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蘭州國資利民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30)
為保證技術應用更科學符合建筑工程各項目工作要求,本段文字率先對綠色施工技術進行概念總結,所謂綠色施工技術是指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完成工程建設,以此完成工程建設過程的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所謂動態管理其內涵是一種管理模式,其目標是適應建筑工程領域技術革新以便在管理方案上進行跟進。以綠色施工技術為視域完成建筑項目的動態化管理,應重視措施、程序以及方法的融合應用。
城市發展、項目開展以及工程建設工作,均需要根據項目目標進行前期施工技術方案的規劃,這是保證綠色建筑目標得以全面落實的必要條件,為保證對綠色技術探討的更具體,本段文字率先總結綠色施工技術應用的意義。第一,降低污染落實節能,綠色建筑施工環節。從施工技術到設計直至施工的各個環節,均應該滲透綠色、節能、環保等意識,合理、科學落實綠色建筑施工技術,最終降低建筑領域建設污染;第二,提高資源利用。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對建設環節的資源利用率以及區域生態環境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施工技術方案的效果關系到整個建筑的節能環保水平,為確保能通過施工技術工作推動綠色建筑項目的落實,進而為節能減排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應重視綠色技術,最終提高建筑項目的資源利用。
動態化管理工作對項目的意義重大,一定程度上關系到綠色施工技術的落實程度,基于此本段文字以綠色施工技術落實為視角進行動態化管理工作意義的總結。第一,通過建設核對避免綠色技術方案錯誤,動態化管理方案應用過程施工現場均應安排總工,施工總工負責方案的比對與參數校驗,此過程是方案施工前的最后驗證,通過建設核對工作,可避免因參數問題導致的項目低質低效率問題發生。第二,規范綠色施工技術應用工程的施工流程,施工動態化管理工作是細節工作,其覆蓋現場作業人員、工程材料以及工藝方案變更的各項工作,由此可見創新方案可規劃工作流程,可解決部分傳統工作上的疏忽問題,通過創新工作形式,確保工藝與技術得到全方位的應用[1]。
LZ市地理位置不佳,地理環境少雨,四季干度較大。本公司承建某養老院的建筑設計工作,為保證對綠色建筑施工要點總結的更具體,本段文字以此養老院為案例,進行本次項目的特征梳理。特征一,節約土地。應甲方與城建部門的要求,此項目最終使用過程需要承擔全市區的養老服務工作,因此應落實節約土地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需要合理利用高程空間;特征二,節約能源。為延長養老院使用年限,保證項目使用環節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問題,應重視節能裝置的敷設,如太陽能裝置或節能應急裝置的應用;特征三,環境質量。綠色建筑施工不應僅局限在節能、節地、節水的層面上,建筑項目施工或使用過程,是否存在污染問題,應在施工環節進行控制。此次養老院建設項目,在設計、施工以及動態管理環節,均運用綠色建筑理念完成工作。
因綠色施工技術屬于大范疇的概念,保證對技術方案總結的更深刻,本段文字側重施工節能技術進行總結。第一,為全面建設出綠色建筑物,對于節能技術在現場的應用應推廣,對于給定的節能方案,現場管理人員應配合技術部、施工方,合理完成方案的實施,尤其是全新型能源如太陽能源設備的應用以及新型能源系統的鋪設、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認真配合技術部門,為此過程施工提供條件;第二,綠色施工材料的保障。首先應重視消聲材料的使用,為避免企業所建設房屋項目出現生活聲音影響可使用隔音門窗來完成建設。對于部門商業用途建筑物,完成外立面結構的建設工作,還可增加隔音棉的預處理,以保證消音質量合格;其次應重視調溫材料的使用,調溫材料循環利用避免出現建筑資源浪費問題,同時減少建筑物內溫度調節設備使用,實現技術與建材層面的雙重保證。
