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冬艷

王珂琪
2022年寒假,鹽城市大豐區義工聯合會(以下簡稱大豐義工聯)組織的冬令營如期舉行。這是針對大豐區“事實孤兒”舉辦的關愛活動,結束前有一個評選,營員小峰被評為“陽光好少年”。鹽城市大豐區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大豐義工聯副會長王珂琪對小峰非常熟悉,六年來看著他從11歲的男孩長成17歲的少年,一點點變得開朗、懂得感恩。
第一次見到小峰時,王珂琪在為大豐義工聯“搭把手行動”考察、核實受助家庭的情況。他到老壩口村朱松友老人家走訪。朱松友在兒子去世后,帶著兒媳和孫子小峰一起生活,兒媳患病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家庭重擔就落在了他身上?!袄先藳]有手機,我只能通過鄰居和他聯系。他們家種著十幾畝地,到他家時,他去地里干活還沒回來,我就和小峰聊天。”王珂琪了解到,朱松友很愛小峰,因為擔心他的安全,不管多忙多累,每天都按時接他放學,但他對小峰的學習卻幫不上忙,只能干著急。
“見到老人時,他駝著背站在屋外,眼里卻有著防備。”王珂琪說,朱松友最初懷疑大豐義工聯的動機,不想接受幫助。這也讓他意識到,志愿服務并不是一件一廂情愿的事,如果不是從受助者的需求出發,反而會變成他們的負擔?!被厝ズ螅蹒骁鲗懥艘黄麨椤端肟禳c長大,我卻不敢老去》的報道,講述了朱松友和小峰的祖孫情以及他們一家面臨的困境。報道在網站發表后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有志愿者上門結對幫扶,輔導小峰的學習。大豐義工聯的志愿者還在朱松友家門前修了一段水泥路,方便他們出行。
志愿者對朱松友一家的幫扶是持續性的,每兩個星期去他們家一次,幫忙打掃衛生、改善伙食,農忙時還和老人一起干農活。朱松友逐漸接納了志愿者,更讓王珂琪欣喜的是小峰的變化:他不再沉默寡言,幫著爺爺和母親分擔家務,每次見面都主動分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談起從事志愿服務的原因,王珂琪說要追溯到大學時期。在揚州讀大學時,他加入青年志愿者協會,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志愿者們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大家為老人帶去快樂和關懷,他就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這一切。
不久,在大學輔導員的建議下,王珂琪從學長手中接過了“愛心基金”,開始參與組織公益活動?!啊異坌幕稹钱厴I班沒有用掉的班費,大家覺得可以用這些錢做更有意義的事。”隨著對志愿服務的深入了解,王珂琪把目光投向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2011年兒童節,他組織同學乘坐大巴來到高郵菱塘回族自治鄉,陪伴那里的孩子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孩子們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我們做的事情雖然很簡單,但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一切就有了意義?!蓖蹒骁髡f。
2014年,王珂琪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鹽城,成為大豐之聲網站的一名編輯。作為當地的門戶網站,大豐之聲憑借自身的影響力于三年前發起籌建了民間愛心組織——大豐義工聯,旨在幫助弱勢群體。入職后,王珂琪很自然地成為大豐義工聯的一員,并參加了大豐義工聯在當年組織的“補愛夏令營”?!皝硐牧顮I的孩子大多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只能帶著爺爺奶奶來?!被顒悠陂g,心理輔導師為大家做心理疏導。王珂琪雖然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爺爺奶奶們分享的故事深深觸動了?!盃敔斈棠萄壑械暮⒆邮嵌碌?,也是孤獨、敏感的,我如果和他們經歷一樣的事情,不一定有他們堅強?!蹦谴我院?,王珂琪更加堅定了做志愿服務的決心。
2015年,王珂琪兩次采訪大中鎮恒北村的一對兄妹。他們的父親入獄,母親因患精神疾病長期住院治療。兄妹倆在最需要父母關愛的年紀,卻要承擔生活的重擔,成了“事實孤兒”。王珂琪以《媽媽請再愛我一次》為題,報道了兄妹倆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友,并吸引來志愿者的幫助。南陽鎮的小桐在父親病逝、母親失蹤后,和年邁的爺爺生活在一起,卻因車禍受傷住院。王珂琪得知消息后,前去了解小桐的情況,并寫下《苦命兒橫遭車禍,好心人接力幫助》的報道。小桐在住院期間,收到8000余元的愛心捐款。這筆錢不但幫他解決了住院費,還緩解了生活壓力。王珂琪不斷尋找身邊需要幫助的家庭,為大豐義工聯“搭把手行動”考察、核實受助家庭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搭把手行動”的受益者。
2016年,王珂琪被大豐義工聯評為優秀義工。志愿者說他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總能捕捉人間的真情和正氣。“你記錄了志愿者們一個個感人的瞬間,卻沒意識到年輕的你也帶給大家無數的感動?!痹谕蹒骁骺磥恚鲆幻驹刚卟皇浅蔀橄灎T,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而是長成一棵大樹,接受雨露、陽光,也為他人遮風擋雨?!坝腥藭f沒時間、沒信心,害怕別人的眼光,害怕家人不支持……我想,不做志愿者的理由有很多,而做志愿者的理由說到底就只有一個:相信再小的愛心,也能帶來改變?!?/p>
多年來,王珂琪不斷推進志愿服務項目品牌化建設。針對大豐境內的“事實孤兒”,他既注重經濟上的援助,也注重情感上的慰藉和能力素質的提升。王珂琪和大豐義工聯的志愿者陪伴孩子參加成長小組、支持小組,針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生活需要,開展人際交往技巧訓練、生活技能訓練、青春期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提升孩子的學習、生活適應能力。
2018年,王珂琪聯合當地司法所,針對社會幫教青年,開展“新岸之旅”專項行動。他希望通過道德講堂、青年大學習、參與公益活動等形式,讓社會幫教青年提升道德品質,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和融入社會的參與感。他長期幫助社會幫教青年76名,引導他們重新融入社會、回報社會;組織開展“保護母親河活動”,推動青少年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實踐;組織各類青年志愿者培訓數十場,撰寫多篇青年志愿服務調查報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利用微信群、自媒體等幫助鄉村解決農忙用工難、農產品滯銷等問題,一年幫扶銷售額超過7萬元。
2021年12月5日,王珂琪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扒嗄暧酗枬M的熱情、充沛的精力、敏銳的感知、旺盛的求知欲和社交需求,這些激勵著我們在志愿服務中標定人生的航向?!蓖蹒骁髡f,世界有很多樣子,如果希望世界是善良的,那么首先自己要變得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