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彥
(天津市靜海區醫院神經內科,天津 301600)
腦梗死是因為腦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等供血障礙造成的腦組織壞死,患者發病時會導致言語障礙、突然昏厥、半身不遂等癥狀,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快速等特點。腦梗死的死亡率、致死率非常高,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則可能導致腦水腫、腦疝的產生[1]。急性腦梗死發作后的6 h內是采取溶栓治療的最佳時間,一旦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時間超出6 h則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本研究旨在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溶栓治療的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急診收治的接受溶栓治療的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就診時間為2017年8月~2020年8月,對收治患者開展溶栓治療并對其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中,溶栓治療成功者74例,未成功者26例。男58例,女42例,年齡51~75歲,平均(68.5±2.2)歲。其中高血壓患者64例,冠心病患者33例,糖尿病患者45例。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年齡、原發病類型等其他臨床信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經CT檢查確診為急性腦梗死;②經過了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③入選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且簽署相關協議。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障礙、意識障礙;②存在明顯失語情況;③患有其他腦血管疾病;④臨床資料不完善。本次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研究方法:對100例我院急診科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溶栓治療成功者74例,未成功者26例。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然后通過調查問卷的方法對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原發病、栓塞位置、溶栓時間、腦梗死情況、凝血酶原時間、用藥總量等指標進行分析,然后將納入因素實施統計學處理,總結對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的具體影響因素[2]。
1.3效果觀察:通過實驗室全自動血凝儀以及相關配套試劑對凝血酶時間進行評估,然后通過磁共振血管造影監測患者梗阻情況。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對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影響因素進行處理。

2.1急性腦梗死患者溶栓治療成功單因素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溶栓成功與否與患者的溶栓時間、合并糖尿病和用藥總量有關(P<0.05)。見表1。

表1 急性腦梗死患者溶栓治療成功單因素分析
2.2影響溶栓效果獨立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經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用藥總量>150萬U(OR=2.34,P<0.05)、血管末端栓塞(OR=0.64,P<0.05)、溶栓時間(OR=0.34,P<0.05)是影響溶栓效果的獨立因素。見表2、圖1。

表2 影響溶栓效果獨立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圖1 影響溶栓效果獨立因素Logistic回歸森力圖
目前,已有研究調查表明,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內6 h進行溶栓治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搶救成功率,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梗死區血流灌注,避免缺血情況惡化,保護神經元,減少致死率、致殘率[3-4]。對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幾個因素包括:血管末端栓塞、合并糖尿病、完全梗阻、用藥總量超過150萬U。具體來說:①血管末端栓塞:在進行溶栓治療的過程中很可能到不了血管末端,而且梗死部位的側支血管較少,給藥時該部位的藥物濃度較低,作用效果不理想,因此會影響溶栓治療的效果;②完全梗阻:完全梗阻患者的病情屬于危重,在轉運治療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腦血管、顱神經,病情變化速度較快;③溶栓時間:患者發病到入院時間延長,到時血栓機化,對溶栓藥物敏感性降低,導致溶栓效果降低[5-7]。合并糖尿病患者也是影響溶栓效果的不良因素,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廣泛的血管內皮損傷,且微循環障礙更為明顯,這可能是導致其溶栓效果的原因,但尚未達到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造成影響的因素包括多種,如血管末端栓塞、合并糖尿病、完全梗阻、用藥總量超過150萬U等,因此需要確定溶栓治療的時間,并縮短搶救時間,嚴格按照醫囑采用溶栓藥物,對患者進行有效觀察和護理,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