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寅,于 瑤,王 亮
(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湖北 武漢 430034)
地下水作為重要的水資源,在人民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地下水環境對于建設項目的開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開展有效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可以實現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的評價,為建設項目工作以及水資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因此研究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環境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作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其第一步,它在開展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針對區域內的相關環境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另一方面要針對區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以及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全面仔細的勘察。
在天然環境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勘察人員提前收集相關的資料,對項目所在的區域進行有效明確,并提前整理好區域環境的相關水文地質資料。水文地質資料一般包括3 個方面:①該區域環境的水文地質圖件。②該區域環境的水文地質評價報告。③該區域環境的水文地質調查報告[1]。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這兩方面的資料:收集的有關與項目所在區域水文氣象方面的資料和此區域潛水含水層動態監測資料。當以上資料收集整合完之后需要工作人員細致分析各項資料,全面了解區域的植被情況和氣候水文情況,掌握含水層的水位以及隔水層的厚度和結構,為接下來調查分析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同時還要以相關分析結果為依據在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對建設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有效識別水文地質環境影響,并針對其評價進行等級的劃分,最后對自然環境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開展的范圍和內容進行準確確定。
在人為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勘察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工作人員對地下水污染源進行有效確定,全面了解地下水的相關情況,比如地下水的污染情況、地下水的分布特征、以及地下水的污染成分等信息,并且細致分析地下水各方面的相關情況在生態和環境方面產生的相關影響,并根據地下水中的污染成分對污染源進行準確確定。在污染源確定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地下中所含有的工業生產活動所產生的廢水,并針對廢水的具體成分開展調查分析工作和地下水的整改工作。其次,在污染源調查工作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全面了解區域的醫療衛生廢水和生活廢水的相關排放情況,并且還要了解區域所采用的廢水處理設備,分析設備對廢水的處理情況,為接下來人為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還需要工作人員綜合調查和分析區域對地下水的開發利用情況,對地下水源地開采情況和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掌握,調查了解地下水的相關變化情況,比如地下水的水位變化情況,地下水的水質和水量變化情況等。同時還需要對地下水的用途進行有效確定,明確區域地下水屬于工業用水還是生活飲水。此外還要了解已經報廢的水源,分析地下水在利用過程中是否會產生相關嚴重的后果,是否會對區域環境和區域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是否會引發區域地面出現塌陷和沉降的情況,這些都需要工作人員進一步的仔細調查和了解。
地下水環境水文地質問題勘察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工作人員以之前收集到的相關資料為依據,并參考之前勘察工作開展過程中了解的有關與地下水相關情況和信息來發現其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對地下水的主要成分進行有效明確,查明地下水成分含量的主要分布情況,并根據相關的標準判斷地下水各成分含量是否出現過高或者過低的情況,是否會對區域內人體的健康以及生態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還需要工作人員全面勘察含水層的疏干狀況,對區域含水層的位置進行準確勘察,詳細分析和了解含水層的厚度情況和巖性情況,了解地面出現的塌陷情況和沉降情況,并對其位置有效明確。針對存在有相關地質問題的區域要加大勘察力度和分析研究力度,全面科學判斷該區域未來的發展情況。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全面研究和分析環境水文的地質調查。環境水文地質調查需要圍繞觀測線路來開展,一般觀測線路都會布設在有地下水滲漏情況的河谷和溝谷的沿邊地段。當然,在觀測線路布設的過程中也可以以沿途的地貌變化為依據來重新調整觀測線路的方向,在觀測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如果布設的觀測路線并不能將所有的環境水文地質現象進行全面涵蓋,觀測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輔助觀測,全面調查和了解水文地質背景信息以及含水層的環境情況[2]。同時,在布設觀測點的過程中還需要布設相關的地質調查點和水質采樣點,在此過程中需要綜合性的考慮和分析地下水的流向情況和項目的平面布局情況,并了解地下水水質在上下游兩側分布的相關情況的基礎上來科學合理的確定采樣點的位置,這樣布設的采樣點有助于后期地下水采樣分析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而在布設水文地質調查點的過程中要提前了解地下水水文地質特點以及地質環境特點,并根據相關的規范和具體的環境要求對調查點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在布設完水文地質調查點之后還需要工作人員針對一些重要的地質調查點進行拍照,并根據具體情況制作調查卡片,最后要將這些資料整理起來進行統一保存。此外還需要布設相關的水位監測點,水位監測工作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地下水的分布特點以及地下水水位的主要情況。因此一定要確保布置的水位監測點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能夠將整個水域調查區域的全貌準確的反映出來。
在環境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開展之前,通常需要收集相關的資料,調查目前地下水環境的相關情況,明確相關的問題并進行科學有效的預測和評價。地下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在開展過程中需要開展勘察鉆孔作業,布設相關的勘察鉆孔主要目的是為了便于分析地下水層含水層的相關特性以及巖石特性,對項目場地是否達標進行準確判斷。勘察鉆孔需要以調查評價標準為依據針對重點建設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并且要通過試驗鉆孔來確定其是否符合相關標準,一般以不揭穿目的含水層為標準來確定勘察鉆孔的深度。如果揭穿了目的含水層就會打破下浮含水層和目的含水層之間原有的水力聯系,嚴重影響研究數據[3]。勘察鉆孔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不僅需要調查熔孔的情況,而且還需要細致分析含水層和全孔的巖性特征。最后在勘察鉆孔作業結束之后,一定要確保含水層空隙是處于通暢狀態的。
環境水文地質試驗工作的開展,首先需要根據地下水環境的分析和評價對滲水試驗點進行合理確定,設置相關的項目平面圖,并且還要對地下水造成的相關污染進行考慮。其次要合理選擇滲水試驗方法,目前使用頻次最高的就是雙環滲水試驗法,它是通過實際測量和開挖獲取相關的實驗數據,并不是采用經驗值來代替,提高了試驗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最后還需要開展抽水試驗工作。工作人員要從水文地質著手通過方法的合理選擇來評價和分析水文地質參數,比如多孔觀測抽水試驗就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抽水試驗方法。
在試驗分析工作結束之后,還需要動態化監測地下水的水位水質情況,對地下水水流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對地下水化學組成成分進行了解和分析,準確判斷地下水的發展趨勢,查明地下水的分布現狀,采取相關措施對地下水環境的現狀進行改善,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要以現有的評價體系為依據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并開展等級劃分工作。如果等級劃分的結果在一二級區間就要針對全區域在豐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等三個階段的水位進行水質監測工作。如果等級劃分的結果是三級,就要針對枯水期的水位開展水質監測工作,同時還要開展水質分析工作[4]。水質分析工作的開展不僅要對水位、常規水質因子進行分析,而且還要分析其中的特征因子和八大離子,這對于未來改善地下水的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地下水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相關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并且在他們不斷的努力下通過相關數學模型的構建對相關參數進行分析和計算,實現對地下水環境的科學準確評價,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相關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促進地下水質量得到不斷優化和改善。在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過程中會使用更多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不斷優化和提高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效果和質量,達到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
綜上所述,水文地質勘察工作在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為了不斷提高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實效性,需要有效明確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主要內容,開展環境水文地質調查工作和環境水文地質勘察與試驗工作,同時還要開展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工作,并在實際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對方法和技術進行科學合理選擇,不斷提高地質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順利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