完成施工節能技術的總結,本段文字側重施工節水技術進行總結。第一,開發中水技術并應用到建筑領域施工中,主要對生活排水完成處理后達到水質要求后,將中水用于市政工程園林灌溉等方面。中水概念的提出和落實可以提升水資源利用率,將人們生活污水統一集中處理,可以降低生物污水對環境的影響。第二,雨水再利用,為提升建筑領域施工節水技術應用,在工程設計環節應考慮建筑對雨水的采集過程,利用屋頂的坡式結構完成雨水的采集,將雨水統一存儲,通過生物降解后利用雨水進行綠化灌溉和衛生場所的沖洗。第三,未來展望,依據當今趨勢分析,部分建筑企業已做設計層面的革新、結構設計的調整和水循環使用裝置的配套等,均已有雛形方案,對于上述方案與技術的實施,現場工作應為其創造便利條件,保證綠色施工與施工節水技術的全面應用,以此推動我國綠色建筑行業的發展。
完成施工節能技術以及施工節水技術的總結,本段文字側重用電保護以及噪音控制視角進行技術方案的應用總結。第一,施工用地保護技術,綠色建筑為背景探討重視技術工作,重視實施工作同時應重視細節,對于建設過程造成的垃圾進行處理以此實現用地保護。首先應減少生產損耗,在新技術的實施過程中,管理人員應避免材料損耗問題,避免出現過多的不可利用垃圾,將技術實施延伸到竣工階段,實現工作價值。其次應落實循環利用,這是在建筑領域全面實現生態理念的核心,施工環節是使用可二次利用的材料將建筑垃圾的產生控制在源頭,如現階段裝配式建筑的實施過程,可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問題,同時可減少建筑垃圾的生產,將施工用地保護技術落實在實處。第二,施工噪音控制技術,建筑行業工作出現樁基工作噪音以及施工噪音,這是當今建筑行業的不良影響,減少噪音污染是綠色施工以及綠色行業的基本要求。針對建筑行業出現的建設噪音污染,建設單位應采取新型工藝,通過有效的施工隔音控制,以此將聲音控制在規定的合理分貝內。同時借助現場調度,分時段進行建設工作,增設現場設備的維護工作,對于因故障造成的噪音采取維護手段進行控制工作。
綠色施工管理,不能拋棄原有的項目管理方法重新建立新的管理體系,應在原有項目管理的質量、成本、進度、安全四大管理目標的基礎上增加綠色施工的管理目標,以此為保證動態化管理方案的應用效果,本段文字側重對方案研究的方法進行梳理。第一,利用文獻資料。動態管理過程中,應依據文獻記錄或相關資料記載,完成核心管理問題的總結,而后方可剖析或總結綠色施工技術的動態化管理方案;第二,案例統計。建筑工程領域的施工案例是重要的工作依據,不同項目的施工日志對管理人員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梳理動態化管理方案環節,應重視案例數據的統計與查閱;第三,實踐經驗總結。所謂實踐經驗是動態管理環節,對方案應用的數據報告,將數據報告與施工日志詳細分析,保證管理方法應用的更具有科學價值。
傳統意義上,可行性研究主要關注項目的經濟合理性、技術可行性,但為保證綠色施工技術動態管理方案更具有實施價值,應全方位考慮工程項目的可行性。基于此,下述內容側重對流程進行詳細總結:第一,全范疇內的管理流程,此時應分為三個負責與一個報告,其中三個負責包括:其一,建設方的高管層應負責施工與技術工作;其二,建設方的項目經理應全權負責項目;其三,協調方與建設方應共同建立綠色施工管理委員會負責協調。上述三點共同落實在項目中,被稱之為三個負責。一個報告是指,考慮綠色因素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二,建設方的動態化管理方案,首先應考慮環境因素,為管理方案的敲定提供需求評估,同時應組建有綠色建筑經驗的管理團隊,其次應考慮生態利益的投資分析,最后應制定監管計劃與方案。
