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馥晨 攝影/賀友順 李達

2022 年8 月9 日,在中共河北省委“中國這十年·河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倪岳峰書記手舉一本宣傳圖冊,介紹著美麗河北的建設情況。圖冊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帶著雛鳥在雄安新區白洋淀游曳的可愛身影吸引住了各方目光。
白洋淀的生態治理是雄安新區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重要指示的一環,而對水質十分挑剔的青頭潛鴨能夠光顧、停留,甚至在白洋淀放心育雛,是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的明證與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的生動注腳。
提起白洋淀,最先映入腦海的也許是孫犁筆下詩化的抗戰散文小說《荷花淀》與《蘆花蕩》,昔日的歷史文化記憶承載在水面上、泥土中,成為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液。但除此以外,有“華北明珠”美譽的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發揮著凈化水質、調節生態的重要環境樞紐作用。
2017 年雄安新區設立,為了更好地發揮白洋淀“華北之腎”的生態功能,新區將“系統性治理白洋淀生態”作為規劃建設的重大命題,而提升水質,則成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退耕還淀、平衡收割、科技凈化……種種舉措從多種層次、多個角度攻克環境治理難關,水澤更加豐茂、水域更加遼闊。
有了不斷向好發展的青山綠水,2018 年5 月,研究人員在白洋淀大麥淀區首次發現了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珍稀鳥類——青頭潛鴨的蹤影。鳥類是環境的“生態試紙”,而“貴賓”的光顧更是水質改善的證明,也是生態逐步向好發展的標志之一。
2021 年,白洋淀水質達到Ⅲ類標準,晉身全國良好湖泊之列。隨后在2022 年5~7 月,專家發現并確認了青頭潛鴨繁殖季節在白洋淀駐足停留的關鍵信息——青頭潛鴨雌鳥與雛鳥在水面上活動的影像。對環境要求嚴苛的青頭潛鴨經過了多年的“踩點”,終于放心地把白洋淀當作了自己的“夏季之家”。
與此同時,白洋淀生態系統中各類、各級生物的數量與種類均有所增加。
瀟灑靈動的白鷺、凌波微步,神氣昂揚的“水鳳凰”——水雉、輕快敏捷的須浮鷗、曾經瀕臨消失的“土著”鳑鲏魚以及其他“老朋友”更頻繁地出現在水澤芳甸的每處角落。
鳥兒、魚兒如同白洋淀中雀躍的精靈,為無言的水草點綴生機。而水草亦有深情——清亮的水質成為深巷的美酒,吸引更多“訪客”駐足停留:每到春夏繁殖季節,綠波紅荷,蛙聲陣陣,蟬鳴魚躍,雛鳥啾啾……白洋淀既有了“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動靜相宜,也見證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詩意棲居……繽紛的物種構成高低起伏的交響樂,生命的脈搏,成為水天一色以外的另一種美景。

青頭潛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極度瀕危物種,有“鳥中大熊貓”之稱。2022 年白洋淀首次發現青頭潛鴨成鳥帶領雛鳥活動的跡象,證實白洋淀已成為青頭潛鴨的繁殖地。

震旦鴉雀,全球性瀕危物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水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鳥界“凌波仙子”之稱。

鳳頭

小白鷺

草鷺
令人“如在畫中游”的自然生態吸引了更多游覽的游客和專程來此拍攝鳥類的攝影師或攝影愛好者,他們有的積極減少垃圾制造,有的則熱心參與珍稀鳥類的檢測記錄工作,成為自然生態的“保衛者”與“修復師”。水澤與鳥類裝飾了白洋淀詩意的風景,而來往的人們又以自己的行動裝飾了白洋淀和諧共生的生態圖畫。
生活在景區周邊的居民也明顯感覺到了白洋淀的新變化:“現在環境越來越好了,周邊出現了不少之前沒有見過的鳥兒。”而環境的改善,離不開村民對環保政策發自內心的認同和積極的行動。2022 年5 月中旬,安新縣村民就發現并立即上報了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經過官方救治,它回歸到了藍天的懷抱。天藍伴水綠,綠水繞城郭,飛翔在天空的鳥兒與參差的村落,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優美圖畫。
人護鳥,友伴與良朋共行;鳥伴水,水育萬物而生生不息。在白洋淀,人與動物、與環境生態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劍拔弩張的緊張對立,而是和諧穩定的共生共榮。環境治理與換位思考帶來生物生存的空間,也為社會經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構筑起“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發展典范。

須浮鷗守護著鳥蛋和剛出殼不久的幼鳥

黃麻鶼,中型涉禽,喜歡有大片蘆葦、蒲草的荷塘。主要以小魚、蝦、蛙、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如今,拿起相機拍攝風景,就有機會拍攝到振翅飛翔的鳥類身影,如果運氣足夠,也許還能發現珍禽的蹤跡。然而,改變的不僅僅有入鏡的生靈,更有鏡頭以外對于“環保”一詞更深入的思考和行動。
2022 年,白洋淀的總體治理目標從一開始的治污改善“水環境質量”變為了保持水質并推進“水生態健康”。從“質量”到“健康”、“環境”到“生態”的轉變,體現出雄安新區環境治理目標顯著的階段性成效,更體現出其背后的人文關懷與構建“人—鳥—水”和諧共生生態環境的積極態度。
接下來, 雄安新區將對白洋淀開展全面本底調查,對生物多樣性、鳥類數量種類以及棲息地分布等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動態監測;科學設立保護區、宣傳并落實清潔生產與土壤防治等行動計劃,同時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完善懲罰措施。

在荷花叢上振翅飛翔的須浮鷗輕快而有力。它是白洋淀水禽種群數量最多的鳥類之一。
天藍水碧非一日之功,更需代代傳承堅守;埋種于心則枝繁葉茂,須知心齊泰山可移。行走于白洋淀途中,我們似乎聽到了“華北之腎”越來越生動的呼吸與律動,也似乎看到了天藍水秀的美麗河北拔節生長的廣遠藍圖,我們有理由相信,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必會傳播至每處水澤,每個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