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前,北京東四北大街開始改造。從外觀上看,老街兩側修舊如舊,因此這里更需要新業態進駐以激發老城的活力。陳大瑞受邀前來,很快就決定把品牌的復合空間開在這里。這棟建筑在70多年間經歷過多次功能轉換,雜亂且破敗。拆改的過程漫長且艱辛,陳大瑞敲除20世紀50年代的老地面,清理出天花板處的金屬桁架,保留一部分老屋頂——整個進程像是剝離掉包裹住建筑的復雜時空,尋找它穩固、清晰的骨骼。

陳大瑞,Maxmarko木美、CHENDARUI和譜物三個原創家具品牌創始人。

大瑞藝術空間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北大街101號
十幾年來,先后創立了Maxmarko木美、CHENDARUI和譜物三個原創家具品牌的設計師陳大瑞,經歷再三的打磨、梳理和思考之后,將這三條設計線索帶到北京二環以內的東四北大街101號老房:既共存,又各自清晰地表述著。對陳大瑞而言,與其說一推二再推三,不如說這更像是Maxmarko木美的細胞分裂,也是他設計中始終存在的三面。從埋頭于設計到整理品牌獨立發聲,從“還挺亂”到脈絡分明,陳大瑞的新空間展示著設計的結果,其營造過程也呼應了設計師前行的方式與路徑。
這間位于北京二環以里的店面正對另一條胡同,陳大瑞便在門前立起一面電子大屏。這符合傳統胡同院落的掩映習慣,同時也給未來的展覽和活動預留出鮮明標志。在這面電子影壁后,你可以看到由Maxmarko木美2021年新作組成的三四個獨立場景。CHENDARUI標志性無限延展的腳手架符號出現在空間中陽光最充足的一角;而譜物獨享最內部的一間“茶書房”。他沒有采取宣傳先行的默認邏輯,2021年復合空間的落成才標志著陳大瑞終于建立了他的品牌部和市場部。二層的研發開放空間展示了家具從圖紙到模型再到打樣的過程。
空間一角的“中國椅101”誕生于2020年,它是他十年所思的集成,也是陳大瑞的“分水嶺”。“我覺得在今天的語境下,這把椅子其實經歷了拆除重組的過程,最終形成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結構,但它仍然還能表達極簡,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今天要做的一件事情:既有新的主張,又能異曲同工。做完這把椅子,我覺得各種設計差不多嘗試完,就要開始考慮品牌性的表述了。”陳大瑞說。
坐在譜物家具構造的“茶書房”中,你很容易注意到一件將八大山人作品中“鳥”的形象與當代材質和色彩組合成的裝置作品。陳大瑞認為,十年前做設計是向外看,但現在是向內看。對中國設計而言,內外結合的復雜維度中,一定包含著傳統與當代的對望,而這件裝置就是他對于傳統過渡到當代的形式的理解。CHENDARUI系列作品中的腳手架符號和對下一形態的不確定性,反映了近三十年中國城市變化帶給設計師的體驗,這是一種“當代”。譜物家具所具有的傳統、沉著、端莊和變通的東方氣質,是另一種“當代”。當經歷急流勇進,走進更廣大的世界后,包含陳大瑞在內的一班設計者與設計使用者開始依自己內在的文化認同做出選擇。“我愿意回歸做這些東西,自己做起來也更順手。”陳大瑞的一位朋友用“行云流水”概括譜物——設計處于自然而然的狀態,是積累之后的釋放。這同樣適用于設計師的其他嘗試:經歷層層迭代和變化,激浪和緩流都進入湖泊。三個品牌、三種思考在同一空間中存在,終于達到平衡。

?1.在老城區的掩映下,這些家具宛如一件件藝術品散發著自己的魅力,x系列分別有墻角燈、天秤燈、串燈、架燈等不同類型的燈具,可以根據你的需要來搭配不同的空間。前面的蝴蝶桌與老城區有著鮮明對比,保持著自身的流動感。

2.China椅來自CHENDARUI,其造型從“拆除”中獲得靈感形如雕塑,看似復雜,卻輕巧至極,極多亦是極少。

?3.云上榻 的靈感來自于建筑中“斗拱”的意象,搭配鋼結構猶如觸碰到了云朵般幽默詼諧。

4.陽光下的air長榻顯得更加靜謐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