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暉
(洛陽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河南·洛陽 471023)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日益加快,我國在國際上的融合性也在不斷地提高,英語作為通用的國際語言,在國際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英語能力的要求已經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熟練地掌握英語,才會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在這種發展態勢下,英語也成為高校教學中的重點學科,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懂得英語翻譯是檢驗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而言是個人求職中的有利優勢,能夠幫助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在工作當中多有裨益。但是我們許多高校對于翻譯教學這門課程還不重視,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
翻譯是將一種語言表達的信息和內容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這其中就需要翻譯人員既有科學性,又有人文性,因為既需要客觀表達出內容和意思,也需要表達通暢,飽含句子本身的優美和情感。在高校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傳授學生相關的基本知識點和技巧,讓學生通過自我實踐來探索其中翻譯的規律,以此來提高學生英語翻譯的能力。英語翻譯教學是對教師和學生的一種考驗,也是對中英文化的一種理解。
翻譯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影響因素,其中一點就是文化背景不同而導致翻譯出來的內涵會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翻譯教學這門課程中,教師不僅僅教授單詞表面的含義,還會引導學生學習單詞背后的故事和文化,通過一些歷史典故來講解文化背景,開闊學生文化視野,讓學生更加深層次理解單詞內涵,了解單詞在不同語境下表達的不同含義,翻譯出來的意思也會更加貼切和完整。同時,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也會讓學生對單調的單詞產生興趣,加強記憶效果,激發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翻譯是一種技巧,更加是一種藝術,翻譯需要我們的翻譯人員具有人文性,能夠優美表達出原有意思。翻譯是兩種文化的不同碰撞,不同的文化表達情感的方式不同,通過翻譯教學我們可以更加了解不同文化的內容,提升文化素養,培養出一種文化意識。例如中國古詩詞博大精深,如果我們需要將其翻譯成英文,那我們需要先深入了解古詩詞表達的內容、情感以及其產生的文化背景,才能寫出同樣優美又不失韻味的英文翻譯,同樣的,英文詩在表達方式上與中文同樣不同。如果我們在翻譯過程中不注重情感的表達,翻譯出來的只是文字的堆砌,那將毫無意義。因此,在翻譯教學中教師也應該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在課堂,更要學習在課外,了解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俗風情,通過多觀看國外影視內容,感受他們的文化,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增加文化積累。
英語翻譯教學在許多高校沒有得到重視,我們可以從高校的課程設置中看出來,除了英語專業的學生,其他專業的學生每學期只有一門基礎英語課程學習,并沒有涉及翻譯教學這門課程,教師在課堂上基本上也不會傳授翻譯技巧和知識點,只是做到基本的聽力、口語、閱讀等內容。同時,由于大學課程安排的本身就比較少,平均下來,一周最多上兩節英語課,這對高校學生而言也是遠遠不夠的,無法真正滿足英語學習需求。
在目前很多高校中,并沒有單獨的英語翻譯教材,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的時候只是利用常規教材中的翻譯模塊,但是這部分內容比較少,講述的翻譯技巧也只是浮于表面,沒有進行深入的講解。同時教材上的內容基本以經典文學作品居多,缺少多領域的內容,例如科學、地理、商務等內容,對于大學生而言無法滿足他們實際的需求。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翻譯這門課程是希望能夠掌握好專業的英語知識,在日后工作中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優勢,但是只學習文學作品的翻譯技巧并不全面,與日常生活工作會有所脫離。對于這門課程而言,既會讓課堂氛圍枯燥無味,也會限制英語翻譯教學這門課程發揮實際作用。
翻譯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中外文化差異,因為翻譯本身是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只有對一個國家的文化背景充分了解,才能夠真正了解一個國家文字背后所傳達的含義、表達的內容,才能運用另一種語言將其轉換過來。大多數大學生對國外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對于英語的學習僅僅停留在單詞意義,語法知識點上,而且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只注重理論的講解和技巧的傳授,沒有注重國外文化背景等知識。他們在教學上有一個認知偏差,對于文化背景這個要素,雖然知道但沒有做過多的要求,在翻譯教學中他們也是更加注重客觀性,卻忽略了人文性。
很多高校英語教師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很多自身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英語翻譯教學培訓,缺少專業的知識。對于中國大多數的英語教師而言,他們教學英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成功應試,即便到了大學這個觀點仍未改變。同時,課程雖然在不斷改革,但是很多高校教師的觀念沒有改變,教學方式沒有改革,他們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講述著他們年復一年講述的知識和內容,無法滿足新大綱中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應該得到各方面的重視,并不斷改進,才能夠充分發揮英語學科的重要性,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一批批專業的英語人才。
