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張銳
(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廣東 深圳 518000)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合并癥之一,主要表現為肺間質水腫、小氣道病變等癥狀,可造成終身肺功能障礙,對患兒生命安全威脅極大[1]。因此,尋找可早期評估早產兒BPD發生及病情的指標尤為重要。研究[2-3]表明,炎性反應在BPD患兒肺損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血清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是26 KD多肽,具有廣泛的生物效應,可介導和調節T、B細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參與炎性、免疫反應的表達與調節過程[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IL-6預測早產兒BPD的臨床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早產兒60例。納入標準:早產兒胎齡27~32周;出生后轉入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早產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者;母親患有自身免疫性、血液性、遺傳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基本資料統計入選早產兒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 (男、女)、胎齡、出生體重、胎盤早剝 (是、否)及宮內感染 (有、無)等。BPD判定標準[5]:出生后28 d仍需要吸氧;胎齡<32周的早產兒校正胎齡36周,在出生后56 d存在氧依賴,胸片檢查表現為雙肺野呈磨玻璃狀改變或雙肺過度充氣,肺紋理輪廓模糊,偶見小泡影狀。將發生BPD的早產兒納入BPD組,未發生BPD的早產兒納入非BPD組。
1.2.2 血清IL-6檢測早產兒出生后,采集外周靜脈血2 mL,室溫靜置30 min,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血清,應用化學發光法(試劑盒由湖南辰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檢測血清IL-6水平,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血清IL-6水平與早產兒發生BPD的關系;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分析血清IL-6預測早產兒發生BPD的臨床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BPD發生情況60例早產兒中發生BPD 18例,占30.00%;未發生BPD 42例,占70.00%。
2.2 一般資料及IL-6水平兩組早產兒的性別、胎齡、出生體重、胎盤早剝、宮內感染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BPD組的IL-6水平顯著高于非BP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一般資料及血清IL-6水平比較[n(%),±s]

表1 兩組的一般資料及血清IL-6水平比較[n(%),±s]
項目 BPD組(n=18)非BPD組(n=42) 統計值 P性別 男 10(55.56) 23(54.76) χ2=0.003 0.955女 8(44.44) 19(45.24)胎齡 (周) 30.16±1.28 29.95±1.40 t=0.546 0.587出生體重(kg) 1.30±0.06 1.34±0.08 t=1.901 0.062胎盤早剝 是 4(22.22) 6(14.29) χ2=0.143 0.705否 14(77.78) 36(85.71)宮內感染 有 4(22.22) 8(19.05) χ2=0.005 0.944無 14(77.78) 34(80.95)IL-6(pg/mL) 20.16±5.29 14.59±4.38 t=4.238 0.000
2.3 血清IL-6水平與早產兒發生BPD的關系分析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L-6高表達與早產兒發生BPD相關(OR>1,P<0.05)。見表2。

表2 血清IL-6水平與早產兒發生BPD的關系分析
2.4 血清IL-6水平預測早產兒發生BPD的效能繪制ROC曲線(圖1),結果顯示,血清IL-6預測早產兒BPD的AUC為0.796,當取最佳截斷值時可獲得最佳預測價值。見表3。

圖1 血清IL-6水平預測早產兒發生BPD的ROC曲線圖

表3 血清IL-6預測早產兒發生BPD的效能分析
BPD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發病機制與產前感染導致的各種炎性因子產生有關,胎兒長期處于炎性環境中,可造成肺損傷,影響肺泡、肺血管的正常發育,造成BPD發生[6-7]。本研究中,60例早產兒發生BPD 18例,占30.00%,可見早產兒的BPD發生率仍較高,臨床需找出可早期預測BPD發生的指標,以指導后續診治。
IL-6是由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分泌的促炎性因子[8-9],是肺部炎癥的非特異性因子,可參與肺部炎癥病變。本研究結果顯示,BPD組的IL-6水平顯著高于非BPD組,表明發生BPD的早產兒血清IL-6水平呈高表達。究其原因在于,IL-6可激活早產兒中性粒細胞,導致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在肺泡腔-肺毛細血管內大量聚集且活化,釋放更多炎性細胞因子、氧自由基和蛋白酶,損傷細胞膜,增加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引發肺毛細血管炎性細胞,且在炎性反應發生幾個小時內達到峰值,導致肺間質水腫,進而導致肺部嚴重損傷[9],故IL-6在BPD患兒中呈高表達。反之,發生BPD的早產兒機體內氧化應激反應增加,出現大量氧自由基,而大量炎性因子的釋放可影響肺泡成纖維細胞和彈性蛋白纖維束的生成,進而影響支氣管平滑肌、肺血管和肺泡的發育,進一步加重對患兒肺部的損傷。本研究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L-6高表達與早產兒發生BPD相關,分析原因在于IL-6可誘導白細胞和巨噬細胞往肺部遷移、聚集,釋放大量細胞因子,而肺表面活性物質活性降低,加重肺泡毛細血管、肺間質損傷,引發BPD。此外,本研究ROC曲線顯示,血清IL-6預測早產兒BPD的AUC為0.796,可見血清IL-6對早產兒BPD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IL-6水平與早產兒發生BPD密切相關,血清IL-6預測早產兒BPD的臨床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