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要:目的:探究藥品調配風險控制在藥房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2020年1月-12月期間,對廣西某婦幼保健院的藥房藥品調配開展風險控制,分析藥品調配風險控制前后藥房風險事件總發生率以及醫生、患者對藥房工作服務滿意度評價。結果:風險控制實施前,隨機調取500張藥品調配單發現,風險事件發生率為65.00%,藥房服務滿意度為80.00%。風險控制實施后,另隨機選擇500張藥品調配單出現風險事件的發生率為22.60%明顯低于實施前,服務滿意度提升為90.90%顯著高于實施前。實施前后的兩項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藥房日常管理工作中實施藥品調配風險控制,可有效降低相關風險事件發生率,服務滿意度顯著提升。
關鍵詞:藥品調配風險控制;藥房管理;服務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97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醫院藥房是一項集管理、技術、經驗和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它是除門診以外間接為患者提供服務的科室[1]。藥房的工作除了要準確提供合格的藥品以外,還需要確保患者正確了解藥物的使用,確保醫療費用經濟、合理。對醫院來說,藥房是一項較為重要的科室,提升藥房管理質量,對提高醫院總體醫療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藥房工作人員在進行藥品調配時會因為多種因素出現藥物配錯、漏藥等風險事件,不僅會影響患者生命安全,也可能引發后續的糾紛,不利于醫院建立良好的口碑,也會造成不利的社會影響[2]。鑒于此,在2020年1~12月開展開展藥品調配風險控制管理,通過對比相關數據,探究藥品調配風險控制實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20年上半年,在廣西區婦幼保健院藥房開展常規藥物調配管理工作。在2020年下半年,實施藥品調配風險控制管理。分別在風險控制管理實施前后隨機抽取500張藥品調配單,記錄并分析差錯和風險事件出現的原因和類型;同時,在實施前后隨機選擇55名科室醫生(或護士)以及55名患者,對藥房的工作作出滿意度評價。收集并歸納相關數據,開展回顧性分析,總結分析藥房調配藥品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在2020年下半年實施。
1.2方法
常規藥房調配工作:遵醫囑完成藥品配置,配方時遵守藥品調配技術常規,稱量精準,嚴禁直接用手接觸藥品。按醫囑配方前需要進行“四查十對”并審核配方的適宜性。向患者講解藥物的使用方法。
藥品調配風險控制方法:(1)完善藥物調配制度:首先嚴格要求藥師按照醫囑配藥,不得私自涂改或代開處方。配方時應細心謹慎,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程,變質、過期、包裝不完整藥品不得發出,不得估計取藥。嚴格遵守藥品登記差錯責任制,由當天值班的藥師統一匯總并記錄差錯情況和出現的原因。一周進行兩次總結,按照制度落實獎懲并追究相關責任。(2)培養藥師工作能力:安排藥師統一進行學習和培訓,重點學習和理解藥品管理法律、法規以及醫院相關工作制度。在培訓結束后統一安排考核或評比,鞏固學習內容。必要時可增加實操演練,將學習的內容加入到日常工作中,從理論和實操層面強化藥師的工作能力,避免差錯出現。(3)提高藥房整體工作環境:依據相關政策,合理、科學的擺放藥品,也可根據藥物作用等進行分類放置,放置后準確核對貨架標簽,避免混淆導致拿錯藥物。藥物擺放也開展責任制。(4)重視文書記錄:詳細、認真做好藥品調配文書記錄,要求文書記錄規范、真實、合理、詳細。可定期組織進行文書查驗工作。(5)提升服務態度:盡可能提高配藥效率,避免患者長時間等待。給藥前再次詳細核對藥品,避免差錯。同時,可將用藥方式寫在藥品盒上,口頭講述用藥方法時注意保持語言簡潔、清晰,確保患者理解后給藥。注意服務態度,保持微笑。
1.3觀察指標
風險事件發生率:在風險控制管理實施前后隨機抽取500張藥品調配單,通過分析、核查、跟蹤藥品從配置到發放的全過程,記錄風險事件的發生情況,其中包括藥品損壞/變質、科室分配錯誤、過期、藥物種類發放錯誤、退藥等,風險事件發生率=總藥品調配單風險事件發生件數/500*100%。
服務滿意度:記錄開展風險控制前、后藥房服務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藥房服務滿意度調查表,分別對科室醫生(或護士)以及在藥房取藥的患者進行調查。共選擇55名患者和55名醫生為對象開展滿意度調查。調查內容包括:配藥速度、等候時間、包裝質量、藥房環境、服務態度、用藥解釋等,每項10分,合計100分。醫生、患者的評分各占50%。滿意度評價方法:滿意為評分在85分及以上,較滿意為分為在60~84分,不滿意為低于60分。滿意度=滿意+較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資料。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兩組間率的比較使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開展措施前后藥房風險事件發生率對比
藥房調配風險控制方案實施后,藥房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開展措施前后藥房服務滿意度比較
風險控制措施開展前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實施后,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從藥房的工作性質來看,是一項集服務管理、技術、溝通等為一體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和綜合性[3]。不僅要求藥師自身工作技能過硬,也需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這樣才能避免相關風險事件發生對患者造成和醫院造成的嚴重后果和不利影響。
藥品調配風險控制是一項針對風險進行的管理工作,通過相關數據探究藥房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相關解決措施,從而盡可能能降低風險的出現,提高用藥安全性[4]。本次研究中,開展風險控制后,藥房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開展風險控制前,這可能與完善制度、提高藥師工作能力有關。完善制度主要是指落實責任制度,將風險事件發生的責任落實到人,可提高人員的警惕性,在配藥的時候更小心謹慎[5];通過培訓提高藥師的工作能力,可幫助其審查藥方的合理性,也可以作為“審核人員”把控最后一道防線,避免用藥或配伍錯誤導致意外事件發生。此外,將藥物分門別類進行擺放、重視文書記錄,可節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整體藥師服務素質和態度顯著提高,是因為藥師直接與患者對接,患者可直觀感受到期傳達的信息和表現的態度[6]。對藥師進行服務態度培訓對服務滿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藥品調配風險控制的實施旨在提升藥品管理質量,同時也可以降低相關風險事件的發生,提升整體服務滿意度。
綜上所述,藥房是醫院相對較為重要的部門之一,實施藥品調配風險控制可顯著提高服務滿意度,降低差錯事件出現。
參考文獻:
[1]鐘巧妮, 上官小芳, 黃銳. 我國醫院高危藥品風險控制責任主體及其訴求研究[J]. 醫藥導報, 2020, 39(10):4.
[2]張國慶.醫院質量風險管理在藥房退換藥品方面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1):1906-1907.
[3]劉苗礦, 陳建華, 侯添志. 藥品質量風險管理在醫院藥房的實踐探討[J]. 中國衛生產業, 2021, 18(11):3.
[4]陳楊明, 謝鍇標. 藥品質量的風險管理在醫院藥房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醫藥科學, 2019, 9(4):4.
[5]陳琳, 張文昌. 藥房藥品質量實施風險管理的措施[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20, 11(7):2.
[6]于興康, 馮潔穎, 譚小娜. 加強西藥房管理力度對減少藥患糾紛發生風險的干預作用研究[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0, 13(28):2.
3203500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