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1943年3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的周恩來,配合全黨整風運動,在重慶紅巖村組織南方局同志進行黨風學習和討論。這天恰逢周恩來45歲生日,會后同志們特意準備了茶點,想要為他慶生。周恩來卻堅決地拒絕,他只向廚房要了一碗面,以滿足同志們為他過生日的心愿。
回到房間,周恩來提筆寫下了《我的修養要則》。這份提綱式 “要則”的影印件,如今展陳在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里。透過它,我們能感受到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一位真正的共產黨人的精神境界。
這個“修養要則”有7條,內容涵蓋工作方法、自律自省、群眾路線、黨性修養各個方面:
一、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
三、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
四、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
五、適當地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
六、永遠不與群眾脫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研,遵守紀律。
七、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
把這個“修養要則”擺在面前,就好像早晨剛剛打開了一扇窗子,令人頓時豁然開朗。是的,有了這樣的心靈,這樣的胸懷,這樣的道德,這樣的情操,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還有什么工作不能做好?
“修養要則”是周恩來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準則,也是共產黨人要具備的共性準則。有什么樣的決心,才會有什么樣的行動;有什么樣的思想,才會有什么樣的作風。許多人都非常敬仰周恩來,但卻不知他的精神升華,與這樣的“修養要則”密切相關。如“習作合一,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以及“適當地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等等,哪一條都是那樣地博大精深,都蘊涵著極為豐富的人生哲理。
“修養要則”是一個人的自覺約束。不像組織紀律,主要是依靠組織的限制和相互的監督。所以說,修養者追求的是一種更高的人生境界。這種自覺,是需要極大的克制力的。在很多情形下,思想稍一放松,就會產生動搖。
當別人對你產生誤解,甚至惡語相加的時候,你還能不能善待對方?別人都在揮霍浪費的時候,你還能不能艱苦樸素?自覺者的可貴,就在于到任何時候,都能在自己的心里,保存一種清清楚楚的是非觀念。知道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對于一個黨的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來說,自身的修養不僅僅是個人的品德積累和素質提高的問題,而是整個黨的事業的需要。因為每個干部都是黨的窗口,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黨的形象。
我們的很多同志,也都制定了這樣的“修養要則”。但不能僅是寫在紙上,更要謹記更要遵守。
可喜的是,有修養、守紀律的黨員領導干部正在不斷成長,一位30多歲便擔任了副縣級領導職務的青年干部,當有人問他有沒有信心做好本職工作時,他說:“雖然我的能力和經驗有限,但我能夠保證要求自己做到‘六不’,即:不教一日閑過,不教一事拖拉,不教一樣惡習上身,不教一筆贓款進家,不教一個和自己接觸過的群眾不滿,不教一個親屬子女讓人說出閑話?!边@個“六不”體現了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自我修養的自律標準,讀來也讓人很有感悟。
職務,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而勝任職務,用好權力,都離不開自身的修養。修養,不僅可以出威信、出團結,而且可以出創造力、出凝聚力。
34805019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