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宇
(天津醫科大學寶坻臨床學院,天津 301800)
脊柱病變是指脊柱骨質、肌肉、椎間盤及韌帶等發生病變,進而壓迫、牽引刺激脊神經、脊髓、植物神經、血管從而出現多種癥狀[1-3]。臨床多表現為眩暈、頭痛、視力模糊、頸肩酸痛、下肢無力等癥狀,嚴重者會導致癱瘓,且不同性質脊柱病變臨床治療方法存在差異,及時鑒別病變性質是指導臨床診治的關鍵。磁共振成像(MRI)分辨率高、無輻射,能夠從多方位、多層面、多參數成像,CT掃描圖像融合技術(SPECT/CT)融合了SPECT和CT兩種方法,可優勢互補,但關于MRI和SPECT/CT聯合應用的診斷效果臨床鮮有報道。本研究探討MRI聯合SPECT/CT診斷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脊柱病變患者84例,男46例,女38例,年齡32~73歲,平均(53.86±6.85)歲。均經臨床確診為脊柱病變,全身骨平面顯像中濃聚顯影,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伴有嚴重臟器障礙、合并精神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方法:均行MRI、SPECT/CT掃描檢查。
1.2.1MRI:采用美國GE公司 HDe 3.0T超導磁共振成像掃描儀檢查,常規脊柱冠狀位、橫斷位、失狀位T1加權成像(T1WI)和T2加權成像(T2WI)掃描。T1加權成像:TR500~600 ms,TE為30 ms;T2加權成像:TR500~1 800 ms,TE為90ms,矩陣128×256,必要時增強MRI掃描Gd-DTPA(0.1 mmol/kg),靜脈注射造影劑速率為1.5 ml/s,SE序列T1WI常規掃描。
1.2.2SPECT/CT:采用Infiniahawkeye 4 SPECT/CT診斷儀,為患者靜脈注射99mTc-MDP(20-25 mCi)740-925 MBq,之后叮囑飲用適量飲水,排盡尿液后行全身平面骨顯像(能峰140 kV,矩陣256×1024,窗寬20%,速度15~20 cm/min),由2名核醫學醫師判讀采集結果。SPECT掃描完成后,若SPECT圖像提示可疑,則利用同機SPECT/CT斷層掃描顯像,電壓120 kV,電流160~200 mA,層厚3 mm,螺距1.225,矩陣512×512,1 mm重建,掃描完成后進行SPECT斷層顯像采集,矩陣為128×128,放大倍數為1.28。完成采集后由核醫學醫師行SPECT和CT圖像融合處理。
1.3觀察指標:①診斷結果:以術后確診結果為“金標準”,統計MRI、SPECT/CT單獨與聯合診斷鑒別脊柱病變性質的診斷結果。②診斷效能:統計MRI、SPECT/CT單獨與聯合診斷鑒別脊柱病變性質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漏診率、誤診率。

2.1診斷結果:84例脊柱病變患者術后確診陽性51例,陰性33例;采用MRI診斷出陽性42例,陰性42例;采用SPECT/CT診斷出陽性46例,陰性38例;采用MRI聯合SPECT/CT診斷出陽性55例,真陰性29例。見表1。

表1 診斷結果(n)
2.2診斷效能:MRI聯合SPECT/CT診斷特異度78.79%、誤診率21.21%,與MRI單獨診斷78.79%、21.21%和SPECT/CT單獨診斷84.85%、15.15%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MRI聯合SPECT/CT診斷靈敏度94.12%、準確度88.10%較MRI診斷68.63%、72.62%和SPECT/CT診斷80.39%、82.14%高,漏診率5.88%較MRI診斷31.37%和SPECT/CT診斷30.30%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診斷效能[%(n/n)]
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運動的作用,不正確的姿勢、風寒、潮濕侵襲等因素均可引發脊柱病變[4-5]。相關研究顯示,我國97%脊柱疾病為中老年人,近年來又呈年輕化趨勢發展,40歲以下群體中患脊柱疾病的高于40%,兒童脊柱側彎癥發病率高于25%[6]。因此,探討一種高效診斷方法,提高診斷效果是避免脊柱病變惡化的關鍵。
本研究選取本院84例脊柱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行MRI、SPECT/CT掃描檢查,結果顯示,MRI聯合SPECT/CT診斷靈敏度94.12%、準確度88.10%較MRI診斷68.63%、72.62%和SPECT/CT診斷80.39%、82.14%高,可見MRI聯合SPECT/CT診斷可提高靈敏度、準確度。MRI采用多方位、多平面成像技術,MRI對蛋白含量、水的細微變化敏感性較高,可發現脊柱早期病理變化,清晰顯示軟組織細微病變、椎間隙、骨髓水腫、骨質破壞等情況[7-8]。SPECT/CT可先采用SPECT對可疑病灶進行掃描,再利用CT進行定性診斷,對核素掃描功能成像及CT結構顯像整合,利于同時完成SPECT和CT兩項檢查,可獲取更多結構形態學信息和功能代謝信息,具有檢查時間短、空間分辨率高、敏感度高的優點[9-10]。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漏診率5.88%較MRI診斷31.37%和SPECT/CT診斷30.30%低,可見MRI聯合SPECT/CT診斷可降低漏診率。MRI聯合SPECT/CT可發揮協同作用,能夠全面了解脊柱病變形態結構變化、病灶信號、軟組織、功能代謝信息等情況,提高診斷效能,避免漏診。
綜上所述,MRI聯合SPECT/CT診斷鑒別診斷脊柱病變性質,可提高診斷靈敏度、準確度,降低漏診率。