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銀
妊娠期是女性非常重要且特殊的階段,因體內激素水平改變,身心面臨極大考驗。由于胎兒要從母體汲取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因此孕婦一方面需要考慮個人營養需求,另一方面還要滿足胎兒所需營養。大部分孕婦在懷孕期間,擔憂胎兒無法獲得足夠營養,會增加食物攝入量。殊不知,若飲食過度,可能誘發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妊娠風險。因此,保障孕婦飲食的合理性及定期進行血糖檢測十分重要。
血糖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身心健康及胎兒生長發育會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定期開展妊娠期血糖檢測非常重要。如發現血糖異常,要及時控制,防止出現嚴重的不良后果。由于血糖檢測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結果出現偏差,不能真正反映孕婦的實際血糖水平,在此需要充分認識妊娠期血糖檢測的影響因素,進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飲食因素
為保障孕婦空腹血糖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抽血檢測前一晚飲食十分重要。若孕婦食用了難易消化或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以及晚餐時間過晚導致空腹時長不到8 h,均可引起空腹血糖數值偏高。此外,部分孕婦在檢測前一晚上刻意減少飲食量、改變飲食習慣,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一些含有影響血糖水平的保健品,導致血糖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較差,影響臨床診斷及治療。
時間因素
空腹血糖的采血時間最好在上午08:00之前,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孕婦體內的升糖激素會升高,盡管仍是空腹狀態,但血糖水平還是會有所升高,進而導致血糖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下降。另外,血液樣本放置時間不同,也會影響血糖檢測結果。若樣本放置時間在2 h以內,對血糖檢測結果影響較小;若樣本放置時間在2 h以上,血糖含量會逐漸下降。
運動因素
部分孕婦習慣早起鍛煉,這會消耗機體內大量的能量,引起空腹血糖含量減少,導致檢測結果偏低。因此,建議孕婦不要在檢測血糖當天早起鍛煉。
睡眠及壓力因素
若孕婦睡眠質量不好(如失眠多夢、睡眠時間較短)、長期工作及生活壓力較大、情緒不穩定等,均會對空腹血糖值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及愉悅的心情對孕婦妊娠期血糖水平的檢測十分重要。
妊娠期日常飲食注意事項
妊娠期飲食原則
孕婦妊娠期飲食原則以“膳食均衡”為主。任何單一食物均難以為孕婦提供所需營養,維生素、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等都需要補充。不過應避免每餐都大魚大肉及對高營養物質的過分追求。
妊娠期體重控制標準
孕婦妊娠期間體重,增加值需要控制在健康范圍內。參考孕期增重相關標準可知:若懷孕之前BMI<18.5 kg/m?,推薦孕期增重范圍12.5~18.0 kg;若懷孕之前18.5 kg/m?<BMI<25.0 kg/m?,推薦孕期增重范圍11.5~16.0 kg;若懷孕之前25.0 kg/m?<BMI<30.0 kg/m?,推薦孕期增重范圍7.0~11.5 kg;若懷孕之前BMI>30 kg/m?,推薦孕期增重范圍5.0~9.0 kg。其中,BMI(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
