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濤



摘要:目的 分析中藥房飲片調配的常見差錯與中藥處方點評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1000張中藥房飲片調配處方為參照組,未予以中藥處方點評。選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9月1000張中藥房飲片調配處方為研究組,予以綜合中藥處方點評,比較兩組差異。結果 研究組處方開具不規范、調配劑量失誤、組方結構不明確、藥物配伍禁忌等常見差錯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超療程用藥、超劑量用藥、重復給藥等不合理用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參照組,醫患糾紛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用藥后嘔吐、腹瀉、頭暈、皮膚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 中藥處方點評實施后,中藥房飲片調配處方逐漸合理化,不合理用藥及常見差錯發生率下降,用藥安全得到一定保證,有利于減少中藥房飲片調配應用不良反應,增強臨床效果,同時對緩解醫患矛盾起到了積極作用,提高患者就診滿意度,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中藥房飲片;常見差錯;中藥處方點評;滿意度;不良反應;醫患糾紛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主要形式之一,以專業中醫理論為基礎,通過各種特定專業炮制方法加工,形成中藥切片或飲片,臨床根據調配需求開展切制與炮制,最終形成中藥飲片[1]。中藥房飲片調配合理性,對促進中醫藥發展及應用起到了重要作用,臨床需開展系統化的中藥處方點評工作,促進中藥飲片用藥合理性,加強用藥安全管理[2~3]。本研究以我院中藥房飲片調配處方患者為例,對中藥處方點評應用效果進行深入探究。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1000張中藥房飲片調配處方為參照組,未予以中藥處方點評。選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9月1000張中藥房飲片調配處方為研究組。參照組患者信息:男580例,女420例;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48.15±2.50)歲;病程0.2~8年,平均病程(4.17±0.12)年;中醫科780例,針灸科120例,皮膚科70例,婦科20例,其他科室10例。研究組患者信息:男570例,女430例;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48.20±2.65)歲;病程0.2~9年,平均病程(4.20±0.11)年;中醫科790例,針灸科110例,皮膚科60例,婦科30例,其他科室10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中藥飲片治療適應證,對相關藥物無過敏反應;知情實驗內容,并簽署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嚴重臟器損傷類疾病;合并精神疾病、認知障礙,無法正常交流。
1.2 方法
1.2.1 參照組不予以中藥處方點評
開展常規中藥房飲片調配,以處方為依據進行調配,并給予常規用藥指導,告知煎煮時間、服用劑量、用藥時間、煎煮方法、注意事項等;開展用藥健康教育,強調按醫囑正確服藥重要性,告知患者用藥期間飲食禁忌,解釋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對應處理方案,確保用藥安全性。
1.2.2 研究組予以中藥處方點評
(1)建立中藥處方點評小組:該小組由中藥職業藥師組成,均具備從業資格及豐富臨床經驗,每月針對中藥處方進行綜合點評,主要內容包括重復用藥、處方書寫規范、配伍禁忌等多個方面,每張處方由至少兩名藥師進行點評,對其用藥合理性進行綜合評估。
(2)中藥房飲片調配常見差錯判定:第一,重復用藥及大處方用藥。在同一張藥方中,其中兩種及以上飲片具備近似藥理作用,可認為出現重復用藥;除了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可適當延長療程,其他疾病療程應控制在一周內,超過一周可認為大處方不合理用藥。第二,配伍禁忌與用法用量不合理。檢查藥方中有無配伍禁忌,以十八反、十九畏為標準,當藥方中兩種藥物或多種藥物出現相反、相惡等禁忌時,說明該處方存在配伍禁忌;藥方中某一種飲片或多種飲片劑量過多或過少,導致藥效過強或藥效不足,出現藥物副作用,且治療過程中醫生沒有根據疾病進展情況對藥方用量進行調整,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可認為用法用量不合理。第三,用藥不符及用藥禁忌。藥方藥理作用與疾病臨床癥狀對比,藥效與該疾病不符,無法發揮有效治療作用,可認為用藥不符;針對老年、兒童等特殊患者群體,在藥方中出現嚴禁、慎用藥物,可判定為存在用藥禁忌。第四,處方書寫隨意。字跡不清晰,處方要素不完整,包括中藥飲片名稱及劑量、用藥時間及方法等,可認為處方書寫不規范[4~5]。
