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娣
摘要: 目的 研究PDCA模式運用于住院藥房出門差錯調劑中的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住院藥房2020年1月-2020年12月開展PDCA模式的藥品調劑工作成為研究組,另選擇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未開展PDCA模式的藥品調劑工作成為對照組,分析PDCA模式的應用價值。結果 研究組差錯率0.17‰低于對照組0.45‰(P<0.05)。結論 PDCA模式的效果更為顯著,能夠有效降低住院藥房出門差錯調劑的發生,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關鍵詞:住院藥房;調劑差錯;PDCA模式;出門差錯
【中圖分類號】 R95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住院藥房作為醫院重要科室之一,其工作內容包含藥品的保存、養護、調劑等,而藥品調劑成為住院藥房內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也是保證藥品質量的關鍵步驟。但隨著醫療水平進步,藥學事業的飛速發展,藥品種類逐漸增多,加上就診人數較多,藥房人員日常工作任務繁重,極易出現調劑差錯現象,可直接影響患者用藥安全,甚至增加醫療糾紛的發生。針對此,臨床提出PDCA模式可減少住院藥房出門差錯調劑情況,并保障院內用藥安全[1]。其中PDCA模式屬于持續性管理方案,也是一種動態循環管理方式,其中包含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大項,在此循環過程中,可及時發現藥品調劑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對應措施進行改進,從而達到持續改進及提升藥房調劑質量的效果[2]。因此本文展開試驗,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住院藥房2020年1月-2020年12月開展PDCA模式的藥品調劑工作成為研究組,選擇其中36305份病歷資料,共1129件藥品;另選擇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未開展PDCA模式的藥品調劑工作成為對照組,選擇其中39810份病歷資料,共1104件藥品。另外院內住院藥房共11名藥房人員,包含副主任藥師2名,主管藥師6名,藥師2名,藥士1名。
1.2 方法
PDCA模式:(1)計劃(P):統計整理既往出門差錯調劑的類型,并對差錯產生的情況進行分析,例如藥品外觀或者名稱較為相似、用法錯誤、位置相近、一品多規等,并嚴格按照發生原因制定對應的改進措施。(2)執行(D):①積極落實改進后的措施,不斷完善住院藥房關于藥品調劑的工作制度,對藥品領用、存放、調劑、退藥、差錯登記等環節進行明確規定。同時強化藥物調劑核查制度,規范崗位操作規程,建立藥品差錯登記制度,對出現差錯的事件進行分析,討論學習加強防錯糾錯培訓,提升學習氛圍,提高責任感。②定期組織藥房人員參與培訓,要求其認真學習藥學基礎知識、藥事管理法等,并實時掌握藥學前沿信息。還應定期開展相關醫療安全法規及醫德醫風教育,確保其對藥品調劑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特別是需重點進行禁忌癥及特殊人群藥品使用的學習。要求藥房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四查十對”制度,對既定的雙人核對進行落實,以期實現對自身專業知識水平及藥品調劑安全的雙向目的。③不斷完善住院藥房的硬件設備,保證藥房工作有條不紊,同時還應掌握包藥紙、色帶的更換方式,指導其對各種設備普通故障處理方式。④定時升級His系統,針對系統漏洞及時進行修補,并不斷優化處方發藥系統。另外保持工作環境干凈、整潔、安靜,并嚴格遵守6S管理的相關要求。⑤將擺藥機設置最大劑量,并依據藥品物理性質調整全自動片劑擺藥機藥盒位置、設置彈跳系數,減少串包。及時調整藥盒,對于使用率低、易受潮、易軟化、易氧化的藥品,短期消耗的數量改為DTC托盤人工投藥,根據用量大綁定藥盒、易混淆藥品不同時外擺原則調整藥盒。另外自動包藥機內的干燥劑應定期更換,并定期檢查自動擺藥機、包藥機內部件的粉末清潔,保證自動包藥機內部環境良好。⑥加大藥品擺放間距,對于相似藥品應張貼警示標識,并增加藥品貨架數量,擴大藥品之間的間距。合理調整藥品位置,使藥品與電腦打印的醫囑單一致,并按英文字母順序擺放,對于規格相同、包裝相似、名稱相同廠家不同等相似藥品擺放警示標識。(3)檢查(C):定期檢查住院藥房的調劑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并進行匯報。(4)處理(A):召開會議,總結檢查結果中出現的問題,并經討論分析制定解決方案,完善并更新藥房管理制度,在下個循環管理中執行。