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希勝
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月1日,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月11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把這一重要思想寫進了黨的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之中。這一重要論述,蘊含著廣大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的犧牲、奉獻、智慧和夢想,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當代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黨的百年奮斗的偉大成果,是新時代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深入研究、認真堅持這一重要論述,對于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長期執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明確提出了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深刻闡明了由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時期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必然性與必要性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實現了社會歷史觀的空前大革命,結束了以宗教迷信和英雄史觀為主要內容的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理論領域中的長期獨占統治,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歷史上的話語中,常把江山與天下、國家等概念作為同義語,既有打江山、守江山的話語,又有打天下、坐天下的稱謂,并流傳著許多打江山不易、守江山艱難、丟江山痛苦的故事?!冬F代漢語詞典》解釋,江山多用來指國家或國家的政權。中國歷史上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對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與政權穩定之間的相互關系等問題,提出過一些重要觀點。比如,孟軻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避髯愚D述《家語》的話說:“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暗妹裥恼叩锰煜隆?,已成為流傳于中國數千年的經典名句。上述觀點盡管還存在一些階級和歷史的局限,但其中蘊含著唯物史觀的重要思想,閃爍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光芒。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論述,是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而作出的正確結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這一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牢記黨的初心使命,忠誠黨和人民的高度政治自覺和堅定意志。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正是由于黨百年來堅持不懈地踐行初心使命,從而使黨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能夠在千難萬險中一次次浴火重生、不斷發展壯大并取得偉大成就。黨的百年歷史充分證明,人民是黨的生命之根、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的百年奮斗史,立足黨的現實情況,著眼未來發展,明確指出:“我反復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就是要告誡全黨同志,對于我們這樣一個長期執政的黨而言,沒有比忘記初心使命、脫離群眾更大的危險。只要我們始終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人民就會鐵心跟黨走,黨就能長盛不衰。”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中國新型人民政權的鮮明特征。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國人民自己的國家,是中國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國人民就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是國家前途命運的決定者,是國家主權安全和一切利益的捍衛者。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古老中國,發展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并經過70多年的發展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是世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守江山的本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共產黨執政70多年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黨執政70多年歷史經驗相結合得出的正確結論,也是對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根本要求。人民的心即民心,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想,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一句話,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守好人民的心,就是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的奮斗目標,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不懈、卓有成效地踐行黨的初心使命。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發展規律。5000多年來,中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等各方面的文明,是中國人民接續奮斗共同創建的;中國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團結一致,是各族人民為了共同利益,在共同奮斗中凝聚而成的;中國歷史上無數剝削階級當政的朝代興衰更替,建立、推翻,又建立、又被推翻,形成了“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其根本的力量也是廣大人民群眾。這說明,任何時代,當政者只要秉承人民意志執政,其政權就能穩固發展;當政者一旦背離人民利益必然被人民所推翻,這是中國社會5000多年文明發展的重要規律。
黨的百年歷史,就是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歷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表明了人民與江山的相互關系。然而,人民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奪取打江山、守江山的偉大勝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些重要論述是從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歷史中得出的正確結論。
——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開辟了正確道路。黨的百年歷史證明,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理論揭示規律,指引方向,指導實踐。毛澤東同志指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一個政黨要引導革命到勝利,必須依靠自己政治路線的正確和組織上的鞏固。”黨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不懈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構建起博大精深、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即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而且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與此同時,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即開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中國人民的幸福之路。黨還提出了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明確了各個歷史時期的任務和目標,制定了集中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人民群眾在前進發展中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國共產黨推進了中國人民持續覺醒和緊密團結,激活了中華民族各方面力量和因素,并凝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覺醒就是思想解放,團結就是力量。一百年來,黨為匯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重點進行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持不懈地用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鼓舞和感染黨員和人民,培根鑄魂,凝神聚力,使廣大人民群眾逐步覺醒,懂得什么是自己的根本利益,哪些因素和力量剝奪、侵害和影響了自己的根本利益,怎樣實現自己的根本利益等基本道理,使人民群眾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迷茫中明確方向,在一盤散沙狀態中激起團結奮斗之情。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人民群眾在提高思想認識和覺悟的同時,通過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切身體悟到黨的溫暖和黨的領導的正確,從而樹立起跟著共產黨走的堅定信念。三是堅持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在中華大地上,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適時畫出最大的同心圓,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四是建立上下貫通、密切協調的科學的黨組織機構和黨領導下的組織體系,開展嚴密扎實的組織工作,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和矛盾,有組織有秩序地推動各方面力量和因素,朝著一個方向共同發力。
——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如一、無私奉獻地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在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人民群眾中產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號召力和影響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正因為如此,才彰顯出黨的偉大,展現出共產黨人精神的崇高,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 產黨人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怕犧牲、英勇奮斗、發憤圖強、開拓創新,用生命、熱血和智慧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撼世界的壯麗史詩。戰場上沖鋒在前、退卻在后的是共產黨員,刑場上視死如歸、從容就義的是共產黨員;和平時期,急難險重時刻豁得出來、沖得上去的是共產黨員,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共同致富、戰斗在各條戰線為黨和人民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還是共產黨員;新時代,抗疫斗爭中,堅持生命至上、不怕犧牲、沖在第一線的是共產黨員,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扎根農村、熱愛農業、與農民一起團結奮斗并做出重要貢獻的還是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已經并將長期發揮巨大作用。