(3)中藥處方點評具體方法:完善審方制度,加強藥方用藥合理性審核,及時發現問題,并針對不合理用藥情況及時與醫師溝通,對差錯進行調整,對其他內容進行確認,減少中藥飲片不合理用藥情況。建立信息化藥方審核點評系統,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將中藥房飲片調配常見差錯判定納入信息系統中,如十八反、十九畏、常見配伍禁忌、慎用人群、妊娠哺乳用藥禁忌等,使用電子中藥處方,結合信息系統。開具處方過程中,嚴格參考系統提示的不合理處方消息,并對處方進行適當調整,使用電子簽名章,規范處方書寫規范性的同時減少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中藥房飲片調配合理用藥信息,借助OA網按時推送,更新相關合理用藥知識,為正確用藥提供便利。充分發揮藥學部作用,定期展開培訓,同時加強中藥房飲片調配合理化的宣傳教育力度,在OA網上傳宣傳視頻或制作中藥房飲片合理調配專題,發放相關宣傳手冊,提高其重視程度。強化培訓,培養藥學人才,并引導其積極參與臨床會診工作,豐富臨床實踐,為中藥處方點評提供建議[6~7]。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2)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糾紛發生情況: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采用評分方式,總分100分,80~100分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59分及以下為不滿意。(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4)比較兩組中藥房飲片調配常見差錯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
2結果
2.1 兩組中藥房飲片調配常見差錯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處方開具不規范、調配劑量失誤、組方結構不明確、藥物配伍禁忌等中藥房飲片調配常見差錯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嘔吐、腹瀉、頭暈、皮膚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超療程用藥、超劑量用藥、重復給藥等不合理用藥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糾紛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參照組,醫患糾紛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中藥飲片是開展臨床辯證施治的重要載體,其中藥原理、辨證施治、炮制方法等多方面均充分體現了我國中醫文化的精深智慧[8~9]。臨床需根據不同疾病特點開展中藥房飲片調配,受患者年齡、身體耐受性、藥物互相作用、疾病類型等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出現超療程用藥、超劑量用藥、重復給藥、處方開具不規范、調配劑量失誤、組方結構不明確、藥物配伍禁忌等問題,影響用藥安全及臨床效果,同時也是導致醫患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利于臨床工作的有序開展[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處方開具不規范、調配劑量失誤、組方結構不明確、藥物配伍禁忌等中藥房飲片調配常見差錯發生率低于參照組。說明處方點評對促進中藥房飲片處方合理應用起到了積極作用,建立處方點評小組,明確常見差錯判定,提出技術干預、行政干預措施,加強藥師處方規范管理意識,建立并完善處方點評專項會議,加強處方點評質量審核與監督,展開量化考核,完善用藥合理化信息,提高處方開具效率,利用電子處方,規范處方書寫,加強宣傳與培訓,提高專業素養,減少不合理用藥。此外,研究組嘔吐、腹瀉、頭暈、皮膚反應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說明處方點評有利于提高用藥安全,減少不良反應,增強療效,有助于促進病情轉歸。研究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參照組,醫患糾紛發生率低于參照組,證明患者對經過點評后處方效果更加滿意,減少用藥差錯,有利于減少醫患糾紛,提高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中藥房飲片調配的常見差錯較多且復雜,需要展開有效處方點評工作,促進中藥房飲片應用合理化。
參考文獻
[1] 吳艷.處方點評對中藥房處方調配合理性的作用[J].現代養生,2021,21(22):56-58.
[2] 劉平.強化中藥房規范化管理對提高中藥處方調劑質量的影響[J].現代養生,2021,21(20):53-55.
[3] 周永祥.門診中藥房飲片調配的常見差錯及中藥處方點評干預療效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5):178-179.
[4] 朱益萍.門診中藥房飲片調配中中藥處方點評對用藥差錯的干預效果分析[J].現代養生,2021,21(16):64-66.
[5] 吳宇平.處方點評對中藥調配差錯的影響及應用價值分析[J].北方藥學,2021,18(8):115-116.
[6] 陳妙君.門診中藥房飲片調配的常見差錯及中藥處方點評干預效果觀察[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0):29-30.
[7] 林綺嫻,李文斌,郭志鋒,等.門診中藥房飲片調配中中藥處方點評對用藥差錯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21):147-148.
[8] 朱吉,王磊,陳戈,等.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藥藥事管理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藥房,2020,31(14):1778-1782.
[9] 陳寅.處方點評對中藥調配差錯及對策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16):102-103.
[10] 石雕,陳文明.處方點評對中藥調配差錯的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6):8-9.
[11] 李利蓮.中藥房飲片調配的常見差錯及中藥處方點評干預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A4):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