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勇
(江蘇省口岸中學 225321)
高中物理的教學改革,主要是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一定的自主分析鍛煉.利用有效的合作內容與互動設計,通過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改變傳統課堂的刻板印象,讓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有探求精神,形成較好的靈活應用能力,并且能夠從合作中汲取養分,從而提升整體的物理核心素養.這是教學改革中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一種體現.高中生已經有一定的社交需求,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思維與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老師要充分地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高中教育階段,物理是一門相對復雜的學科,且需要學生進行理解與記憶的內容較多,多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無法找到正確的學習切入點,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都相對較低.為保障教學的效率,教師大多會選擇以自己作為主導,花費大量的時間為學生講解物理知識,幫助學生總結物理知識結論,致使學生對教師逐漸地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不僅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工作壓力,還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所以教師需要強化合作學習的設計,而想要讓合作學習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發揮切實的價值,推動學生的科學探究思維與能力的構建,教師還需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對學生實施引導.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幫助學生拓展學習寬度,結合立體化的教學內容.合作學習可以結合多元化教學策略的輔助,拓展學生的學習路徑.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合作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探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讓更多學生充分理解相關定理,同時在進行互動引導過程中可以引入更多的相關聯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物理視野,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所以合作活動是促進深度教學的重要路徑,能夠從學生思考分析和合理運用角度開展教學引導,更利于學生理解物理識的難點和重點,要想將合作學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老師要重視科學的設置合作學習模式.舉例來說,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將教學模式分成三種,分別是游戲或者合作實踐活動,小組合作討論和師生合作.其中師生合作和互動討論是常見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可以給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共同語言進行溝通,擴展自己的思維,不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另外對于高中物理來講,教學活動也非常重要,所以在合作教學設計中,老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從而順利地掌握知識點.通過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增加體驗感,能夠身臨其境的運用知識,學習知識,讓學生增強靈活性.并且在活動中,樂意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和想法不成熟,所以可能無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對此,老師可以讓學生組隊完成任務,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團體協作,學生可以激發學習的熱情,并且能夠產生競爭的意識,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更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中對學生的自主性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導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新模式,力求讓學生實現有效的自主發展,成為新時代下的人才.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發生了一定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教師落實了這一策略,但就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其中部分教師的教學成果并不理想,學生不僅未能在自由的環境中實現學習能力和素質的有效提升,還對學生的原有的學習進程構成了一定的阻礙,不利于學生的長期有效發展.而造成這一情況出現的根本原因則在于教師忽視了物理學科的難度和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規律,導致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地找到學習的切入點,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消化速度較慢,致使最終呈現出的學習質量不符合高中物理學科標準.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及時地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舉例來說,在《勻變速直線運用的研究》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針對教學重點為學生布置探究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配合探究勻變速直線運用的概念、一起研究v-t圖像的意義,同時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相關公式.要想將合作模式的效果發揮到最大,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保障學生在小組中都有適合的角色.根據不同學生存在的客觀差異性進行有效的小組分配,將學生視作教學的核心,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展,并且讓不同組員之間進行有效的合作式探析,切實的提高學生理解問題的效率,加快學生解決問題的速度,使學生能夠通過共同努力的方式攻克難題,完成探究任務,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愛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能夠在組內展示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保證每一個小組都能夠有一位學習能力強和外向的學生,這樣才能夠保證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順利地進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共同探索知識,不出現教學的分層,而且,可以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既可以保證教學的效率,也可以讓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建立教與學的合作關系重視起來,以學生當下的理解能力作為基礎盡可能的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為學生創設合作的情景,帶給學生一定的啟發,并結合合作互動問題,讓學生重新審視所學的物理知識,逐步地認識到物理學科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關系,正確的認識所學的物理知識,實現學科思維的進一步構建.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需注意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幫助學生逐步地掌握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方法,讓物理學科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發揮真正的價值.舉例來說,老師在教授“摩擦力”的時候,可以先準備一個瓶子,在瓶子中裝滿大米然后放在桌子上,在瓶子中插上一根筷子.老師可以問學生“如果老師現在把筷子拿起來,筷子會和瓶子一起運動嗎?如果可以一起運動,那么在運動的時候瓶子會掉嗎?會有什么現象發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現象?”接下來,教師可以將兩本書交錯在一起,讓兩名學生到前面來分開這兩本書,但是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學生無法分開兩本書.只有讓學生親眼看見、親身體驗,才能夠使其動腦思考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使學生能夠在掌握相應的知識基礎上,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和學習態度.
在合作教學設計中,高中物理教師應嘗試多元化的教學創新,重視學做合一課堂的構建,使學生跟隨教師不斷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實踐,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出教材中的知識深意,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基礎知識與學科素養.除了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效率和物理能力的提升之外,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實踐學習也同樣影響著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的構建,所以教育工作者應當對此重視起來.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獨立發展的機會,以學生的學習感受為基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地掌握總結探究結論的方式與方法,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有效認知.同時在趣味實踐活動中,學生的頭腦更加靈活,發散思維也能得到有效鍛煉,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來說是有較大幫助的.舉例來說,在《平拋運動》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趣味的合作實踐活動教學設計,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助學生實現深度理解.比如和學生一起到周邊的健身館,讓學生拿起飛鏢實踐體驗.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實踐能力、興趣愛好,設計一些符合學生需求的趣味實踐環節,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按照學習小組的分配設計趣味比賽,讓學生以小組來計算比賽成績.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體驗感,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投擲比賽,并讓各個小組分析相關的比賽技巧,以及原理,找到學習的入口.通過飛行高度、實際重量、投擲時的角度、體積大小等因素的比較,在實踐中深刻感受飛行角度、重力、推力等不同變量對運動距離的影響.教師通過實踐比賽中的一步步地引導,幫助學生找到關鍵信息點,讓學生在趣味的實踐學習活動中獲得思維的成長,提升應用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需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過程進行拓展性思考,找到自己在探索物理問題時所存在的有待改進的地方,達成對經驗教訓的有效歸納與總結,將這些經驗教訓逐步地轉換成學生優化自身的力量源泉,最終達成高中物理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教學高效性.
物理學科對于學生來講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單向灌輸,是無法發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高中物理課堂合作教學的創設形式多種多樣.在教學創新設計的號召下,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圍繞教學目標,契合學生全面綜合發展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大力推進合作教學的運用,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水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