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曼玲 張洪良 林麗華
摘 要 綜述鎘污染稻田安全利用主要技術措施的研究進展。以廣西某地的試驗示范數據為樣本,討論并分析優化技術措施,篩選安全且便于農戶操作的鎘污染農用地安全利用農藝技術。試驗示范結果表明,應用“葉面阻控+水分調控”技術措施的稻米合格率為89.29%,應用“葉面阻控”技術措施的稻米合格率為86.05%,“水分調控+葉面阻控”降低稻米鎘含量效果優于“葉面阻控”。示范區稻米總合格率為87.32%,技術措施效果明顯。提出建議:進一步優化安全利用技術參數,制訂安全利用技術模式的實施規程,加強宣傳和培訓。
關鍵詞 鎘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技術措施;成效;建議
中圖分類號:S1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3.015
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3.7%、2.8%、1.8%和1.1%,其中鎘污染物點位超標率為7.0%,是所有重金屬污染超標率最高的[1]。有研究發現,我國受到重金屬鎘污染的耕地面積達1 300萬hm2。從污染分布情況來看,南方土壤重金屬污染重于北方[2],多項研究表明,稻米等農產品中普遍存在鎘的污染,在南方酸性紅壤地區尤為突出[3]。
近年來,為提升耕地質量,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國家出臺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要求,至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國家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把土壤污染治理任務落到了實處。
本文綜述鎘污染稻田安全利用主要技術措施的研究進展。以廣西某地試驗示范數據為樣本,討論并分析優化技術措施,篩選安全且便于農戶操作的鎘污染農用地安全利用農藝技術,為解決鎘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問題提供決策參考。
1? 鎘污染農用地安全利用農藝技術國內外研究進展
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積累,不僅與作物的基因、生育期和組織部位有關,還與土壤及其他環境要素緊密相關。國內外研究表明,對于重金屬污染較輕的土壤,可以通過低積累品種替換、水肥管理優化、改變耕作制度等農藝調控措施,降低土壤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減少作物可食部分的重金屬積累。
1.1? 低積累農作物種類、品種
不同作物類型對鎘的積累能力不一樣,研究顯示,常見的食用農產品中,糧食類作物的鎘積累能力普遍高于蔬菜類[4],研究普遍認為,蔬菜對鎘的積累能力: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5]。目前,國內已經開展了水稻等農作物的鎘低積累品種的篩選試驗,其中以水稻品種的篩選研究最多,已有研究發現,不同水稻品種的稻米鎘含量差異極其顯著[6],晚稻對鎘的富集能力顯著大于早稻[7]。
1.2? 土壤水分管理
淹水狀況下土壤Eh值發生變化,長期淹水會形成厭氧環境,可促進土壤中產生H2S,與Cd2+形成CdS沉淀,達到降低作物鎘吸收的目的。李海龍等對水稻進行長期淹水和干濕交替處理,結果表明,長期淹水能夠顯著降低土壤有效鎘含量[8]。有研究表明,全生育期淹水管理,可有效降低水稻莖葉、糙米中的鎘積累量[9]。
1.3? 優化施肥
一般認為硅對植物重金屬脅迫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基施硅肥是鎘污染農田稻米安全生產的重要技術措施;鉀硅肥施用可顯著降低水稻莖葉和籽粒中鎘含量[10]。研究顯示,有機肥可有效控制土壤中鎘在作物中的積累和富集[11];施用磷酸二氫鉀、磷酸氫鈣等堿性磷肥時,土壤pH值升高,鎘的生物有效性降低。
1.4? 葉面阻控
葉面阻控技術是通過在農作物細胞壁上螯合或沉淀重金屬,以及提高作物對重金屬抗逆性等手段來減少、阻斷重金屬在可食部分的積累[12]。研究表明,葉面噴施硅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產量,顯著降低糙米鎘含量[13]。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噴施生根粉可抑制鎘在植株內的轉移[14]。
1.5? 土壤調理劑
土壤改良劑通過改變表層土壤pH 值、氧化還原電位等理化性質,使土壤重金屬發生氧化、還原、吸附、沉淀等作用,減少重金屬在農作物可食部位的累積。含石灰的材料[15]、磷酸鹽[16]、有機廢棄物料[17]、黏土礦物[18]、含鐵氧化物材料等被廣泛應用于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研究中。土壤調理劑主要通過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鎘有效態、絡合鎘離子,減少作物可食部分鎘含量。
2? 項目示范區實施情況
2.1? 項目實施地點和時間
“鎘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技術措施”項目實施地點為廣西某地,實施時間為2020年8—12月。
2.2? 示范區土壤和稻米超標情況
項目實施農田土壤及稻米超標情況見表1。
篩選值、管制值按《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的標準。
2.3? 項目材料與方法
2.3.1? 水稻品種
示范區的水稻品種為當地農戶習慣種植的水稻品種。
2.3.2? 技術措施與材料
本項目技術措施及材料見表2。
2.4? 樣品采集、檢測與評估方法
稻谷樣品采集:按照《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評價準則》(NY/T 3343-2018)規定進行,調查點位密度為每公頃采集1個水稻樣品。
稻谷樣品檢測:招標有資質且有豐富經驗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樣品檢測分析按照國家和地區相關耕地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執行。
效果評估: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為稻米中鎘含量的限量標準,計算樣品合格率,項目區農產品合格率大于85%。
3? 項目效果分析
