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協同育人指凝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通過多方面的溝通、協調和合作,實現統一的育人目標。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應以學校勞動教育為主導,以家庭勞動教育為基礎,以社會勞動教育為支持,提升三個維度勞動教育彼此之間的關聯性,聚焦同一個育人目標,讓勞動教育真正發生。
【關鍵詞】協同育人;勞動教育;社會勞動;家庭勞動
【中圖分類號】G40-01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02-0043-02
【作者簡介】宋佳,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南京,210019)副校長,一級教師。
協同育人是指凝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通過多方面的溝通、協調和合作,實現統一的育人目標。加強勞動教育有助于學生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然而勞動教育并不是零零散散地開展各類勞動主題活動。勞動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以學校勞動教育為主導,以家庭勞動教育為基礎,以社會勞動教育為支持,讓家庭、學校、社會產生聯系和互動,最終建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
一、以學校勞動教育為主導
1.勞動與多學科的融合。
一是勞動與主學科的融合。教師可以將語文、數學等教學單元中的知識點與勞動融合,如語文課文《憫農》《朱德的扁擔》《冀中的地道戰》等的教授與勞動教育融合,讓學生養成崇尚勞動的品質。二是勞動與班會課、家長課堂的融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讓學生從小養成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通過家長課堂,借助家長的力量,讓學生接觸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開闊視野。三是勞動與綜合學科的融合。學校可以在音體美、綜合實踐等學科中融入勞動元素,如美術課中融入創意石頭畫、多彩油泥、篆刻、剪紙等;在科學課中融入機器人、創客等,注重學生手腦并用,激發創新創造,讓學生感知藝術起源于勞動,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2.勞動與多空間的融合。
一是建立“班級小主人崗”,讓學生樹立敬業的勞動態度。每學年開學初由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策劃,齊心協力布置班級每一個角落。每個班級還可以開辟“植物角”,組織學生動手種植,分享觀察日記,讓教室成為美的生長空間。班級中可以設立“小主人崗位”,如講臺清潔員、水杯小天使、課桌小達人、衛生小管家、圖書管理員等,實現人人有崗。二是創設“校園小義工站”,培養學生樂于奉獻的精神。中、高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在班主任和家長志愿者的帶領下,輪流開展小義工服務,如圖書管理員、食堂小管家等,在校園內志愿服務,傳遞溫暖。三是開辟“種植田園小徑”,培養學生堅韌的勞動品格。學校可開辟校內外種植基地,統一規劃并分發給每個班級一小塊田地,聘請校外勞動輔導員指導實施,家長志愿者協助。種植作物可以是常見的蔬菜、花卉等,讓學生接觸大自然,體驗松土、播種、澆水、施肥、治蟲、采摘的過程,感受勞動的趣味性。
二、以家庭勞動教育為基礎
勞動教育更離不開家長的支持。有的學生在家不做家務,偶爾做家務還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讓他們很難養成勞動習慣。因此,家長首先要認識到讓孩子做家務是對他們的一種鍛煉,其次在生活中應堅持培養孩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平時在學校提供的家務勞動任務清單指導下,家長可以結合家庭實際情況,陪伴、指導、督促孩子主動參與家務勞動,將孩子課堂所學勞動技能真正付諸實踐。
學校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特點開發編寫了《勞動指導手冊》,內容涵蓋家務勞動、校務勞動和社會勞動三個方面。在每個勞動任務后設計勞動評價,便于學生記錄勞動情況,評價方面包括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社會人士評價。在家務勞動任務中,三年級學生可以結合節日制作立體賀卡、福字臺歷等,陪伴家人過一個有儀式感的節日;六年級學生則是學做簡單的家常菜,讓學生學會居家生活,感受居家生活的美。
家長需要根據學校的《勞動指導手冊》,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勞動,并重視言傳身教,陪伴孩子一起完成某項家務勞動,并適時指導,給出評價和改進建議。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校和家庭的合作共育能幫助學生習得各項勞動技能,讓學生在家愿意勞動、樂于勞動、善于勞動。
三、以社會勞動教育為支持
校內資源和場域是有限的,家庭活動空間更顯擁擠,因此,勞動教育還應當借助社會的力量,充分發揮社會資源的優勢。通過讓學生走進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強化責任擔當意識,重塑對自身、社會及國家的認識,感受勞動的價值所在。社會服務項目的選擇不能隨意,而應該是經過系統謀劃的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應發揮主導作用,要根據綜合實踐課程、勞動與技術課和德育課程等精心設計。
如五年級上學期可依據綜合實踐課程設計“節約資源我來倡”“文明城市我來護”“留守兒童我來伴”“愛國基地我來講”等社會勞動任務清單。學校可以引導學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擔任小小講解員,記錄每次志愿講解服務時長,鍛煉溝通和表達能力,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學生走進工廠體驗生產勞動,了解自來水廠污水處理系統,讓學生感知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提升責任意識;帶領學生走進社區清理垃圾,讓學生懂得愛護自己的社區家園;帶領學生走進蔬菜大棚,了解蔬菜的栽培,讓學生與泥土親密接觸,了解蔬菜的種植和生產加工過程,養成勤儉節約的品質。
100250118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