妊娠期飲食建議
(1)攝入碳水化合物總量需占總熱量的35%~45%,同時利用低血糖指數食物替代高血糖指數食物。(2)多食用蔬菜和粗糧,保障膳食纖維攝入量的充足。膳食纖維不僅對減少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極其有利,同時還能夠有效防治孕期常見的便秘。(3)食用蘋果、櫻桃以及草莓等低糖水果,盡量少食用熱量偏高的水果,如葡萄、香蕉及荔枝等。水果攝入總量建議在100 g之內,不宜過多食用;食用水果需在兩餐之間進行,不宜餐后立刻食用。(4)在食用淀粉類食物時,應采取多種措施防止食物糊化,如縮短加熱時間、增加飲用水注入量等。因為糊化情況較弱的食物總含糖量較低。(5)孕婦飲食應盡可能清淡,減少油膩、高鹽、高糖等食物的攝入量;同時定期開展產前檢查及營養咨詢,依據檢查結果對飲食結構進行調整。
妊娠期飲食五大禁忌
忌長期素食
部分孕婦因經濟條件受限,或為了追求懷孕期間的苗條體態而長期素食,這對胎兒生長發育十分不利。部分研究認為,長期素食會減少胎兒的腦細胞數目,對其日后智力產生影響。并且胎兒還可能發生營養不良,甚至出現畸形。若孕婦脂肪攝入量不夠充足,容易分娩出低體重新生兒,其抵抗力較差,存活率偏低。有研究發現,素食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因缺少維生素B12,常患有不可逆腦損傷,表現為出生3個月后,漸漸出現控制頭部穩定的相關能力喪失、感情淡漠、不自主運動等不良癥狀,如果未能及時予以治療,容易誘發明顯的神經系統損傷及巨幼細胞性貧血。從孕婦角度考慮,長期素食有可能出現妊娠期高血壓、水腫以及貧血等癥狀。因此,孕婦應積極調整飲食結構,從而保障胎兒正常生長發育及自身健康。
忌食用霉變食物
若孕婦食用某些被毒素霉菌所污染的食品及農副產品時,可能會導致慢性或急性食物中毒,出現嘔吐、昏迷等,對胎兒生長發育極為不利。究其原因,在懷孕2~3個月時,胚胎處在高度繁殖及分化時期,若遭受毒素霉菌侵害,容易導致染色體發生畸變或是斷裂,部分胚胎因停止發育而出現流產、死胎,還有部分新生兒出現畸形或遺傳性疾病,如先天性愚型、先天性心臟病等。此外,胎兒因各個器官功能尚不健全,尤其是肝腎功能,毒素霉菌會對其產生毒性作用,從而對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忌濫服溫熱類型補品
孕婦因全身血液循環加快,血流量顯著增加,加重了心臟負擔,輸卵管、陰道壁以及子宮頸等部位血管處在充血及擴張狀態;加之孕期內分泌功能較為旺盛,醛固酮分泌有所增高,易致使鈉、水潴留而誘發高血壓、水腫等癥狀。另外,孕婦因胃酸分泌量降低,胃腸功能將會有所下降,進而出現便秘、胃脹氣以及食欲不振等問題。國內醫學認為,由于孕婦月經停閉,臟腑經絡血液均用于滋養胎兒,導致母體處在陽氣偏盛、陰血偏虛狀態,此時若孕婦常常食用桂圓、胡桃肉、荔枝、鹿茸、人參、鹿角膠等溫熱性補藥,極有可能發生陰虛陽亢,加重高血壓、水腫以及便秘癥狀,甚至出現死胎或流產等。
忌酸性飲食
孕早期,孕婦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諸多癥狀,喜食酸性食物。相關研究指出,妊娠早期胎兒的酸度偏低,母體若攝入酸性食物時,易在胎兒組織中大量聚集,對胚胎細胞的分裂增殖及生長發育產生影響;同時容易引起遺傳物質突變,致使胎兒出現畸形。妊娠中后期,因胎兒發育日趨成熟,胎兒體內的酸堿度和母體較為接近,相對來說受到的危害影響較小。故妊娠早期不宜食用酸性食物。
忌飲用刺激性較強的飲品
孕婦飲酒后,酒精隨著胎盤流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直接產生毒害作用,包括發育遲緩、部分器官發生畸形及缺陷。茶葉中存在大量單寧,可以結合食物蛋白質形成單寧酸鹽,并能夠凝聚食物中存在的其他營養成分發生沉淀,對胎兒及孕婦吸收維生素、鐵以及蛋白質等產生影響;同時茶葉中存在大量鞣酸,有收斂作用,給腸道蠕動帶來一定影響,容易導致孕婦出現便秘等癥狀,對胎兒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孕婦不宜飲茶,特別是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