安全利用集成技術示范區共5個,面積總計為71.06 hm2,總采樣數為71個。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 判定稻米重金屬鎘是否超標,計算樣品合格率。示范區的農產品合格率統計見表3。
根據2020年廣西的農用地安全利用集成技術治理效果,要求示范區稻米總體合格率達到85%即視為技術措施有效。檢測結果表明,根據各示范區的水稻樣品合格率高于85%,可以認為“葉面阻控+水分調控”“葉面阻控”技術措施使該區域鎘污染稻田實現安全利用。“葉面阻控+水分調控”技術措施(示范區1、4)的平均樣品合格率為89.29%,“葉面阻控”技術措施(示范區2、3、5)的平均樣品合格率為86.05%,說明“葉面阻控”“葉面阻控+水分調控”技術降低稻米鎘含量效果明顯,“葉面阻控+水分調控”技術措施的效果優于“葉面阻控”技術措施的效果。
總體而言,安全利用集成技術示范區總的樣品合格率為87.32%,“葉面阻控+水分調控”“葉面阻控”安全利用集成技術降低鎘污染稻田的稻米鎘含量效果明顯。
4? 建議
本項目在示范區應用的“水分調控+葉面阻控”“葉面阻控”等技術措施,缺少多層次的技術組合,缺少施用參數優化及模式優化。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4.1? 進一步優化安全利用技術參數
1)篩選更多的適合當地的重金屬低積累水稻品種。2)針對堿性條件下砷超標風險增加的情況,應選擇中性土壤調理劑,優化其施用參數。3)進一步選出降鎘效果更好的葉面阻控劑,確定其無人機施用參數和施用時期,以提高降鎘的效果。
4.2? 制訂安全利用技術模式的實施規程
在獲得各安全利用技術最優施用參數后,應結合當地土壤理化特征和氣候特點,制訂安全利用技術模式的實施規程,提高其可操作性,以利于大面積推廣應用。
4.3? 加強宣傳和培訓
加強宣傳和培訓,使農戶真正掌握并在日常耕作中自覺應用相關技術,真正做到全面保障稻米的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2014年土地與農村環境[EB/OL].http://www.mee.gov.cn/hjzl/hjzlqt/trhj/201605/t20160526_347133.shtml,2015-06-05.
[2] 陳能場,鄭煜基,何曉峰,等.《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探析[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7,36(9):1689-1692.
[3] 黎勇,鐘格梅,黃江平,等.2011—2013年廣西農田土壤鎘含量調查[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4,4(6):544-547.
[4] 徐春花,朱萍,黃衛紅,等.農田中重金屬鎘污染對食用農產品安全性的影響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09(4):29-30.
[5] 王治宇,周義之,劉明月.不同種類蔬菜與品種鎘積累差異研究[J].長江蔬菜,2018(8):40-43.
[6] 王林友,竺朝娜,王建軍,等.水稻鎘、鉛、砷低含量基因型的篩選[J].浙江農業學報,2012,24(1):133-138.
[7] 龍小林,向珣朝,徐艷芳,等.Cd2+脅迫對秈稻和粳稻不同生育期生長發育的影響[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3,36(11):61-66,77.
[8] 李海龍,李香真,聶三安,等.水分管理對Cd-Pb-Zn污染土壤有效態及水稻根際細菌群落的影響[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8,37(7):1456-1467.
[9] 楊小粉,吳勇俊,張玉盛,等.水分管理對水稻鎘吸收的影響[J].中國稻米,2019,25(4):34-37.
[10] 賈倩,胡敏,張洋洋,等.鉀硅肥施用對水稻吸收鉛、鎘的影響[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5,34(12):2245-2251.
[11] 楊文,張佳,廖柏寒.Cd脅迫下外源有機肥對土壤中Cd有效性和水稻糙米中Cd含量的影響[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7(1):105-111.
[12] 章明奎,倪中應,沈倩,等.農作物重金屬污染的生理阻控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7,39(1):96-101.
[13] 徐奕,李劍睿,黃青青,等.坡縷石鈍化與噴施葉面硅肥聯合對水稻吸收累積鎘效應影響研究[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6,35(9):1633-1641.
[14] 鄒朝暉,李先,彭選明,等.葉面噴施植物營養劑、熟石灰、商陸根粉對水稻的降鎘效果[J].湖南農業科學,2018(2):10-14.
[15] Islam M N,Taki G,Nguyen X P, et al. Heavy metal stabilization in contaminated soil by treatment with calcined cockle shell[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7,24(8):7177-7183.
[16] ZENG G M,WAN J,HUANG D L,et al. Precipitation,adsorption and rhizosphere effect:The mechanisms for phosphate-induced Pb immobilization in soils - A review[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7,339:354-367.
[17] YANG Z B,LIU L X,LYU Y F, et al. Metal availability, soil nutrient, and enzyme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in Cd-contaminated soil[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8,25(3):2425-2435.
[18] 徐奕,趙丹,徐應明,等.膨潤土對輕度鎘污染土壤鈍化修復效應研究[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7,34(1):38-46.
(責任編輯:丁志祥)
331150033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