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葉藍

3月天氣漸熱,通常是香港市民開始大批到各區沙灘泳池玩耍聚會的季節。然而在疫情之下,這種近距離、大規模聚集顯然不合時宜,甚至大部分連口罩也不戴。香港康文署為此決定,一改這波疫情以來“只關不封”的情況,將禁止市民進入各個泳灘。
康文署16日表示,為減少人群聚集將加強管理,17日起關閉轄下所有登記的泳灘,直至另行通告。康文署表示,會加強圍封各泳灘,避免市民進入。發言人同時呼吁,市民疫情期間盡量留在家中,同心抗疫。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6日稱,沙灘是康文署轄下場地管理,現在已沒有再提供服務,包括當值的救生員,但許多市民仍到沙灘聚集,且沒有戴口罩。她強調,圍封沙灘不是新措施,過去疫情時也曾采取類似措施,希望可以減少人流聚集,保障社會安全。林鄭月娥說,現在香港已采取最嚴格的社交距離措施,暫時沒有計劃再次收緊,但近期交通工具出行次數有微升跡象,反映市民出現松懈。
香港有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有許多海灣和海灘。然而,隨著香港發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一些以前適合游泳的海灘被關閉,后來隨著水質改善又重新開放;其中,香港約有一半適合游泳的海灘由康樂署管理,并被正式稱為憲報公布(正式登記)的海灘。
第三波疫情暴發期間,康文署也曾關閉泳灘。此次第五波疫情雖然嚴峻,康文署轄下大部分康樂和文化場地及設施暫停開放,但泳灘一直沒有關閉,大批市民涌到各區泳灘嬉戲。雖然有香港市民認為,現在天氣還未回暖,且有“限聚令”等措施,但香港《東方日報》16日的報道稱,香港多區15日最高氣溫達到30攝氏度,在位于屯門的黃金海岸,沙灘上人山人海,有家長帶著孩子玩水,還有游客下水暢泳。在現場能看到,很多市民都沒戴口罩,大量人群聚集的情況非常嚴重。
有港媒16日評論稱,近日天氣轉暖,不少市民前往石澳、大浪灣等泳灘嬉水、沖浪,不戴口罩的亦大有人在,“二人限聚令”形同虛設。如此漏洞引起一部分香港市民批評,有評論表示,香港在暴發第三波疫情時,公共泳灘曾封閉3個月,如今疫情遠比第三波嚴峻,公共泳灘卻不受限制,這是什么道理?文章認為,香港疫情發展到現在,固然是因為病毒傳播力太強,但也與抗疫心態和思維分不開。接種疫苗、全民檢測、“港康碼”、動員公務員抗疫,都給人慢半拍的感覺;實施號稱有史以來最嚴厲的限聚措施,偏偏泳客如織的公共泳灘卻沒有禁,成為傳播疫情的漏洞。如此怎能早日穩控疫情,讓生活恢復正常?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16日公布,當天新增29272例確診病例,包括14454例核酸檢測陽性以及14818例“快測陽性呈報”病例。香港再增加278人死亡,年齡介于35歲至105歲,其中198人是65歲或以上老人。第五波疫情,香港已累計有4847例死亡病例,數字超過內地。▲
環球時報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