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貧血指外周血中紅細胞總量低于正常值而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如處于快速生長發育的嬰幼兒和青少年,容易因鐵元素補充不足引發貧血;女性處于妊娠期,由于胎兒因素導致營養不足等,易出現貧血。此外,存在慢性胃炎、胃功能紊亂等慢性疾病患者也是貧血高發人群。貧血可以發生在各個年齡段。緩解貧血癥狀除了藥物治療,還可通過飲食調理幫助患者補充鐵元素。基于此,本文簡要介紹貧血飲食建議和注意事項。
貧血的常見病因分析
貧血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主要劃分三類,分別是血細胞生成減少、血細胞生長過多、失血。伴隨近幾年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貧血患者的病因也發生了變化,經臨床資料分析對比后認為:
(1)營養攝入相對不足,而需要量增加。在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期間,血細胞和肌肉容量會逐漸增加,這時血細胞生成的營養成分相對不足。也有部分青少年因長期節食、偏食等,在需要量增加的情況下養攝入不足,最終導致貧血問題出現。
(2)妊娠、哺乳期婦女營養需求量會增大,若未得到及時補充,則會造成孕期、哺乳期貧血,容易對后代發育造成影響。
(3)慢性疾患并發失血導致貧血。患有某些婦科疾病的女性,如子宮肌瘤、子宮癌等,或有消化道常見慢性疾病的患者,如息肉病、潰瘍病等,都會出現長期慢性失血。
貧血與飲食的關系
貧血屬于緩慢的形成過程,待機體開始逐漸適應低氧狀態,會降低患者抵抗力,進而容易感冒,引發鼻塞、嗅覺靈敏度下降。此時,貧血患者易出現食欲下降,嚴重時還會伴有厭食現象。一旦營養問題出現,會加劇貧血癥狀,形成惡性循環。由此可見,加強貧血患者的飲食護理十分重要。
貧血的飲食建議
增加鐵元素攝入量
由于貧血患者多為缺鐵性貧血,所以增加鐵元素的攝入量能夠有效改善貧血癥狀。鐵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動物內臟、瘦肉等,胡蘿卜、菠菜、西紅柿、卷心菜等蔬菜,以及獼猴桃、龍眼、草莓等水果。其中,胡蘿卜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富含多種維生素;并且,其獨有的胡蘿卜素具有極佳的補血效果。相關研究表明,草莓中的維生素含量相當于蘋果、葡萄等水果的10倍以上,且富含鐵元素,補鐵效果遠超于其他的水果、蔬菜,非常適合貧血患者食用。所以,可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根據菜譜合理搭配每日飲食,通過食補幫助患者補充缺失的鐵元素。
補充維生素B12和葉酸
紅細胞在正常生長發育過程中,離不開維生素B12和葉酸的供應與支持。而紅細胞產量減少是造成貧血的重要誘因,故貧血患者需要適當進食豬肝、瘦肉等含有維生素B12,以及菠菜、芹菜等含有葉酸的食物,以保障紅細胞生長。
多食用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蛋黃、魚蝦、豆類食品等富含蛋白質,尤其是中老年貧血患者應注意補充;同時,在每日食譜中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的攝入量,以補充維生素。再者,貧血患者通常情況下存在胃酸缺乏的情況,使得食物攝入后難以吸收和利用。因此,貧血患者還需注意酸菜、醋的進食量,以保持胃部良好的酸性環境,提高對食物的吸收和利用率。
部分患者可能由于其他疾病的影響,導致食欲不佳,所以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做到色香味俱全,增強患者食欲。部分老年貧血患者存在牙齒脫落、牙齦腫脹等口腔問題,或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問題,可以將食物加工成肉沫、土豆泥、果汁等便于消化的形態,以提高食物的吸收利用效果。
常見食譜
(1)將20 g黑木耳置于清水中浸泡,30 min后撈出備用;取20枚大紅棗清洗干凈后備用。根據貧血患者對甜度的喜好,準備適量紅糖。將三種食物置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小火慢煮,待食物煮熟后即可食用,1 d/次,根據患者個人喜好可連續食用。
(2)準備少許干桂圓,取出15 g桂圓肉;準備30 g桑椹。將兩種食物置于鍋中,加適量水小火慢煮,直至桂圓全部膨脹成圓球狀后撈出放涼。在放涼后的桂圓中加入適量蜂蜜,調和均勻后食用,1 d/次,根據患者個人喜好可連續食用。
(3)淘洗60 g大米,置于鍋中加適量水小火慢煮;同時將100 g菠菜清洗干凈,切成碎備用;將50 g豬瘦肉切成細長條或肉丁。將菠菜碎和肉條置入鍋中,一起熬煮,待食材全部煮熟后即可食用,1 d/次,連續食用1個療程,即15 d。
貧血飲食注意事項
少喝茶
茶葉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能夠和鐵相結合生成鞣酸鐵,而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很難將鞣酸鐵進行吸收和利用,進而影響機體對鐵的吸收效果。貧血患者如經常喝茶,會使得機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降低,加重貧血,不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復。因此,對于愛好喝茶的貧血患者,為了其自身健康,應盡可能避免喝茶,尤其是在食用含有鐵元素的食物或藥物時,防止鞣酸和鐵元素結合,影響鐵元素的吸收。
少喝咖啡
咖啡中含有多酚類物質,和鐵元素結合會生成難以分解的鹽類物質,降低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故貧血患者盡量不要喝咖啡,可選擇橙汁、檸檬水等果汁替代。其實,健康人群也不宜長時間大量飲用咖啡,因為不僅會影響機體對鐵元素的吸收,還可能導致心跳過快等問題。
少吃大蒜
大蒜中含有諸多發揮性物質,食用后會降低機體胃液分泌量,進而減少紅細胞、血紅蛋白的生成量,不利于貧血病情的控制,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少吃堿性食物
過食堿性食物會使胃部酸性環境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酸分泌量,無法很好地吸收利用鐵元素,同時也不利于食物中游離鐵的轉化。所以,貧血患者應盡可能控制食用堿面饅頭、蕎麥面等堿性食物。
少喝牛奶
雖然牛奶中含有一定的鐵元素,但含量較低;且牛奶中鈣、磷含量豐富,飲用后會和機體內的鐵元素發生反應,形成不溶性鐵化合物,使貧血患者的鐵元素缺失情況更為嚴重。因此,貧血患者應盡量少喝牛奶。
總結
綜上所述,貧血患者在進行食補的過程中,應做到多食用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同時少食用茶、咖啡、大蒜、堿性食物和牛奶,以免影響機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利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