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娟
“雖然連續錯過了兩個春節,但一切都值得!”每當談起自己參與抗疫和冬奧會的經歷,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骨科醫生、九三學社社員王欣總是這么說。
2022 年2 月20 日,在冬奧會的主題歌《雪花》中,奧林匹克主火炬緩緩熄滅,一片雪花的故事就此浪漫完結,王欣也正式結束了自己的冬奧會醫療保障工作。
王欣說,自己清清楚楚的記得2008 年北京奧運會自己觀看比賽的經歷。雖然當時他還是一名大學生,但當坐在宏偉的鳥巢體育場看臺上,看著周圍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看到奧運健兒拼搏競進,一種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2015 年7 月31 日,當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第24 屆冬奧會的舉辦權時,已經成長為一名骨科醫生的王欣暗暗下定決心,要盡己所能為冬奧會貢獻一份力量。
2019 年初,王欣所在的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下發了組織冬奧會醫療保障團隊的通知,王欣第一時間報名參加。3 年中,經過多次培訓及層層考核篩選,王欣從一百多人的大名單中脫穎而出,成為冬奧會醫療保障團隊的一員。
“我的崗位是云頂滑雪場AB區運動員醫療站。AB 區賽道將會產生15 枚冬奧會金牌,是整個張家口賽區賽事最激烈的競賽場地,比賽多、危險程度高,是對我們醫療站的巨大考驗。”王欣說,“為了圓滿完成保障任務,我從2021年中旬就開始來到云頂滑雪場實地演練,又經歷了相約北京2022 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首場國際測試賽——國際雪聯2021-2022 賽季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世界杯的醫療保障工作。對所有接診處置轉運流程早已爛熟于心,等待北京冬奧會大幕開啟。”
“2022 年2 月7 日,開賽的第四天,上午11 點30 分,當我們醫療組隊員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雪道實時轉播畫面,隨時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時,電臺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有運動員受傷,傷情嚴重。雪上醫生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的同時,由我和北方一附院組成的轉運組,攜帶急救包等救援裝備迅速前往交接區,僅用時20 秒通過了60 米的通道,列隊站在雪道旁等待著傷員的到來。11 點39 分,傷員在救援隊及滑雪醫生的護送下,轉運至交接區。我來不及絲毫猶豫,迅速對受傷試滑員進行檢傷,發現傷員意識喪失,呼吸困難。對患者緊急進行處置后,馬上轉運至救護車,全程用時3 分鐘。受傷試滑員于11 點55 分鐘通過直升機到達北醫三院崇禮園區,整個轉運過程用時16 分鐘。這也是本次冬奧會開賽以來,第一次啟用直升機轉運傷員。”雖然已經過去10多天,但是搶救受傷運動員的經歷仍然歷歷在目。“時間就是生命,尤其是對受傷運動員,早一分鐘的診療救治,不僅關系著運動員個人的職業生涯,更與他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也關系著我們國家的形象。”王欣說。
冬奧會期間,王欣所在的醫療站就診救治轉運運動員數十人次,接診轉運時間控制在1 分30 秒之內。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流暢迅速安全,不僅得益于團隊的過硬本領和配合默契,更與他們長期、密集、規范的訓練密不可分。國際雪聯專職醫療副主席Jenny Shute 女士對于其所在團隊的醫療保障工作給予高度的評價。
“崇禮的寒風暴雪,抵擋不了我心中報效祖國,為國出力的熱情。回想這段經歷,我要特別感謝家人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王欣說,“2021 年因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沒能在家過春節,今年參與冬奧會醫療保障,也沒在家過春節,連今年母親60 歲生日也只能通過視頻送上祝福。但是家人沒有絲毫怨言,始終默默支持。”
問王欣隔離結束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回家,抱抱兒子,跟父母愛人吃頓團圓飯……”王欣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