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張兵
2月14日下午,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閉幕。至此,2022 年全國省級兩會落下帷幕,教育改革、鄉村振興、養老、民生保障等繼續成為地方兩會熱詞。梳理各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發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落實“雙減”政策、服務和保障民生等是重點工作內容。
2021年2月25日,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202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明確重點工作,提出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鋪開,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戰略。陜西省省長趙一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陜西將深入推進乳制品、蘋果、茶葉、獼猴桃等9個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金融服務農業產業化力度,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壯大“3+X”特色產業規模,引導創建5個國家級、30個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步之年。重慶市政協常委、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劉貴忠說,在跑好“第一棒”過程中,重慶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帶頭,20多位市領導掛帥,選派17個駐鄉工作隊和18個產業指導組,建立主城都市區同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制。
今年,重慶將分層分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一縣一策”支持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發展。
“做強煙臺蘋果、壽光蔬菜、沿黃肉牛、沿黃小麥等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培育農業特色產業單項冠軍。”山東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的這些標志性農產品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發展特色產業,品牌引領、政策支持是第一位的。”民盟山東省委專職副主委董利忠曾帶隊到泗水縣進行專題調研,經過“一縣一業”專注發展,“泗水地瓜”已經成為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產業總產值18.09億元。
民革湖北省委會在湖北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強省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建議》,提出強化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制度,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將鄉村產業發展情況納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市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內容。
湖南提出要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做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消除返貧致貧風險8.8萬戶22.3萬人。發展現代農業,大力實施“六大強農”行動,新增一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
2021年秋季開學,“雙減”政策全面實施,各地陸續落實,“雙減”相關內容也是各地兩會關注的焦點。
浙江省政協委員孔令立在剛剛結束的浙江兩會上,提交了《“雙減”背景下開展“親子共學禮共踐禮”有禮行動的建議》。他建議,在“雙減”取得階段成果的基礎上,要讓“雙減”政策獲得持久和深層的收效,真正起到推動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深化的作用,迫切需要家校共育。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鞏固擴大‘雙減’成果。浙江省做實做細做好‘雙減’工作的決心可見一斑。”兩會期間,浙江省政協委員、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偉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雙減組合拳”正在浙江省校園內外“打”出減負新氣象。
“‘雙減’不光是教育問題,還涉及多部門協作,需要做好系統謀劃、統籌協調。以杭州市本級為例,目前有29個職能部門協同推進‘雙減’,還有7個部門組成專班。”毛偉民認為,“雙減”減去學生過重的課內外課業負擔后,亟須通過各部門協助提供資源供給、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在校園內增加優質豐富的課后課程,進一步為課后服務提質增效,讓學生更受益、家長更滿意。
作為全國推進“雙減”工作試點城市之一,廣州聚焦校內課后服務,實現有托底的減負;聚焦校外培訓治理,實現有根基的減負。
目前,廣州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參與學生人數達到111.3萬,占學生總數的85%,其中80%的孩子午休能平躺。
民生投入一直是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2021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上調了4.5%,實現17連漲。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今年民生保障繼續加強,養老金“18連漲”值得期待,退休人員的錢包有望更鼓。
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是各地保障民生實事的底氣。廣東省安排財政資金642億元,扎實辦好10件民生實事。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民生支出3926.89億元,增長8.5%,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4%,持續保持在七成以上。
新增兩萬個中小學學位、推進解決10萬套歷史遺留住宅項目辦證難問題、新增300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300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北京市確定了優化基本公共服務、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高生活便利性等32件實事項目。
今年浙江十大民生實事中,包括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和老舊小區改造力度,讓更多人在浙江安居。今年,浙江將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不少于600個。
“2022年將按照能快則快、能早則早、能多則多的要求,加強政策指導。要求各地做好政策供給,盡早實現2022年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的目標任務。”兩會期間,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住房保障處副處長李鋒介紹。
河北省連續4年將社區居家養老列入20項民生工程,2021年又把健全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納入10件民生實事的首件大事來抓。
山東省是農村老年人口大省,全省60歲及以上農村老年人口達到1040萬。與城市相比,山東農村養老服務是短板,存在設施單一、管理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改造提升120處敬老院,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100%,開展省級家庭托育試點,新增托位7萬個以上……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聚焦“一老一小”,提出“開展養老托育拓展行動”,明確了提升服務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