動態化工作與階段化工作為互補工作,完成全面型的動態管理,就應重視管理力度的提升,基于此下述內容進行詳細總結。第一,加強人員的宣傳與培訓,這是保證綠色技術應用的途徑,宣傳工作應借助行業定期舉辦的研討會,企業派出代表進行研討會聽會工作,將會議理念傳遞到建設現場,同期增加有關與綠色建筑、技術以及管理工作的培訓,全面推動工作進展。第二,監督與懲罰措施的落實,力度的提升需要監督與懲罰措施的跟進,為保證綠色建筑可成為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綠色技術成為應用更為廣泛的施工方案,動態化管理環節應將監督與懲罰措施同時落實。
完成綠色施工技術的動態化管理工作應重視管理架構的梳理,基于此下述文字對此進行深度總結。第一,重視準備工作。綠色施工管理同時重視現場實施過程的調度與監督工作,此時動態管理工作應注重前期準備的部署,首先應調整工作理念,傳統建筑行業并未有綠色的理念,最為全新型的技術應用,管理人員應全面革新理念,以綠色施工技術為背景,系統完成工作架構的梳理,保證動態化工作過程不出現限制問題;第二,重視工作方案互補。動態化工作與階段化工作為互補工作,完成全面型的動態管理,應做好階段與部門的處理工作,綠色施工管理過程重視管理是技術的實施創造條件;第三,重視現場的評估與驗收。對綠色施工技術的評估工作,可推定技術部對新興建設技術的重視,通過驗收可檢驗管理工作效果,對技術部門應以建筑節約能耗量來進行綠色施工技術的評價預估工作,保證技術人員注重創新。建筑項目尾期會進行驗收工作,此時管理工作應側重節能與綠色建筑角度進行驗收,在保證質量驗收工作如期進展下,進行綠色技術應用與傳統技術應用的比對工作,試圖在對比中找到后期工作重點[2]。
綠色施工技術屬于技術應用的全新領域,在全新領域完成動態管理應時要重視建筑信息模型的應用,基于此下述文字側重綠色施工技術、建筑信息模型以及管理進行方案總結。第一,明確建筑信息模型的應用價值,首先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強大的模擬功能,將現場工作進行系統分析,而后系統設計出現場管理方法,由此可見BIM 技術對于現場工作具有促進效果。其次可推動建筑領域逐漸綠色化,施工管理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提升管理效率,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的整合使用,一改往日建筑領域資源浪費的弊端局面,最終實現綠色理念的滲透。最后以立體多維形式模擬建筑物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管理過程,通過強大的場景模擬工程,可為管理人員分析現場的動態模型,讓管理者將現場動態模型與實際現場管理關聯,展現出現場的實際施工狀況。憑借著數據與信息處理搭建的建筑信息模型,運用在施工管理中,全面的監管現場工作。第二,具體應用,首先應重視團隊合作,施工管理需要加強團隊合作關系,保證施工高效管理。在傳統工作基礎上應用BIM 技術,需要各團隊充分發揮協調合作,做到分工明確,權利責任落實到個人,提高工作人員應用BIM 技術的意識,最終促進技術與管理工作的融合發展。其次應保證信息溝通實效性,對施工進行指揮管理。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影響施工的后續工作,管理人員應具備管理專業素養和工作經驗,確保現場施工管理的合理性。針對BIM 技術應用的難點,應該結合建筑項目的特點定期培訓施工管理人員,鞏固管理專業技能,掌握施工基礎理念,提升管理效率。
綜合上述,本文率先進行綠色施工技術、動態管理概念與意義的總結,而后側重施工節能技術、施工節水技術以及施工用地保護技術與施工降噪技術進行總結,為保證技術應用更全面具體,并以綠色建筑為視域進行動態管理方案的總結。本文論述的最終目的是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綠色施工技術和管理展開研究,力圖呈現綠色施工的發展程度,認為未來工作過程應從綠色施工的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四個方面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項目為推行綠色施工而應采取的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