。
三、運用情境體驗滿足幼兒的需求
《指南》中指出:兒童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而獲得的需要。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隨著孩子們對中醫藥知識的豐富,她們提議能不能開一個經絡按摩的游戲區?經過我們的集體商討,大家覺得可以嘗試開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的中醫藥館,但對于中草藥我們還得提前預設一些問題:1.你都認識哪些中草藥?2.中草藥需要什么樣的生長環境?3.中草藥的種植方式有哪些?4.中草藥可以怎么玩?(這點也是孩子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準備研究中草藥,我們可以怎么玩?)這不僅是為接下來的主題游戲做基礎,更是前期知識經驗的回顧和梳理。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中草藥的玩法有了更多的思考,于是,“同仁堂”中醫藥館開張了。當然,大型的主題游戲一開始肯定沒有那么順利:開始孩子們對問診、把脈不太熟練,經常會有就診病人的投訴;開藥方的醫生和中藥房抓藥之間的銜接也并不很順利,耽誤很多的時間……但是隨著一次次游戲的深入,她們嘗試了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掛號員”“導醫員”“坐診醫生”和“藥房工作人員”之間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大班孩子在中醫藥主題游戲中表現出了強大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并能嘗試解決游戲中的問題,如中藥房的雞冠花用手掰不開,浪費了就診病人的時間,藥房工作人員商量后用剪刀先剪碎,然后抓藥時可以更便捷;如醫生開的藥單太復雜,不利于后續的人員配合,她們就用數字來代表不同的藥材,既簡單又明了……這個過程中幾乎不需要老師的介入和干涉,游戲依然能夠深入地開展下去。在游戲回顧中,孩子們非常樂意與同伴分享游戲中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而且可喜的是我們感受到孩子對中草藥的興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深入。
《本草時光》的班本微課程為期短短四個月,班級的孩子們從認識生活中的中草藥、到寫生草藥、再到采摘晾曬、接著到自己種植、自己制香包、延伸到情境主題游戲,孩子們實現了全程自主參與課程活動,并將游戲推進到了開始時并未預料到的深度,而且隨著游戲的開展,孩子們對中草藥的探索將持續進行,并生發出更多有趣的活動。教師本著孩子在前、老師在后的理念,不斷思考游戲中的有效支持與區域中材料的深度學習引導,依托微課程的實踐,給孩子留下深刻的游戲體驗,達成她們各能力發展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012年版?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兒童發起的游戲和學習》? ?Annie Woods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基于師幼共同成長的幼兒園課程開發與實踐》? 朱家雄 華愛華 李慰宜 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8455019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