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固邦興。2021年末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特別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強調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產業促鄉村發展。這是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鄉村產業發展,對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頭號工程”和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緊抓鄉村產業發展,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建設農業全產業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打造鄉村產業升級版,持續做大縣域經濟、實現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產業,根植于縣域,地域特色鮮明、創新創業活躍、業態類型豐富。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就是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通過聚集農業生產、生活、生態、文化功能,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農文旅”有機結合的農業產業化“一條龍”經營模式,充分釋放鄉村隱藏沉睡的優質綠色農產品、優美生態環境、優秀傳統文化的更多價值。
著眼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農業農村部此前發布的《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全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和典型縣建設名單”, 圍繞稻谷、小麥、玉米、大豆、蔬菜、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豬肉、牛羊肉、乳制品等重要農產品和糧經作物、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等優勢特色農產品,確定了全國31個農業全產業鏈重點鏈,63個全產業鏈典型縣(市),將從理念、技術、機制等多方面引領和驅動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并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用地、人才等政策措施,全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聚焦農業全產業鏈建設,打造鄉村產業升級版。《當代縣域經濟》本期“前沿觀察”以記者的視角,從鄉村本質出發,通過梳理農業產業特點、久久為功抓鄉村產業發展的專家觀點和典型事例,展示了鄉村產業振興的“慢方式”。 “典型案例”從農業全產業鏈示范建設切入,以記者現場采訪為線索,以詳實的文字和生動的圖片,展現了四川省彭州市從集約化育苗、田間管理、蟲害防治到收割、加工、儲運、銷售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做強蔬菜全產業鏈,擦亮蔬菜金字招牌的創新實踐;解讀了四川省三臺縣按照生產基地化、基地規模化、規模養殖園區化、園區生產標準化發展思路,通過建設高標準繁育基地,培育生豬產業龍頭企業,推動全縣生豬養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向現代生豬強縣邁進的典型經驗。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