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差異類型,比較兩組出門差錯調劑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選擇SPSS 20.0系統計算,x±s為計量數據,選擇t檢驗;百分比為計數數據,選擇χ2檢驗,P<0.05為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研究組差錯率0.17‰低于對照組0.45‰(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指出,疾病的防治期間,患者生命安全直接受到藥品的影響,而調劑藥品作為患者就醫期間最后步驟,而調劑的準確性不僅展現了藥房管理水平,同時還對患者用藥安全及療效造成極大影響,由此可見,正確調劑藥品在保證院內安全用藥上具有重要意義。一旦出現藥品調劑差錯,可對院內醫療質量及社會聲譽造成危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提升醫療糾紛的發生率[3]。尤其是近幾年,我國因住院藥房調劑差錯引起的醫患糾紛事件逐漸增多,需引起臨床及相關人員的重點關注。
隨著臨床不斷深入分析,發現PDCA模式在住院藥房出門差錯調劑中效果顯著,但目前相關報道較少,本文對此展開試驗,結果顯示研究組差錯率0.17‰較對照組0.45‰更低(P<0.05),進一步證實PDCA模式的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差錯率,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經分析,發現藥品出門差錯調劑的類型有藥品數量差錯、藥品包裝相似出錯、全自動片劑擺藥機錯誤、藥物種類錯誤、藥品擺放錯誤等,其中(1)藥品發放中多發、漏發、少發等數量差錯是住院藥房極為多見的調劑差錯類型,引起此類差錯的原因較多,可能與藥學人員拿藥配藥期間配合不當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有關,另外醫囑條目多、工作量較大、打印不清晰等情況也可造成藥品多發、少發、漏發。(2)我國藥品種類繁多,一種藥物存在多種名稱、品種相似的衍生藥物,且同種藥品因廠家不同其藥物療效也存在一定差異,加上藥品不同劑量與規格也可造成不同治療效果,因此醫囑藥品的正確調劑十分關鍵,任一差錯均可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而住院藥房同一藥品不同規格、同一藥品同一規格的藥品數較多,藥學人員記憶能力與精力有限,極易因為無法完全掌握同一藥品不同規格的用法和目的而出錯[4]。(3)同一個藥廠生產的藥品,其外形、包裝、顏色等通常較為相似,加上部分藥品存在別名、通用名等多種叫法或同一藥品同一廠家不同規格、同一藥品廠家不同規格不同、同一藥品變換包裝、同一藥品劑型不同、不同藥品相似的字音、不同藥品相似的外形等,均可造成調劑差錯。(4)住院藥房藥品均擺放于特定的藥架位置,但可能因為擺放緊密、加入新藥、退回藥品使其擺放位置偏移,從而導致藥學人員在取藥時出錯。(5)住院藥房使用的全自動擺藥機通常需要完整片劑或者膠囊,其他非完整片劑、其他劑型無法進入擺藥機藥盒,從而使得每個藥盒僅能擺放一個規格的藥品,但藥品規格、廠家、批號變動后極易引起藥品形狀變化,進而導致藥盒不合適,且同一藥品非整片用法多,直接加大了出錯風險。針對此,若能夠將PDCA模式運用于藥房調劑中,可盡早發現問題,并制定對應改進措施,積極給予落實,定期檢查執行結果,總結歸納,針對其中不足給予調整,代入下次執行過程中,最終形成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以此提升調劑質量水平,減低藥品出門調劑差錯,保障用藥安全。
綜上所述,PDCA模式的效果更為顯著,有效降低住院藥房出門差錯調劑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鄭明琳,胡晨吉,王世燕,等.PDCA循環法用于醫院門診藥房藥品領用高低限管理實踐[J].中國藥業,2021,30(18):17-20.
[2]陽昊,席加喜,張華君,等.基于PDCA循環管理在優化綜合性三甲醫院門診藥房自動化系統中的作用[J].廣西醫學,2019,41(8):1058-1061.
[3]劉榮,巴古曲尼,朱騫.FOCUS-PDCA在降低藥房調配差錯率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20,40(24):2595-2599,2610.
[4]呂艷艷,張虹,吉建.PDCA循環管理在降低中藥房中藥飲片用藥錯誤中的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7):1747-1750.
307050190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