要想改進高校英語翻譯教學這門課程,首先應該要改變高校自身觀念,不斷提高高校對于英語翻譯教學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教學大綱是教學工作完成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要根據現實需求去改進教學大綱,在大綱中指出英語翻譯這門課程對于當今大學生和社會的重要意義,提高英語翻譯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同時在大綱中還要著重說明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要目標包含了翻譯理論、翻譯技巧、國外文化背景了解等,并且對高校的英語翻譯教學的教材內容作出改編,設置單獨的英語翻譯教學課程,增加不同領域的翻譯內容,更加注重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
英語教學教材的不完善是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因此我們應該對癥下藥,解決這個問題,完善好教材內容。現如今,很多英語教材中的翻譯內容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教學大綱要求了,也不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所以各大高校可以聯合起來,由專業的英語翻譯教師聯合出版社人員,結合如今社會發展的形勢和高校學生學習的現狀編寫一份專門的英語翻譯教學教材。同時,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在圖書館增加一些外文材料、翻譯書籍,方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也是對學生課外資料的一種補充。
英語教師要了解英語課堂應該與其他課堂區分開來,尤其是在學習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應該盡量使用英語教學,去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課堂氛圍,通過英語的形式講課、提問,能夠更好的鼓勵學生敢于開口,勇于表達,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教師要認識到英語口語能力其實是英語翻譯的基礎,平時應該注重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多創造一些情境,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將口語能力和翻譯技巧相結合。教師也要改變傳統授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多多創造互動機會,由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討論,讓他們自由交流,自主翻譯,為英語翻譯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中外文化的差異很容易導致學生的翻譯只是一些毫無情感的文字,因此,我們在進行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要意識并且重視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引導并要求學生去進行中英文化背景的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對西方文化的一些文化知識進行重點講授,包括西方的歷史發展、人文科學、風俗習慣、地理環境等。在課堂外,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小作業,要求學生去觀看一些西方的影視作品,用英文寫一寫自己的觀后感,說一說自己的感悟。通過對中外文化的不斷深入了解,能夠幫助他們積累文化知識,理解翻譯中的重點內容,提高翻譯能力。
翻譯能力的高低最終要落實到實際運用中來,因此在校期間,要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讓他們在日后工作中遇到問題能夠有能力解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掌握英語翻譯能力。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平時的作業任務的方式,讓學生提前適應英語翻譯,布置一些不同領域的內容,規定期限由學生自主完成,并且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經驗,改正錯誤,不斷提高英語翻譯能力。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和出版社、企業合作,提供一些英語翻譯工作,讓學生在大學時期提前接觸社會,了解翻譯工作的實際內容。通過真正的工作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他們對英語翻譯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之后的英語翻譯學習上更加用心刻苦。
綜上所述,英語翻譯教學既可以幫助高校英語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對英語的需求,也可以讓學生熟練地運用英語增強職業能力,獲得更高層次的發展,從而激勵學生學習、探究與應用英語,挖掘學生英語應用必備技能的內在潛力,從而更好地將理論知識內化成實踐應用技能。從小方面來說,英語翻譯對于高校而言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獲得一技之長;而從大方向來說,英語翻譯是中外文化之間的一種碰撞和交流,能夠培養出更多的英語翻譯專業人才,對于我們中國文化走出去也有很大的裨益,助力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