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寶明,尚延偉,倪 軍,張斌輝
(國家中小型軸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紹興 312500)
GCr15軸承鋼是一種合金含量少、具有良好性能、應用最廣泛的高碳鉻軸承鋼,經過淬火+回火處理后具有高硬度、良好耐磨性等優點,廣泛用于軸承內外圈、滾動體、軸套、沖模等對耐磨蝕性能要求高的結構件,以及制作承受大負荷的小截面零件(經調質處理)和應力較小的大型零件(經正火處理)。
鹽浴爐加熱速度快,溫度均勻,工件始終處于鹽液內加熱,出爐時其表面會附著一層鹽膜。對于加熱溫度和表面質量要求較高的工件,常采用鹽浴爐加熱。常用的中性鹽浴加熱用鹽主要包括氯鹽、碳酸鹽和硝酸鹽三大類。氯鹽常用的有氯化鈉、氯化鉀,主要用于中溫加熱,氯化鋇主要用于高溫加熱。碳酸鹽常用的有碳酸鈉、碳酸鈣等。硝酸鹽主要用于低溫加熱,也可用作淬火介質。
某公司生產的GCr15軸承鋼葉片環屬于承受負荷較大的小截面零件,其尺寸見圖1。該零件為環形,在熱處理過程中極易變形,采用夾具緊固、鹽浴淬火的方式進行淬火處理后,平面度由50 μm降到10 μm以下,圓度由40 μm降到20 μm以下。但是,在后續磁粉探傷過程中,該葉片環外表面沿軸向發生磁粉聚集現象。筆者通過化學成分分析、宏觀觀察、顯微組織觀察和能譜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該葉片環外表面發生磁粉聚集的原因。

圖1 葉片環的尺寸示意
采用ARL4460型直讀光譜儀檢測該葉片環的化學成分。由表1可見,其化學成分符合標準GB/T 18254-2016《高碳鉻軸承鋼》中對GCr15軸承鋼的技術要求。

表1 GCr15軸承鋼葉片環的化學成分
采用蔡司Stemi 2000-C型體視顯微鏡,觀察該葉片環側面磁粉聚集處的宏觀形貌。由圖2可見,該葉片環側面沿軸向可見線條狀磁粉聚集現象,將其擦拭后,外表面無肉眼可見的磁粉聚集現象,推測該缺陷位于零件產品內部。

圖2 葉片環側面磁粉聚集處的宏觀形貌
在該葉片環磁粉聚集處截取剖面試樣,經鑲嵌、磨拋后,用4%(體積分數)硝酸酒精浸蝕,采用蔡司Axio observer.A1m型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由圖3可見,在距該葉片環側面8.9 μm深度處存在黑色點狀缺陷,缺陷長度約為146 μm。

圖3 葉片環磁粉聚集處內部缺陷的微觀形貌
采用EM-30AX型能譜儀(EDS),對該葉片環黑色點狀缺陷處和基體處進行元素分析。由圖4可見,基體處未檢測到氯元素,黑色點狀缺陷處存在氯元素。

圖4 該葉片環基體處和黑色點狀缺陷處的EDS譜
由化學成分分析結果可知,該葉片環的化學成分符合GB/T 18254-2016標準對GCr15鋼的技術要求。通過宏觀觀察和金相檢驗結果可知,在距葉片環側面8.9 μm深度處有黑色點狀缺陷,缺陷長度約為146 μm。通過能譜分析結果可知,基體處未檢測到氯元素,而缺陷處存在氯元素,推測該缺陷為腐蝕坑。該葉片環其余位置未發生腐蝕或發生輕微腐蝕。
氯離子是一種強腐蝕性離子,被稱為點蝕的“激發劑”。氯離子半徑小、穿透能力強,常從鈍化膜破損處滲入,與金屬離子發生反應,形成強酸溶解鈍化膜,從而強烈地吸附在金屬表面[1]。
在熱處理過程中,工件變形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淬火時,高溫工件放入冷卻劑中會產生收縮。工件截面各部分的冷卻是有先后的,工件表面先冷卻、先發生收縮,工件中心后冷卻、后發生收縮,工件表面收縮就必然受到中心部分的牽制。
薄壁環狀工件一般需要采用專用夾具緊固,并沿軸向垂直浸入淬火冷卻劑,以減輕或防止工件產生翹曲變形[2]。該批葉片環采用夾具緊固的方式進行淬火處理,淬火介質易殘留在葉片環之間的間隙中且較難清洗,淬火介質中殘留的氯離子在該處誘發腐蝕,進而形成點蝕坑。
(1)該葉片環采用多只疊加及夾具緊固的方式進行淬火處理,淬火介質易殘留在葉片環之間的間隙中且較難清洗,淬火介質中殘留在該處的氯離子誘發腐蝕,進而形成點蝕坑,造成磁粉聚集現象。
(2)建議先拆除夾具,再清除葉片環之間的淬火液殘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