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雙
(永康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浙江 永康 321300)
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往往會受到壓實施工的影響,如果在施工當中相關單位不能對壓實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就可能會降低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而影響到工程綜合效用的發揮。
第一,能夠使路基路面更加穩定。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當中對壓實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不僅能夠將路基路面不均勻沉降的問題有效解決,還能將材料間的縫隙有效減小,在提高路基路面防水能力的同時,使其穩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證。
第二,能夠提高路基路面的荷載能力。在公路工程運行當中,經常會遇到較高的車流量或者是大載重量汽車的通行,而這些運輸情況都會對公路路基路面的荷載能力產生巨大的考驗,如果在路基路面壓實施工中存在質量問題,就可能會在公路工程當中出現車轍,甚至是道路變形的情況。
第三,能提高路面承載性。隨著路面負荷的不斷增加,公路路基路面也會受到力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會產生變形、沉降等問題。
因此,在這公路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開展壓實工作,以提升工作的承載性能,使公路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路基路面承載性能,一般包括剛度和強度兩方面,屬于比較基礎的公路施工性能,通過對壓實工作要點進行掌握,能夠大大提高公路的高度和強度,延長公路使用壽命。
第四,能夠提高路面平整度,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如不能對壓實環節進行妥善處理,就會使路面出現各種坑洼,降低路面的平整度,甚至還會產生路面沉降,對公路的應用安全性產生直接影響。通過壓實施工技術的實施,能夠確保公路工程施工與相關規定和要求相符合,無論是在壓實過程、含水量,還是在材料配比方面,都能夠滿足標準,為路面平整度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第五,能夠提高公路耐久性。耐久性主要就是指公路的使用壽命,使用壽命越長就代表其耐久性越好。在具體的壓實施工過程中,如果不能對施工過程進行規范,就會導致公路耐久度不足,長此以往,還會出現沉降、損壞以及斷裂等情況,最終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因此,必須要對壓實施工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同時還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監督,以大大提高公路耐久度,確保公路的應用安全。
對于公路路基路面的壓實施工而言,施工現場的土壤含水率是影響其壓實質量的重要因素。眾所周知,壓實施工主要是借助壓路機的重力作用對所在區域土壤進行壓縮處理的,以此來降低土壤顆粒距離,使其整體強度和穩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證。但在此過程中,土壤粘結力以及摩擦力往往會受到含水率的影響,無論土壤含水率是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對土壤的可塑性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的有效開展。
壓實施工技術對于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包括壓實的速度、次數以及厚度都是影響壓實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壓實厚度過高,在具體施工中非常容易在底層出現壓實質量不高的情況,而這也會對上層路面的施工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與此同時,若壓實速度過快或者是壓實次數不合理,也會導致壓實施工落實不到位,影響路基路面的強度和穩固性。
壓實設備是保證壓實施工順利開展的前提,同時也是各項壓實技術的重要載體,而在相關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壓實設備的種類以及功能性也在不斷增多,且不同型號及功能的設備其壓實度也是不同的,如果對壓實設備選擇不當,就可能會對壓實技術的有效應用以及壓實施工的質量造成不利影響。
施工材料同樣是影響路基路面壓實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實際施工當中,對同種尺寸的砂礫或者是碎石進行應用,就可能會影響壓實施工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還需要相關單位結合工程實際,對施工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以此來保證壓實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在針對公路路基路面進行壓實施工時,含水率控制是非常關鍵的工作內容,同時也是實現壓實施工質量有效控制的基礎。具體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壓實施工以前對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要針對路基路面部分做好含水率檢測工作,并結合檢測結果對土壤含水率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為后續的壓實操作提供支持。具體需要工作人員從混合料摩擦力以及土壤黏性等方面入手落實檢測工作,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對相關檢測數據進行計算,如果土壤含水率過低,可以進行適當的灑水提高其含水率,而如果土壤含水率過高,則需要采用晾曬或者是添加生石灰等方式將其含水率降低,以此來保證壓實施工的順利開展。而除此之外,還要對施工過程加強監測,提高含水率監測的動態性,確保路基路面含水率能夠始終處在合理范圍內,以此來保證土壤粘結力以及摩擦力,使壓實施工質量得到相應的保證[1]。
壓實設備是保證各項壓實技術有效應用的主體,因此,想要提高壓實技術的應用效果,確保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還需要對各項壓實設備進行合理的選擇。而在對壓實設備進行具體選擇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對壓實設備的型號以及整體性能進行全面的了解,并對壓實設備的壓實長度、壓實強度及其在公路施工中的適應性進行考慮。避免壓實設備的壓實度過小,增加壓實次數。
其次,要明確壓實設備運行中的相關要求,并結合施工現場情況對其適用性進行考慮,避免其在施工中受到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降低了工程的壓實質量[2]。
