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泉 龔 舒 熊藝霖 劉光華,
(1.佳兆業鄉村振興公司 廣東·深圳 518000;2.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廣東·廣州 510225;3.韶關市華實現代農業創新研究院 廣東·韶關 512000)
在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生態環境容量有限的基本國情下,對我國城鎮化構成了諸多約束和挑戰,也決定了我國城鎮化發展必須尊重國情,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生產、生活、生態是城鎮化發展中的三大要素,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整體,需要建立聯動的連接方式,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前提下,持久健康的發展城鎮化建設。產業發展是特色小鎮建設的基礎條件,生態良好是特色小鎮的重要引力,生活富裕是特色小鎮的建設目標,不是單純的提高產業發展水平、改善小鎮農民生活質量,建設小鎮生態環境,而是通過三者有效融合,實現特色小鎮特色鮮明、要素集聚、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發展目標。
為了提升地方生態資源要素挖掘能力,構建滿足大眾對生活品質需求的生態園區,需要進一步提升生產要素挖掘強度。引入現代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大力推進經濟發展,借助城鎮固有文化優勢,突出企業獨有的特色。通過將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需要提升資源應用能力,提升城鎮辨識度,從創新角度出發,優化內部基礎設施,明確城鎮發展要素,構建科學的發展方案。
特色小鎮建設期間,需要利用小鎮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大力挖掘文化要素,選擇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結合當地的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向社會傳播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并將地方特色鮮明的物質作為介質,表現地方文化,打造出特色化、地域性強的品牌,提升特色小鎮的文化知名度和美譽度,確保特色小鎮發展滿足城鎮產業發展需要
特色小鎮經濟增長與因地制宜的資源規劃息息相關,與文化要素相輔相成,其構建要與鄉村經濟建設有機結合,從頂層設計角度校,借助政策激勵,發揮政府的功能作用,引導金融組織投入資金,加快特色小鎮建設速度。且加強投資組織與政府合作,建立安全市場監管環境,以PPP模式作為推動特色小鎮項目的手段。同時,小鎮構建要與鄉村經濟建設有機結合,形成特色產業,助力特色小鎮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起到的作用愈加明顯,但是由于我國前期發展并不均衡,沒有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導致小鎮特色建設面對極為嚴峻的生態管理工作。在綠色節能成為我國未來發展主線的背景下,需要在特色小鎮建設期間加大對環境保護管理的力度,分析以往經濟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引入綠色生態理念,創新發展機制,加快特色小鎮綠色建設速度,解決以往存在的生態污染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提升內部資源利用率,運用循環理念開展小鎮各項產業工作,完成產業結構生態轉型工作。
湖南省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是以農耕體驗為核心主題,發展集合綠色農業、生態旅游、智慧農業、產游結合的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復合型農業園。是體現生態、古樸的田園意境,突顯體驗農耕悠閑生活,完善農村產業結構,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使休閑旅游者回歸自然,享受生活的寧靜,體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色養生小鎮。并以“鄉村資源的專業運營商”“生態小鎮平臺服務供應商”以及“美好田園生活的創想家”定義自身的價值與使命,圍繞現代農業、生態旅游、宜居城鎮三大核心,通過城鎮化、鄉村型、旅游核的組織形式,成功開發“民生、生態、產業”協同發展的新型城鎮,打造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戰略樣板。
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是采用以生態為基底、以藝術為核心、以小鎮為特色的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思路,利用多條水系交織環繞的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緊抓民生為本,心系鄉里的情感理念,融合湘中民俗文化、親子文化、創客文化的內涵,在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民生、生態、產業”協同發展的前提下,充分保障民本民生,建設具有社區功能的綜合型特色產業小鎮。
潯龍河生態小鎮距離黃花機場23公里,武廣高鐵站30公里,距離市中心和長沙縣城20公里左右,且半小時車程內覆蓋了三大群體:長沙經濟開發區、長沙縣以及三大單位(分別為湖南電視臺、湖南高管局、國防科技大學)。這三大群體可代表人群對就業、休閑度假、住房、生活的大部分要求,而潯龍河生態小鎮正是集生產、生態、生活及住房為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特色小鎮。
主要方式是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通過市場運作推動整體項目運行。長沙市政府也從政策、資金、土地等多方面支持潯龍河特色小鎮的發展,其中包括公共服務均等化項目的整合投入;整合社融項目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整合投入;以及3500畝國有土地收益的全額返還等。并且,它是湖南省重點工程、“兩型”示范創建項目、長沙市重點工程、長沙市城鄉一體化建設“15+1”試點項目、長沙縣城鄉一體化建設“14+2”試點項目、住建部智慧型社區試點項目、長沙市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示范項目、長沙市“美麗鄉村示范村”、聯合國開發計劃授予“節能建筑推廣村”。
潯龍河特色小鎮從產業規劃、民生規劃、建設規劃、土地規劃以及社會規劃五方面來進行頂層設計。將產業規劃作為引領,突出產業優先,重點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文化創意和鄉村地產;將民生規劃作為核心,突出以人為本,實施村民集中居住,增加農民資產價值、實現農民就地就業、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提升生活幸福指數;將建設規劃作為推手,突出可持續發展,堅持“兩型”原則,優先考慮生態環境容量,實現人口與環境的生態統一;將土地規劃作為保障,突出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盤活土地資源,實施土地混合運營,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將社會規劃作為依托,突出城鄉一體,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向農村覆蓋和延伸,促進農村社區化、農民居民化。
湖南省潯龍河生態藝術小鎮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集地產、旅游、文化、教育、生態等為一體的特色功能小鎮。具有很高的資源開發利用價值,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同時也是特色小鎮未來發展的標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