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瑞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河北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和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向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
在1 月16 日至19 日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五次全會上,省政協委員圍繞新時代推進河北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討論發言。
——持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是改善民生的直接體現。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我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1%,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1 年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左右,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持續增長機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要堅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居民三者關系,加強收入分配宏觀調控,建立健全有利于居民收入合理增長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體制機制。”省政協委員、民建唐山市委副主委胡世寧向記者表示。
——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委員們認為,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也是財富創造的源頭活水,是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
據省政協委員、省人社廳廳長王景武介紹,2021 年我省城鎮新增就業92.51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專業技術人才總量增加到326.5 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增加到309.7 萬人……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2022年,我們將緊緊圍繞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目標,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行動、青年就業啟航計劃、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行動、勞務品牌建設工程,促進重點群體就業,促進更多勞動者實現穩定就業。”王景武說。
——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雄厚的物質基礎。物質基礎的“蛋糕”不僅要“大”,更要“好”。做大做好“蛋糕”的關鍵就是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年均增長11.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015 年的16%提高至2020 年的19.4%。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取得明顯成果,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調整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這一部署非常及時,切中問題要害。”省政協委員、保定市工商聯副主席龐永新表示。
——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2021 年,中國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我們將從全面小康邁向共同富裕。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城鄉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一環。
委員們認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重要內容,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夯實“三農”基礎,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部門和脫貧地區的首要任務,持續響鼓重錘地抓緊抓好。今年將集中精力推進‘六個全覆蓋’,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省政協委員、省鄉村振興局局長李志剛說。
——發展壯大鄉村產業。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綠色化、品牌化,加快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如何加快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引起委員們熱議。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是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的關鍵所在。”省政協委員、省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研究所室主任孫世友說。
“產業發展是擺脫貧困的根本之策,也是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省政協委員、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王國發表示,今年我省將健全脫貧地區鄉村產業體系,全面提升脫貧地區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繼續實施產業鞏固提升“四大行動”,鞏固提升“一村一品”發展水平,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深化鄉村建設行動。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頭戲。2021 年,河北省成線連片建成2000 個美麗鄉村;到2025 年,河北省將建成1 萬個以上美麗鄉村。在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分類推進上,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把農村建成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是廣大農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讓全省涌現更多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省政協委員、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蒲月英表示。
省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何運轉認為,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要將深化鄉村建設行動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集中資源、集中建設,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努力將秀美鄉村建設成河北的一張亮麗名片。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只有辦好教育事業,才能培育出越來越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省政協委員、保定市河北小學校長武文革十分關注報告提出的“深入落實‘雙減’政策”。他認為,要聚焦課后服務內涵質量提升,精準學業輔導,豐富素質拓展,強化體育鍛煉,補足勞動教育,開展藝術、體育、科技、勞動等豐富多彩活動,讓學生更有幸福感,真正讓學生的學習更好地回歸課堂、回到校園。
“下一步,河北小學將積極探索‘減負增質’的有效途徑,合理安排教師工作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到學校共育之中,使家長有足夠能力與學校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任務,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武文革說。
——加快文化體育強省建設。
如何以冬奧會為契機加快體育強省建設、推動全民健身普及,是委員們重視、關心的話題。
省政協委員、邢臺市體育局局長邱世勇表示,近年來,我省百姓對冰雪運動的熱情逐年遞增。全省各地冰雪賽事發展迅猛,部分地區冰雪賽事已形成品牌。然而,冰雪運動場地分布不均衡、設施不完善,以及冰雪運動師資力量匱乏等問題,仍是影響冰雪運動普及的重要因素。
邱世勇建議,應進一步推進冰雪運動往基層走,在“健康河北 歡樂冰雪”系列活動中,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賽事活動,突出日常化和常態化,做到周周有活動、半月有賽事。
——推進健康河北建設。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推進健康河北建設”“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抓好醫聯體提標擴能”“構建15 分鐘就醫圈”……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任務,讓出席省兩會的委員們倍感振奮。
“首診在基層、小病在基層、康復在基層。基層醫療機構是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網底’,是基層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參加省兩會的委員們呼吁,應加快補齊基層醫療短板,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打通服務群眾健康“最后一公里”。
和國內其他很多地方一樣,河北省也存在醫療資源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問題,醫療服務體系與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存在不小差距。”省政協委員、石家莊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曹琴英建議,應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