對施工材料加強控制,也是壓實施工技術的重要環節之一,因為施工材料質量會對壓實施工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對此,要求相關人員在對混合料進行制備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工程施工的要求以及材料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合理的配置,確保材料配比的科學性與適用性。而且在完成混合料制備的過程中,還要對其綜合性能進行檢查,確保材料性能能夠滿足壓實施工的各項要求。[3]在路基路面壓實施工過程中,混合材料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將會對工程建設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公路工程項目中,必須要對材料的配合情況、用量、種類以及攪拌方法等,進行嚴格控制與管理。一般情況下,比較常見的路基路面材料,包括柔性材料、剛性材料、半剛性材料以及復合式材料。柔性材料,具體如集配型集料、嵌鎖型碎石、瀝青碎石混合料等等;剛性材料,主要包括碾壓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以及貧混凝土等等;半剛性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穩定類、石灰穩定類、石灰工業廢渣穩定類等等;復合式材料,主要包括柔性基層材料、剛性基層材料等等。無論是選擇哪一種類型的材料,在材料攪拌環節,都必須要結合材料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配比方法和混合設備,任何一種攪拌機器都必須要經過嚴格仔細的篩選,以免對材料攪拌質量造成影響。
要對分段分層施工方法進行應用。在對路基路面落實壓實施工的過程中,要保證施工方式選擇的合理性,通常情況下,壓實施工都要采用分段、分層壓實的方式來進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壓實施工的質量。對此,相關單位需要結合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工程進行合理的分段,要結合壓實設備的性能對分段長度進行嚴格的控制,避免出現分段過長或者是過短的情況,影響壓實施工的效果。而在分層方面,需要結合路基路面含水率、施工材料等因素,逐層進行壓實處理,確保各層壓實效果都能達到相關標準的要求。
針對路基壓實施工,應該按照先兩邊后中間,從低到高的順序落實施工操作,壓實設備的運行速度不應高于5km/h。且應在靜壓施工以后,再對振動壓實法進行應用,在此期間需要將振幅控制在0.7-1.8mm,頻率則要控制在30-45Hz 之間。壓實期間應該保持直線行駛,保證壓實的印跡重疊在0.3m 左右,對于橫向接頭部分的壓實施工,應將重疊寬度控制在0.4-0.5m。為了避免出現漏壓的情況,應該采用機械與人工結合作業的方式進行施工,確保邊緣部分的壓實質量也能得到有效的保證。而為了對壓實過程中的缺陷問題進行彌補,在完成振動碾壓以后,還應該進行慢靜壓處理。而整體的碾壓次數則需要根據現場壓實情況以及工程建設要求具體確定。
針對路面壓實施工,通常會將該項施工分為三個階段,即初壓、復壓和終壓。在初壓階段,主要是通過壓實操作促進各層材料的有效融合,提高工程的密實度和承載力,并為后期壓實施工奠定基礎。初壓施工通常需要對混合料的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一般要求初壓溫度在130-140℃,且初壓速度要在4km/h 以內,使用靜態壓路機完成相關操作,壓實次數至少要保持2次。復壓施工需要與初壓施工緊密銜接,借助振動壓路機等設備完成相關工作,不斷提高路面的壓實度。而終壓施工要緊隨復壓施工進行,要通過終壓操作的有效落實進一步提高路面的壓實度和平整度。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壓實施工,都要保證壓路機的勻速前進,且壓實施工中不能出現隨意加速、轉彎、停車的情況,避免對路基路面的壓實質量造成影響。
第一,要針對施工現場的外部環境加強監測。要在對現場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采用相關監測設備做好外部環境的監測工作,因為對于路基路面壓實施工來說,外部環境也會對其施工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施工當中應該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做好外部環境的監測工作,并結合監測結果,對環境因素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應對措施,從而將外部因素的影響有效降低。
第二,要對施工質量加強檢驗。想要保證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的質量,除了要對施工技術規范進行嚴格的控制以外,還應該做好質量檢驗工作。及時、準確的質量檢驗工作能夠將壓實施工中的問題及時的發現,使壓實施工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此,在壓實施工中,每一環節的施工完成以后,都應該進行質量檢驗工作,如在分段、分層施工當中,在各段、各層完成施工以后,必須要對壓實質量進行嚴格的檢驗,確認質量合格以后才能允許進行后續的壓實施工。這對于壓實施工技術的效用發揮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必須要予以重視。
第三,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人員因素是影響壓實質量的關鍵,施工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會對壓實技術的應用效果以及工程的壓實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應用壓實施工技術以前,必須要對相關人員加強培訓教育工作,要通過崗前培訓、定期培訓以及思政教育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壓實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責任意識。
第四,要對施工工序進行嚴格規范,確保其科學性與合理性,具體如進場材料的準備工作,同時還要做好材料的相關檢測工作,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全面優化,包括路基分層填筑、清理路基表面、壓實度試驗、碾壓、竣工驗收等等。在對路基進行填筑之前,相關部門以及相關技術人員必須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完工之后,也要進行嚴格驗收。在路面施工環節,要嚴格按照特定工序來進行,具體如地面復測、封層處理、瀝青砼攤鋪、路面碾壓、完工試驗、驗收等等,所有的施工工序都要符合施工圖紙,以免出現紕漏而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在公路工程項目路基路面施工中,對各種壓實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不僅能夠使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對于工程后期的效用發揮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相關單位應該對該項施工技術保持高度的重視,要對其加強研究,并結合工程實際進行合理的應用,使其能夠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設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