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默默
中國建筑中,園林是一種特別的存在。特別是江南園林,只一眼就讓人傾心。位于南京江寧的江蘇園博園里有一片城市展園,再現江南園林中山地、湖泊、沿海、沿運等特色,展現出江蘇文化的多樣性和園林藝術的經典性。一起去看看吧。

揚州園以消失的清代揚州八大名園九峰園作為取材源泉,借以表達“揚州以疊石勝”的特色。該園參考文獻記載和流傳圖片,呈現出九峰園的峰石特色和多樣的景致,建筑雕刻精美,盡顯工巧。

蘇州園以北宋時期建造的名園滄浪亭為依據,彌補了目前蘇州滄浪亭移至山巔的缺憾。“滄浪問水”亭點綴在水面上,將意境烘染而出,再現了宋畫般園林的情景。

無錫園以寄暢園的特色手法為靈感,在布局上充分展現借景之妙用。園本身規模不大,主要建筑繞池而建,一座座清秀的木構建筑,用材講究,做法地道,十分雅致。且抬眼可借景園外的大場景,是方寸之地造咫尺山林的代表。

泰州園還原了“淮左第一園”的喬園中心片段。其布局有軸線特點,最重要的建筑位于低處中心,南北兩側或山石或樓閣,甚是獨特。嘉樹繁多是喬園魅力之一,而建筑多采用清水磚墻,砌法講究,紋理自然,花窗各異。

江蘇淮安是古代漕運樞紐城市,歷史上曾經先后出現過數百座園林,至今仍保存著一座清晏園,其景致融合南北園林之長,而且深刻地反映了治水的主題。淮安園以衙署園林清晏園為參照,再現方池清晏的景致。方池沿岸有衙署、荷芳書院、湖山一角亭、湛亭等建筑。該園結合地形,高處可一覽清晏格局,形成特別的趣味。

南通園風格為近代園林特色,立意來源于民國實業家張謇的別苑——林溪精舍。主建筑背山面溪、外廊環繞。精舍北面設置疊水,其名為瀧煙磯,取自張謇詞“突兀水亭六尺,提挈煙磯一雙。旦暮楊吳天祚,眼中何處驚瀧”。

鹽城園地形起伏如鶴,一是寓意鹽阜為丹頂鶴的家園,二是借此圍繞晏殊在鹽城西溪吟詠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的韻味展開,以梯田臺地方式展現出景色野趣、建筑疏淡、道路婉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