——中國共產黨為保障中國人民各方面的權益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逐步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法制體系。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黨內建立了嚴格的紀律和相關制度。人民軍隊一誕生,就在軍隊建立了鐵的紀律和體現人民軍隊性質的新型制度。黨在革命根據地,不僅創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人民政權,而且建立了維護人民權益的制度和法律法規。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廢除了壓迫剝削人民權益的舊制度、舊法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新中國成立后,全國各地迅速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人民政權和法治機構,通過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制定了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和法治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領導人民展開了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制度與法治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保證和法治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了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內的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全面依法治國邁出新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越來越完善的制度保證和法治保證。
一百年來,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夢想不懈奮斗中,主要依靠以上幾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黨的百年歷史證明,人民江山是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用28年的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奪取的,也是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70多年來用自力更生、銳意進取、守正創新堅守的。共產黨人的鮮血染紅了人民江山,人民江山永遠飄揚著共產黨的旗幟,既是人民江山最顯著的標志,也是人民江山永遠不改變顏色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守江山的本質,闡明了共產黨守好民心既是長期執政的根本任務和根本要求,也是實現長期執政的根本保證。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共產黨繼續守好民心、實現長期執政,既有堅實的基礎和豐富的歷史經驗,又面臨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風險挑戰。全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始終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從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中吸取智慧,用人民至上的理論與實踐繼續凝聚起更加強大的人民力量,用自身建設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能力。
(一)守好民心必須堅持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稕Q議》深刻闡明了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這十條歷史經驗,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是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百年積累的寶貴財富,也是實現黨繼續長期執政的正確指針。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決議》說明中指出:“這十條歷史經驗是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揭示了黨和人民事業不斷成功的根本保證,揭示了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根本原因,揭示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根本途徑?!边@一重要論述,闡明了黨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主要內容、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回答了黨百年奮斗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重大問題,為新時代新征程守好民心提供了理論指導。
堅持十條歷史經驗,首先必須結合黨的百年歷史,認真學習十條歷史經驗,弄明白每條歷史經驗的精神實質和十條歷史經驗之間的相互關系,從中進一步把握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中國共產黨建設和執政的規律。其次,要在結合上下功夫。把十條歷史經驗與新形勢下中國新的實際相結合,進一步圍繞在新征程中如何把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建設得更加堅強,如何把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發展得更加強大,如何把黨始終掌握歷史主動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如何把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根本途徑開辟得更加廣闊等問題,提出新的思路,創造新的辦法。再次,要不斷總結黨與人民群眾在新的實踐中創造的新經驗,積極推動十條歷史經驗在新的實踐中得到豐富和發展。
(二)守好民心必須把解決影響民心的重大現實問題作為重點。新時代新征程中影響民心的重大現實問題,大都與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緊密相連。解決好這些問題,是贏得民心的實際行動,也是共產黨人的應盡職責。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根本上說,影響民心的重大現實問題大都與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有關。因此,必須緊緊圍繞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找準主要問題,用發展的辦法、改革的思路、完善政策的舉措,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從當前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反映的情況看,應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努力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從政策上、輿論宣傳上、黨的干部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的實際行動上,合力形成全黨重視農業、支持農業、尊重農業的濃厚氛圍,激發廣大農民特別是有文化、有知識的青年農民熱愛農村、扎根農業的熱情,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調動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解決好收入差距過大問題。要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弄清楚目前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收入差距過大的真實情況和主要反映,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找準收入差距過大的主要原因,從實際出發,制定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步驟、政策、途徑和辦法。通過合理解決這一問題,充分展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贏得人民群眾對黨的擁護。三是解決好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教育發展不平衡影響教育質量問題,黨和政府工作人員和領導干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腐敗問題,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等問題。四是鞏固和發展有利于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
黨的百年歷史告訴我們,解決好影響民心的重大現實問題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必須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實事求是,整體推進,既要解決急需的現實問題,又要解決根本的、長遠起作用的問題;既要解決物質利益問題,又要解決思想認識和思想覺悟問題,使廣大人民群眾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思想認識和覺悟也得到提高。
(三)守好民心必須繼續大力加強黨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未來發展中,要繼續贏得民心,繼續長期執政,關鍵也在黨。一百年來,黨從僅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領導著14億多中國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而且創立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黨建理論,積累了寶貴的黨建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堅持和發展黨建理論和黨的百年黨建經驗,有針對性、有重點地解決好黨的建設中各種問題。要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對廣大黨員特別是年輕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的力度,改造和建設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力度,定出具體規劃,提出明確要求。應當從制度上、政策上對黨員干部深入群眾、聯系群眾作出更加具體的明確規定,并有計劃地組織黨員干部到艱苦地區和崗位上鍛煉,加大對黨員干部做群眾工作能力及其與人民群眾相互關系考察的力度以及考察結果在晉升中的權重。
應加大高層黨組織建設力度,對“一把手”的職權以及黨組織的組織生活應作出更加明確、具體、嚴格的規定,對高級干部的選拔程序和在一個單位的任職時間應進一步改革和調整,對高級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相互監督等問題應有更加明確的要求。
針對有的基層黨組織長期戰斗力不強、群眾威信不高等問題,應由上級黨組織組成得力工作組深入其中,查清原因,堅持不解決問題不撤離的原則,一個一個地徹底解決好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問題。
黨百年自身建設的歷史告訴我們,凡是黨中央對全國工作統一做出部署,有的單位落實得好,有的單位落實得不好,要多從領導上找原因。對有些反復出現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要加強理論研究,從中找出規律性認識和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黨百年自身建設的歷史還告訴我們,建設一個堅強有力的黨中央和中央領導集體,推選一位政治上強、心系人民、具有雄才大略的馬克思主義者作為黨中央的領導核心和全黨的領導核心,是黨的建設中的重中之重,直接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的興衰成敗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薄皣业拿\、黨的命運、人民的命運需要這樣一個領導集體?!比h同志“要注意樹立和維護這個集體和這個集體中的核心”。這是鄧小平同志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得出的正確結論。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全黨同志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374350190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