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耕

40多年來,全國老年大學一路風雨,一路夢想;一路探索,一路創新;一路收獲,一路希望。在國家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關心、支持、積極推動下,經過不懈努力,各地老年大學相繼發展成為多學科、多學制、多層次、多功能的老年學府,成了廣大老年朋友政治學習的陣地、更新知識的課堂、健身娛樂的場所、陶冶情操的樂園、享受幸福的港灣。筆者認為,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老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級黨委、政府關于老齡工作的相關要求,進一步辦好老年大學,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必須弘揚新時代老年大學精神。為此,將我心中的老年大學精神概括總結為:愛黨愛國,愛校愛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善思善教,善學善用;有德有為,有樂有康。
“愛黨愛國”強調老年大學的師生必須要具有家國情懷,能夠深刻領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刻含義,感恩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永遠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
“愛校愛鄉”強調師生要熱愛老年大學這個“家”,要自覺使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學校的整體辦學方向相一致,始終與學校同心同德,心系學校發展,多提改進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合理化建議,自覺維護學校形象,促進學校發展。同時,也要熱愛自己的家鄉,關注家鄉發展,積極支持家鄉建設,以一己之力融入推動家鄉發展的偉大事業中。
良好的理念是引領老年大學辦得更好的思想指南。“自尊自信”即指自覺守法遵紀、堅定信念、嚴格自律,做風范長者,始終保持奮發向上、老當益壯的精神風貌。
“自立自強”即老年學員在社會和家人的關愛幫助下,能夠積極面對人生,內心強大,既不過度依賴別人,又不妄自菲薄,能夠自覺發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精神,勇于提升自我形象,綻放夕陽風采,展示良好精神風貌,贏得社會的敬重。
“善思善教”是對教師的要求。即教師要有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忠誠老年教育事業,不斷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能夠針對老年學員的特點認真思考,進行教學設計,制定科學、合理、實用的教學計劃。在教學實踐中,循循善誘,上課時把話說“活”,有藝術性;把話說“趣”,形象生動;把話說“美”,給老年學員以美的享受。
“善學善用”是對老年學員的要求。即老年學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帶著思考學,帶著快樂學,堅持每天學習一點點,收獲一點點,進步一點點,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技能,提升精神境界。同時,要堅持學以致用,善于把所學知識用在自我身心健康的提升上,用在對子女言傳身教的影響上,用在對社區公益事業的支持上,用在對社會和諧發展的貢獻上。
這一目標即要通過老年大學的教育引導,把老年人培養成“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三有”老人。“有德有為”,就是老年大學要在學員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老年朋友培養高尚品德,塑造健康人生,把穩人生之舵,以期在建設美麗中國、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貢獻智慧和力量,體現老年人的作為。
“有樂有康”意指老年學員要在學習中收獲快樂,在生活中尋找快樂,在力所能及的工作中升華快樂,在助人為樂中享受快樂。與此同時,還要做到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心理平衡,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不斷提升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命、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我心中的老年大學精神既有對學校的整體要求,又有對教師、學員的約束規范及目標要求。整體來看,政治立場是根本,要自覺落實;辦學理念是靈魂,要始終堅守;教學規范是指引,要認真遵循;培養目標是宗旨,要努力達到。這四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大力弘揚新時代老年大學精神,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廣大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使其成長為快樂老人、智慧老人、奉獻老人、健康老人、幸福老人。
弘揚革命精神 走好新長征路
大別山精神: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
西遷精神: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
抗震救災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