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飛,蘇艷
(濮陽市油田總醫院 護理部,河南 濮陽 457001)
神經外科患者易表現為躁動不安、昏迷、意識模糊等現象,為確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往往需要被迫采取身體約束的方式,防止患者產生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1]。但是在身體約束期間,患者往往會因血壓不平穩、顱內壓升高等而出現譫妄、煩躁等不良反應,易導致非計劃性自我拔管,嚴重影響病情監護以及后續救治。傳統的護理方法僅按照常規護理程序開展,難以改善乃至杜絕該現象的發生,基于此,本研究在文獻收集的基礎上,獲取有關約束患者自我拔管預防的最有利證據,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循證護理,以探討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身體約束患者自我拔管預防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經外科身體約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雙盲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50.09±4.17)歲;體重48~80 kg,平均體重(51.02±4.17)kg。研究組4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8~76歲,平均年齡 (51.42±4.22)歲;體重50~82 kg,平均體重(50.67±4.38)k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神經外科的相關疾病診斷標準[2];②住院期間需進行身體約束;③生命體征平穩;④無治療禁忌證;⑤患者家屬簽署同意書,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患者家屬不同意進行身體約束;②有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類疾病。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神經外科身體約束患者的常規護理,即按照常規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常規使用腳踝及手腕約束帶、手套等工具,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及健康教育。研究組在對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確立問題:護理小組成員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針對“神經外科身體約束患者自我拔管預防措施”進行討論。②文獻檢索:檢索萬方、知網、維普、ACCN、PubMed等國內外數據庫,對 “循證護理”、 “神經外科”、 “自主拔管”、 “身體約束”等中文關鍵詞進行檢索。③文獻質量評價:隨機對照試驗采用JBI循證衛生保健中心的評價標準[2]。④循證護理措施統計與臨床應用:對于有自我拔管高危因素的患者,護士檢查間隔時間縮短,并于床頭放置紅色標識;躁動者晝間行持續鎮痛鎮靜,插管者靜脈持續微量泵入鎮靜劑;對患者實施恒速小量氣道持續濕化以及密閉式吸痰;采用2 cm寬膠布固定氣管插管;約束方法使用球拍約束手套;安排經驗豐富且經過培訓的神經外科護士進行護理,并定期培訓有關循證護理內容,針對每一位患者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
1.4 觀察指標①自我拔管率:自我拔管即由患者自主進行的拔管,并非醫護正常需要[3];②患者身體約束后所產生的相關并發癥發生率;③約束時間;④約束結束時Ramsay鎮靜評分:1~6分表示患者的鎮靜程度,1分為最差,6分為最優。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自我拔管率與身體約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研究組患者的自我拔管率及身體約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自我拔管率與身體約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2 兩組的約束時間及約束結束時Ramsay鎮靜評分比較研究組患者的約束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約束結束時的Ramsay鎮靜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約束時間及約束結束時Ramsay鎮靜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的約束時間及約束結束時Ramsay鎮靜評分比較(±s)
?
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情具有特殊性,目前臨床上大部分患者存在煩躁不安、意識模糊、神志不清等現象,雖然可通過身體約束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患者因意識不清、躁動不安給診療過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是自我拔管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引起臨床醫護的高度重視[4]。為了預防身體約束患者自我拔管的發生,循證護理被寄希望為解決方法之一。
循證護理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法,概念與循證醫學一致,結合豐富的臨床知識和臨床經驗,參照病人的價值和愿望,有針對性地、合理地、全面地開展護理[5]。研究[6]表明,循證護理對于預防神經外科身體約束患者非計劃拔管有很好的效果,可縮短高危患者檢查間隔時間,掌握患者自我拔管的危險因素,給予插管患者靜脈持續微量泵入鎮靜劑,在夜間給予清醒者持續鎮痛和鎮靜,氣管插管處采用繩帶-膠布固定,并對患者行密閉式吸痰和恒速小量氣道持續濕化,可從本質上減少自我拔管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自我拔管率、身體約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循證護理對神經外科身體約束患者自我拔管有很好的預防效果,這與郭紅梅[7]的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循證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自我拔管風險和并發癥發生率。有研究[8]表明,導致神經外科患者自我拔管的原因之一是氣管插管引起的氣管結痂,給予患者密閉式吸痰及恒速小量氣道持續濕化,有利于提高氣管插管舒適度,不易形成氣管結痂。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患者的約束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約束結束時的Ramsay鎮靜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表明循證護理可縮短患者的身體約束時間,同時還可提高鎮靜效果,提示循證護理措施在臨床上對預防神經外科患者自我拔管具有顯著的效果。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可有效降低神經外科身體約束患者的自我拔管率以及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縮短約束時間,提高鎮靜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